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含硒元素化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药物中的新用途。含硒元素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为亚硒酸钠。以亚硒酸钠为活性成分配制的药品用于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有良好效果,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硒元素的化合物在制造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说,是亚硒酸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风湿寒性关节痛(又称良性关节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影响劳动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发病原因不完全明确,对它的治疗尚无理想的药品。常用的止痛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应用甾体类药物治疗,疗效也不肯定,而且副作用较大。1817年瑞典学者Berlius发现硒元素。在之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并没有人将其与人的疾病和健康联系在一起。直到1957年美国学者Schwarz和Awasthi(Schwarz R et at Am chem sot 1957,J79,3292)发现并证实硒是生命的要素,是人和动物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含硒元素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为亚硒酸钠。亚硒酸钠为白色或微红色的结晶,在空气中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国内外已有多家制药企业生产亚硒酸钠的片剂,用以治疗和预防属于地方病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获得肯定疗效。含硒元素的制剂还应用于恶性肿瘤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以及作保肝解毒用途等领域。但是,用含硒元素的药物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未见报导,之前也没有任何研究证实这种疾病与硒的缺乏有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含硒元素的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说,是亚硒酸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了大量的药理、药化和毒理实验后证明,以含硒元素的化合物为活性成分配制的药品用于治疗或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含硒元素的化合物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一般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这种组合物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含硒元素的化合物和可药用辅料。含硒元素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为亚硒酸钠。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可以按现有生产亚硒酸钠片剂的方法制备用于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片剂药物;还可以以亚硒酸钠为有效成分,配以可药用辅料,制作成药剂学上所说的其它剂型,例如胶囊、口服液、颗粒型冲剂等。以下通过亚硒酸钠药理学、药效学实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行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制备亚硒酸钠片单方亚硒酸钠片总重300mg,其中含亚硒酸钠0.274mg、赋形剂磷酸氢钙150mg,其余为淀扮和糊精。实施例2制备复方亚硒酸钠片以亚硒酸钠和Vit.E为有效成分,每片总重300mg。其中含亚硒酸钠0.274mg、Vit.E12.5mg;另有赋形剂磷酸氢钙150mg,淀粉、糊精共137.226mg。实施例3亚硒酸钠对动物生理和行为的影响观察实验使用北京制药厂生产的亚硒酸钠片,每片重0.3g,含亚硒酸钠0.274mg。试验时将片剂研成粉末,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药物浓度配成按剂量要求,每100g体重灌胃1.5ml。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的一级品Wistar大鼠,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药物灌胃前禁食24小时。行为活动观察用开阔法对大鼠探求活动进行定量试验。此法反应药物对动物一般活动的影响。用底面长62cm、宽46cm、高24cm的实验箱,底面划有12个相同大小的方格,给药后30、60、90分钟,把动物放入箱内,观察3分钟、记录走行格数和站立次数,试验完毕后3次记录结果相加,作为探求活动的定量值,对照组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进行平衡试验。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用四道生理记录仪记录肢体II导联心电图,颈动脉插管记录血压、气管插管记录呼吸。用药后不同时间观察记录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亚硒酸钠片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均无明显影响。直接观察也看不到大鼠有任何行为变化,用开阔法定量观察也未见药物对动物行为活动有何影响。实施例4亚硒酸钠的急性毒性试验实验动物使用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的昆明种健康小白鼠100只,体重18~20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2小时,随机分为2个大组,分别用于单方亚硒酸钠毒性实验和复方亚硒酸钠毒性实验,实验结果如下。(一)单方亚硒酸钠毒性实验亚硒酸钠毒性测定,观察了5个剂量组,每组10只小白鼠。用药量按单位体重计算,最高达到64.8mg/kg,相当于人用量的320倍。观察7天,无一例死亡,说明亚硒酸钠毒性很小。(二)复方毒性实验观察了5个剂量组,每组10只小白鼠。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按实施例2比例配制成混悬液,小鼠灌胃后症状表现与单方亚硒酸钠毒性实验相同,观察7天,LD50为1907.2±317.6mg/kg,说明复方亚硒酸钠毒性很小。实施例5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245例疗效观察1993年~1998年,应用亚硒酸钠片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245例收到良好疗效,同时以布洛芬片作对照实验,总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按以下诊断标准选择病例①关节疼痛,尤其膝关节痛明显,与气候变化有关,但比风湿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轻;②关节无明显的红肿,无变形;③晨僵不明显;④关节无压痛;⑤血沉偏高或正常,抗O、RF均为阴性或抗O偏高;⑥X光检查无异常。亚硒酸钠片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245例。其中男98例,女147例,平均年龄44.6岁;平均病程6.2年。布洛芬片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126例,男54例,女72例;平均年龄46.2岁;平均病程6.1年。两组患者治疗前全部进行临床检查,包活系统体检、关节肿胀指数检测、关节压痛指数检测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ESR、RF、ASO、血清IgG、IgA、IgM、胸透和关节X光片,部分病例测定了血清硒含量。治疗组口服按实施例1制备的亚硒酸钠片1片(含亚硒酸钠274μg/片),1日2次。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0.2g,1日3次。两组均以30天为1疗程。在实验观察期间停止应用其他抗风湿中西药。治疗开始后记录症状缓解时间及出现的副作用。治疗结束后复查上述各项。二.观察项目及疗效评定标准以下六项作为治疗有效指标(1)无乏力;(2)无关节痛;(3)活动后及气象变化时关节也无疼痛,局部无压痛;(4)关节肿胀消失;(5)ESR<30mm/h(女),ESR<20mm/h(男);(6)ASO、RF基本正常。显效符合上列6项中至少5项,并持续二个月以上者;有效上述6项中符合4项并持续二个月以上者。无效上述6项中仅有1~2项符合者,或与治疗前无变化。三.结果(一)根据以上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30%。两组疗效差异非常显著(P<0.01),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0.01(二)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数的测量结果见表2。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P<0.01从表2可见,亚硒酸钠片治疗寒性关节痛的疗效优于布洛芬。两组全部检查了关节X光片,无特殊。(四)疗效出现的时间及毒副反应治疗组患者服药3~7天开始见效。疗效出现的早晚与病程有关——病程短起效快,病程长起效慢。服药期间未发现毒副反应。对照组见效快于治疗组,多数于服药2~3天后即见效,慢者7天见效。对照组服药后大部分患者有恶心、上腹部不适等胃肠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亚硒酸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亚硒酸钠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药物中的应用。2.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风湿寒性关节痛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治疗有效量的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心,徐群渊,张进禄,邢亚东,徐建兰,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胡锦心,北京舒普生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