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仕敏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8464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可有效解决心脑血管疾病的用药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胶囊是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丹参、水蛭、红花、全蝎、龙胆草、钩藤、天麻破壁胞子粉、制大黄、胆南星、生地、玄参、桑寄生、羚羊角粉、石菖蒲、黄芪、人参、鸡血藤和川牛膝制成,其方法是先将天麻孢子破壁粉磨成细粉,再将其余药物分成2等份,其中一份加水煎制成药液,浓缩为膏流体,另一份生药粉碎成细粉,然后与破壁粉和膏流体混匀,再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灭菌后装入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疗效好,服用方便,生产方法简单,是对现有中医药学的创造性贡献,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临床用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为常见多发病,严重的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及生命的安全。其表现多为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形成,因心血质变供心血障碍引发气质变化、脑溢血、脑缺血急性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心肌梗塞在欧美发病率较高,欧美随访26年的资料显示,35-84岁人群中发病率男性为71‰,女性为22‰;其中55-64岁组,男性为91‰,女性为25‰;65-70岁组,男性为119‰,女性为51‰;75-84岁组,男性为168‰,女性为90‰。每年就有80万人发生心肌梗塞,45万人发生再梗塞。本病在中国不如欧美多见,据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河北、辽宁、黑龙江当地二十世纪70和80年代的科资,年发病率为0.2‰至0.6‰,其中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国内资料男女比例在1.9∶1至5∶1之间。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占87-96.5%,女性较男性发病率晚10年左右,男性患者高峰年龄为51-60岁,女性则为61-70岁,有60-89%的患者发病前有高血压、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乏体力活动较易患病。与寒冷有关,春冬季发病较多。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具有高发、高死、高残、高复发率的特点。据有关文献报道,脑卒中世界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年;发病最高国是日本,发病率为290/10万/年;中国的发病率为191/10万/年。世界平均病死率在100/10万/年上下,中国年死亡率为89/10万/年。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很多,如维脑路通针剂(片)、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复方丹参液、尼莫地平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并不满足目前已有药物的治疗应用,新药的研制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际需要,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及其生产方法,可有效解决心脑血管疾病的用药治疗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随着中医药学大宝库的开发和充分利用,中医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优势,中医药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邪气侵入,正气损伤,气血不足,火盛血瘀而致,因而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是祛邪为先,清肝泻火、平肝熄风、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通腑泻热、醒脑开窍,据此,本专利技术中药胶囊是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丹参、水蛭、红花、全蝎(全虫)、龙胆草、钩藤、天麻破壁胞子粉、制大黄、胆南星、生地、玄参、桑寄生、羚羊角粉、石菖蒲、黄芪、人参、鸡血藤和川牛膝制成,其方法是先将天麻孢子破壁粉磨成细粉,再将其余药物分成2等份,其中一份加水煎制成药液,浓缩为膏流体,另一份生药粉碎成细粉,然后与破壁粉和膏流体混匀,再干燥至