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效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4766 阅读:9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效蒸发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管程和壳程组成。管程筒体、管程封头和管程上盖构成管程,管程上设碱液出口、防涡流挡板、仪表计插管、液位计插管、蒸汽出口和液位计报警口,管程内设丝网除沫器和挡板;套有膨胀节保护罩和保护架的膨胀节将壳程上、下筒体连接,壳程短节两端连壳程上筒体和壳程封头;壳程封头设碱液进口;壳程短节设分配罩、接板、分配盘、降液管;蒸汽进口经壳体和环板与壳程下筒体连接;壳程下筒体设冷凝水出口;壳程下筒体内设管支撑架;管程短节与壳程下筒体连接;管板设换热管孔,换热管穿过管支撑架两端连接管板,且一端与分配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换热管的稳固性、拉脱力,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碱液循环加热使用的一效蒸发器装置,尤其 是实现低温、低浓度碱液转变为高温、高浓度碱液的一效蒸发器装置。技术背景在此之前, 一效蒸发器主要由国外进口,成本高,设备寿命短; 换热管在壳体内部仅靠管程管板与壳程管板固定,没有换热管固定支 架,固定不牢;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是强度焊,拉脱力低;设备管程 物料流动分配不均匀,导致物料加热不充分,能源消耗较大,实际生 产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一效蒸发器,该一效蒸 发器不仅成本低,设备寿命长,物料加热均匀,而且提高了换热管的 固定稳固性、拉脱力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本专利技术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效蒸发器 由管程和壳程两部分组成;所述的管程是管程封头与管程筒体连接,通过管程上盖、筋板 和侧壁耳将管程筒体与管程短节连接在一起;在管程封头上设有碱液 出口和防涡流挡板,仪表计插管和液位计插管分别通过筋板与管程筒 体和管程封头连接在一起;在管程筒体上设有手孔口、蒸汽出口、人 孔口、液位计口和液位计报警口,管程筒体内设有丝网除沫器和挡板, 挡板一端与管程筒体连接,丝网除沫器分别与管程筒体和挡板连接;所述的壳程是通过膨胀节将壳程下筒体与壳程上筒体连接,壳 程封头与壳程短节连接,通过壳程管板和壳程法兰将壳程上筒体与壳 程短节连接在一起;在壳程封头上设有碱液进口和吊耳;壳程短节内 设有分配罩、接板、分配盘、降液管,分配罩和分配盘分别通过接板 与壳程短节连接,降液管与分配盘底部连接;在壳程上筒体上设有放 空口和吊耳;在膨胀节四周套有膨胀节保护罩和保护架;蒸汽进口通 过壳体和环板与壳程下筒体连接,并居中覆盖壳程下筒体上的蒸汽进 口;在壳程下筒体上设有支座、吊耳和冷凝水出口,支座与接地板连 接;壳程下筒体内设有两个管支撑架;管程和壳程通过管程法兰、管程管板和筋板将管程短节与壳程下筒体连接而连接在一起;管程管板和壳程管板上设有数量相等的若干个换热管孔,换热管孔内开有凹槽,管程管板上每一个换热管孔固定连接一个换热管,换热管穿过管支撑架与壳程管板连接,换热管的顶端与分配管连接,分配管的顶端高出降液管的底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表l主要技术指标<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介质蒸汽32 36. 5%碱 液介质特性一一腐蚀裕量mm0. 10.6液压试验压力MPa0. 2880. 125AB类焊缝系数0. 850. 85换热面积m2152. 2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 如图2所示,每一根换热管7的顶端均连接一个与其同心的分 配管18,且保证连接后分配管18在同一水平面内;分配管18的顶端 高出降液管50的底端一定距离,防止降液管50流出的碱液引起液面 波动,当液面达到或超过分配管18顶端时,碱液通过分配管18均匀 平稳的流入换热管7。2、 在壳程下筒体5被壳体24与环板23覆盖的位置,避开蒸汽进 口 8、 25对应的壳程下筒体5上的位置,等角度开6个长方形蒸汽进 口 26,如图3、图4所示。该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蒸汽均匀平稳进入壳 程下筒体5,充满整个壳程,避免蒸汽通过蒸汽进口8、 25进入壳体引 起的换热不均匀,能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和生产 效率。3、 如图6所示,在管程管板3 (或壳程管板13)上的换热管孔52 中部内壁开有凹槽54,凹槽深度及宽度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加工。这种 凹槽专为贴胀设计,使换热管7与管程管板3、壳程管板13的连接形 式为强度焊加贴胀(原设计是强度焊)。由于这台设备是立式使用,且 换热管7材料自重较重,加上运行载荷,所以要加强换热管7与管程管板3、壳程管板13之间的拉脱力,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创造开有凹槽的换热管孔52后增加了换热管7与管程管板3、壳程管板13 之间的拉脱力,和焊接强度的叠加增加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4、 在设计上增加了管支撑架30,管支撑架30结构如图7所示。 