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斌豫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921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制成散剂或胶囊:小茴香、干姜各4~8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7~11份;甘草9~13份;木香10~14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3~17份;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0~3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制剂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用药方便、疗效明显、起效迅速而持久,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具有治疗活性的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养阴清肺、解毒散结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适用于治疗肺癌,对其它癌症亦有一定的疗效。
技术介绍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肺癌正在以每年5~10%的死亡率逐年增加,其发病率已上升到肿瘤总发病率的第三位。肺癌在男性中尤为多见,肺癌患者常有咳嗽、胸痛、咳血、气急、发热、乏力、消瘦和贫血等症状,晚期可迅速转移导致死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对肺癌的治疗尚未有较为理想的药物和疗法。目前西医只能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这些方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抑制肿瘤发展和延长病人存活,但这些疗法都会给病人带来许多痛苦和毒付作用;对于某些年老体弱的病人,特别是中晚期病人均难以接受。祖国医学认为肺癌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导致肺脏功能失调,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而使痰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瘀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按中医理论组方,研究一种养阴清肺、解毒散结的中药制剂;并将其应用于肺癌和其它癌症的治疗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研究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制成散剂或胶囊小茴香、干姜各4~8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7~11份;甘草9~13份;木香10~14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3~17份;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0~34份。上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也可以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制成散剂或胶囊小茴香、干姜各5~7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8~10份;甘草10~12份;木香11~13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4~16份;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1~33份。上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还可以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制成散剂或胶囊小茴香、干姜各6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9份;甘草11份;木香12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5份;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2份。上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的制法,其特征是 肉桂和枳壳两味,单独粉碎至通过100目筛细粉;其余16味按中药炮制方法清炒,再粉碎至通过100目筛细粉;混匀,包装成散剂或胶囊。上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的应用,其特征是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用药方便、疗效明显、起效迅速而持久,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 制备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小茴香、干姜各6g;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9g;甘草11g;木香12g;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5g;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2g。肉桂和枳壳两味,单独粉碎至通过100目筛细粉;其余16味按中药炮制方法清炒,再粉碎至通过100目筛细粉;混匀,包装成散剂或胶囊。上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的应用,主要是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对其他癌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临床资料病例——选择的病例,都是曾经CT或X拍片检查,确诊为肺癌者。其中,中心型肺癌(发生于总支气管,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者)最多,个别属周围型肺癌(为肺实质内的独立结节),特殊型肺癌(肺炎型肺癌,肺尖癌,和稳性肺癌等)偶见。全部为门诊病例,分别建立专用病历,临床治愈后随访3~6个月。剔除个别中断治疗去向不明者,记录比较完整者50例,男性39例,女11例;年龄80岁以上者2例,65~80岁17例,40~65岁29例,40岁以下2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职工或退休职工40例,农民10例。病程,发现最长者为9个月,发现最短者为2个月。主诉经常呛嗽,多为阵发性刺激咳,痰中带血,胸背疼痛,胸闷气急,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胃纳欠佳,五心烦热,盗汗。望诊面部浮肿无华,形体消瘦,全身乏力,气短面青,唇紫,伴有发热,舌上多有瘀斑,脉细数或沉细数。其中,大部分为中、晚期患者,患者年龄偏大,身体虚弱,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化疗;少部分为手术后复发,女性患者系乳腺癌或子宫癌切除术后转移者。治疗方案——使用的方剂为重量份小茴香、干姜各4~8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7~11份;甘草9~13份;木香10~14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3~17份;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0~34份。治疗中,每“份”定为“1g”。炮制方法肉桂和枳壳两味,单独粉碎至通过100目筛细粉;其余16味按中药炮制方法清炒,再粉碎至通过100目筛细粉;混匀,包装成散剂或胶囊。使用剂型为散剂或胶囊,早晚各1次,每次5g白开水送服,治疗中忌生、冷、辣。一个月为一疗程,一般三个疗程显效;患者或家属愿意者可继续服用。肺癌是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虚是病之本,实为病之标。按中医分类,大致有阴虚型、阳虚型或气阴两虚型。该方的药性为补肺补肾纳气,益气养阴润肺,清热祛痰通络,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消瘤散结。疗效评定——参照《肺癌疗效评定标准》,治疗效果的评定分为三级显效——部分缓解,症状基本消失,经CT或X拍片检查,癌病灶缩小50%以上,其它客观检查有明显好转;半年以上未见病情加重者。有效——轻度缓解,症状基本改善,经CT或X拍片检查,癌病灶缩小,但缩小程度不及50%,其它客观检查有所改善;三个月以上未见病情加重者。无效——无缓解,经CT或X拍片检查,病灶无缩小或甚至有所增大,其它客观检查无改善或变坏。注其它客观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大、小便常规,均未发现特异变化。疗效考察结果1.症状改善阵发性刺激咳减少或消失31例,改善率62%;痰中带血减少或消失35例,改善率70%;胸背疼痛减少或消失41例,改善率82%;胸闷气急减少或消失45例,改善率90%;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好转32例,改善率64%;食欲、睡眠好转47例,改善率94%。2.CT或X拍片检查癌病灶缩小50%以上者25例,改善率50%;癌病灶缩小40~50%者8例,改善率16%;癌病灶缩小20~40%者6例,改善率12%;癌病灶无明显变化者9例;病灶有所增大者2例,恶化率仅4%。3.生活质量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改观,来我单位治疗前,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者为4例,为8%,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为46例,为92%;经该药物治疗后,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者为39例,为78%,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为11例,为22%。4.生存期中晚期肺癌患者,即使手术也往往复发或转移,而大部分患者又不能接受放疗和化疗,所以病人的生存期较短,当前对此期病人的治疗已成难题。中晚期肺癌的生存期是较短的,据有关资料统计,一年的存活率平均小于15%。服用本药物治疗一年后随访,联系到位率90%,联系到的45位肺癌患者中共有41位依然健在,肺癌的一年存活率居然高达91.11%。5.综合疗效评定(以CT或X拍片检查结果为依据)总例数 临床显效率临床有效率临床无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0例100% 25例 50%14例 28%2例 4% 39例 78%注另有9例,虽CT或X拍片检查癌病灶无明显缩小,但自我感觉、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典型病例1.张某某,男,82岁,淄博市农民,患者于2004年4月初出现咳嗽咯血,伴发热头痛等症状,经市医院X线拍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制成散剂或胶囊:小茴香、干姜各4~8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7~11份;甘草9~13份;木香10~14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3~17份;当归、茯苓、香附、苍 术各30~3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制成散剂或胶囊小茴香、干姜各4~8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7~11份;甘草9~13份;木香10~14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3~17份;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0~34份。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药材制成散剂或胶囊小茴香、干姜各5~7份;肉桂、桔梗、白芷、枳壳各8~10份;甘草10~12份;木香11~13份;陈皮、厚朴、半夏、党参、川芎、白芍各14~16份;当归、茯苓、香附、苍术各31~33份。3.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豫
申请(专利权)人:曹斌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