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损伤防护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9736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结构通式(I)表示的可用于次声损伤防护的药物,该类药物合成方法简便,分子中含有氮氧自由基结构单元,能有效清除次声损伤后机体产生的有害自由基,对次声损伤具有防护和治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新型次声防护药物,可用于多种民用领域以及军事领域的次声防 护,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次声是由物体机械振动产生的频率为0. 000广20 Hz的“无声”声波。次声波频率 低,波长长,穿透力极强,甚至连坦克、飞机、装甲车也无法阻挡其传播。次声广泛地存在于 自然界(如雷鸣电闪、地震等)、军事环境、航空航天(如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的升空和运行 中伴有高强度的次声)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不同强度的次声可引起生物体多系统、多脏器损 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视听系统等),高强度的次声作用使人迅速 死亡。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进步,次声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被冠以“隐形 杀手”之称。例如,冶金、建筑、交通运输、港口等生产环境产生的次声强度达9(Tl35dB / 8 16Hz,造成众多从业人员的累积性损伤,严重威胁其身体健康。因此,研究次声防护药物 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外有关次声防护药物研究的报道甚少,中药“安体欣”、“加 味补阳还五汤”和人参皂苷对次声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尚无次声防护药物上市。本专利技术提 供一类新型次声防护药物结构,具有重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式(Ⅰ)表示的药物结构,***(Ⅰ)R1至R5独立的选自H、NO↓[2]、OH、卤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郭国祯孙晓莉秦向阳田敏王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