图中每个菱形孔穿过一根换热管7,其具体穿过结构如图8所示。该管 支撑架30结构即便于换热管7更换,又便于换热管7固定,增强设备 运行的稳定性。5、 在设计中增加了对膨胀节9的保护,增加了膨胀节保护罩10 和保护架22,如图9所示,保护膨胀节不受外界物体的撞击而导致损 坏。6、 如图10所示,在分配盘16底部开设七个降液管孔55,使降液 管50与分配盘16垂直连接;同时在壳程管板13上对应位置开有换热 管孔52,以保证降液管52与分配盘16连接后有足够的空间,同样避 免碱液从降液管52直接流入分配管18进而进入换热管7。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为清晰起见,图中只画三组换 热管);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3为壳程下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剖面图5为管板上换热管孔排布示意简图6为图1中II部放大图7为管支撑架的结构简图;图8为图7中C的放大图9为图1中D部分的放大图10为分配盘上降液管孔布置图。图中l.管程封头,2.管程筒体,3.管程管板,4.冷凝水出口, 5. 壳程下筒体,6.支座,7.换热管,8.蒸汽进口, 9.膨胀节,IO.膨胀节 保护罩,ll.壳程上筒体,12.吊耳,13.壳程管板,14.壳程法兰,15. 接板,16.分配盘,17.壳程封头,18.分配管,19.分配罩,20.壳程短 节,21.放空口, 22.保护架,23.环板,24.壳体,25.蒸汽进口, 26. 蒸汽进口, 27.接地板,28.吊耳,29.丝网除沫器,30.管支撑架,31. 筋板,32.碱液出口, 33.管程法兰,34.仪表计插管,35.液位计插管, 36.蒸汽出口, 37.挡板,38.管程上盖,39.侧壁耳,40.筋板,41.管 程短节,42.手孔口, 43.液位计口, 44.液位计报警口, 45.筋板,46. 筋板,47,人孔口, 48.吊耳,49.碱液进口, 50.降液管,51.接板,52. 换热管孔,53.防涡流挡板,54.凹槽,55.降液管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IO所示, 一种一效蒸发器,由管程和壳程两部分组成。 管程是管程封头1与管程筒体2连接,通过管程上盖38、筋板40和侧壁耳39将管程筒体2与管程短节41连接在一起;在管程封头1上设有碱液出口 32和防涡流挡板53,仪表计插管34和液位计插管35通过筋板45、 46与管程筒体2和管程封头1连接在一起;在管程筒体2上设有手孔口 42、蒸汽出口 36、人孔口 47、液位计口 43和液位计报警口44,管程筒体2内设有丝网除沫器29和挡板37,挡板37 —端与管程筒体2连接,丝网除沫器29分别与管程筒体2和挡板37连接。壳程是通过膨胀节9将壳程下筒体5与壳程上筒体11连接,壳程封头17与壳程短节20连接,通过壳程管板13和壳程法兰14将壳 程上筒体11与壳程短节20连接在一起;在壳程封头17上设有碱液进 口49和吊耳48;壳程短节20内设有分配罩19、接板15、 51、分配盘 16、降液管50,分配罩19和分配盘16分别通过接板15、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效蒸发器,其特征在于:由管程和壳程两部分组成; 所述的管程是:管程封头(1)与管程筒体(2)连接,通过管程上盖(38)、筋板(40)和侧壁耳(39)将管程筒体(2)与管程短节(41)连接在一起;在管程封头(1)上设有碱液出口(32)和防涡流挡板(53),仪表计插管(34)和液位计插管(35)分别通过筋板(45、46)与管程筒体(2)和管程封头(1)连接在一起;在管程筒体(2)上设有手孔口(42)、蒸汽出口(36)、人孔口(47)、液位计口(43)和液位计报警口(44),管程筒体(2)内设有丝网除沫器(29)和挡板(37),挡板(37)一端与管程筒体(2)连接,丝网除沫器(29)分别与管程筒体(2)和挡板(37)连接; 所述的壳程是:通过膨胀节(9)将壳程下筒体(5)与壳程上筒体(11)连接,壳程封头(17)与壳程短节(20)连接,通过壳程管板(13)和壳程法兰(14)将壳程上筒体(11)与壳程短节(20)连接在一起;在壳程封头(17)上设有碱液进口(49)和吊耳(48);壳程短节(20)内设有分配罩(19)、接板(15、51)、分配盘(16)、降液管(50),分配罩(19)和分配盘(16)分别通过接板(15、51)与壳程短节(20)连接,降液管(50)与分配盘(16)底部连接;在壳程上筒体(11)上设有放空口(21)和吊耳(12);在膨胀节(9)四周套有膨胀节保护罩(10)和保护架(22);蒸汽进口(8、25)通过壳体(24)和环板(23)与壳程下筒体(5)连接,并居中覆盖壳程下筒体(5)上的蒸汽进口(26);在壳程下筒体(5)上设有支座(6)、吊耳(28)和冷凝水出口(4),支座(6)与接地板(27)连接;壳程下筒体(5)内设有两个管支撑架(30); 管程和壳程通过管程法兰(33)、管程管板(3)和筋板(31)将管程短节(41)与壳程下筒体(5)连接而连接在一起; 管程管板(3)和壳程管板(13)上设有数量相等的若干个换热管孔(52),换热管孔(52)内开有凹槽(54),管程管板(3)上每一个换热管孔(52)固定连接一个换热管(7),换热管(7)穿过管支撑架(30)与壳程管板(13)连接,换热管(7)的顶端与分配管(18)连接,分配管(18)的顶端高出降液管(50)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显军董志贵孔庆堂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东方钛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