含水量小于3%(即干燥度为97%以上),灭菌后装入胶囊,本专利技术药物疗效好,服用方便,生产方法简单,是对现有中医药学的创造性贡献,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前述技术方案给出,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是采用如下的组方配伍制成,以重量百分计是当归4.4-6.1%、川芎4.4-6.1%、赤芍4.4-6.1%、桃仁3.2-3.9%、丹参4.4-6.1%、水蛭3.2-3.9%、红花2.3-2.9%、全蝎3.2-3.9%、龙胆草4.4-6.1%、钩藤4.4-6.1%、天麻孢子破壁粉4.4-6.1%、制大黄4.4-6.1%、胆南星2.2-2.8%、生地3.2-3.9%、玄参3.2-3.9%、桑寄生3.2-3.9%、羚羊角粉3.2-3.9%、石菖蒲4.4-6.1%、黄芪7.9-9.6%、人参3.2-3.9%、鸡血藤4.4-6.1%和川牛膝4.4-6.1%,总量为100%;在实施中,本专利技术胶囊最好是采用以重量百分计的当归5.2539%、川芎5.2539%、赤芍5.2539%、桃仁3.5026%、丹参5.2539%、水蛭3.5026%、红花2.8022%、全蝎3.5026%、龙胆草5.2539%、钩藤5.2539%、天麻孢子破壁粉5.2539%、制大黄5.2539%、胆南星2.6270%、生地3.5026%、玄参3.5026%、桑寄生3.5026%、羚羊角粉3.5026%、石菖蒲5.2539%、黄芪8.7570%、人参3.5026%、鸡血藤5.2539%和川牛膝5.2539%,总量为100%制成。其中制大黄是将大黄切制成片,放锅内,用微火炒拌呈棕黑色而成。羚羊角粉是由羚羊角制成的粉,天麻孢子破壁粉是由培养基人工培养天麻时收集而得天麻孢子经破壁成天麻孢子破壁制成(天麻孢子破壁是用培养基人工培养种植天麻的必有产物,收集天麻孢子破壁,以备药用)。实现上述中药胶囊的方法是,首先是按药物总配伍,将药物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为天麻孢子破壁粉,另两部分是将其余的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丹参、水蛭、红花、全蝎、龙胆草、钩藤、制大黄、胆南星、生地、玄参、桑寄生、羚羊角粉、石菖蒲、黄芪、人参、鸡血藤和川牛膝均分成2份,一份加水煎制成药液(汁),浓缩提纯成膏流体(成浓稠液),另一份制成生药粉,然后将天麻孢子破壁粉、膏流体及生药粉混合在一起拌匀,再进行干燥脱水,当干燥度达97%以上时,分装于药用胶囊内即可。以总药量为571g的生药为例,本专利技术药物是由当归30g、川芎30g、赤芍30g、桃仁20g、丹参30g、水蛭20g、红花16g、全蝎20g、龙胆草30g、钩藤30g、天麻孢子破壁粉30g、制大黄30g、胆南星15g、生地20g、玄参20g、桑寄生20g、羚羊角粉20g、石菖蒲30g、黄芪50g、人参20g、鸡血藤30g和川牛膝30g制成,其生产方法是,首先将总药物571克分成3份,一份为天麻孢子破壁粉30g,另两份是将当归30g、川芎30g、赤芍30g、桃仁20g、丹参30g、水蛭20g、红花16g、全蝎20g、龙胆草30g、钩藤30g、制大黄30g、胆南星15g、生地20g、玄参20g、桑寄生20g、羚羊角粉20g、石菖蒲30g、黄芪50g、人参20g、鸡血藤30g和川牛膝30g,总计541g均分为各270.5g,其中270.5g加水煎煮成药液,浓缩成膏流体(最好成糊状),然后再将天麻孢子破壁粉30g及另一份的270.5g生药粉拌入膏流体内,用冷风干燥装置干燥(最好采用上冷风干燥专用线进行干燥),使其干燥度为97%(即含水量小于3%),紫外线灭菌后(也可用其他方法灭菌),分装于0号胶囊内,每粒0.5g,即可服用。在上述药物中,其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丹参、水蛭、红花、全蝎(全虫)可活血化瘀,通络;龙胆草、钩藤、天磨孢子破壁粉可清肝泄火,熄风;制大黄、胆南星可通腑化瘀泻火;生地、玄参、桑寄生可育阴潜阳熄风;羚羊角粉、石菖蒲可清热化瘀,醒脑开窍;黄芪、人参、鸡血藤和川牛膝可益气活血,通络。上述各药的有机配伍正好适用于治疗由于气血亏损,血流不畅、受阻,“风、火、痰、瘀、气、血、虚”等综合形成肝肾阴虚、气血阴阳失衡而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本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性,其有关临床资料如下一、病例选择标准凡是有肢体麻木、颤抖、站立走路不稳、舌强、语言不利或口不能言,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等患者均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二、诊断标准心脑血管疾病其表现在多方面,如急性脑血管病亦称脑卒中,中医则称之为“中风”,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是由胶囊内装中药粉构成,其特征在于是,所说的中药粉是由:当归4.4-6.1%、川芎4.4-6.1%、赤芍4.4-6.1%、桃仁3.2-3.9%、丹参4.4-6.1%、水蛭3.2-3.9%、红花2.3-2.9%、全蝎3.2-3.9%、龙胆草4.4-6.1%、钩藤4.4-6.1%、天麻孢子破壁粉4.4-6.1%、制大黄4.4-6.1%、胆南星2.2-2.8%、生地3.2-3.9%、玄参3.2-3.9%、桑寄生3.2-3.9%、羚羊角粉3.2-3.9%、石菖蒲4.4-6.1%、黄芪7.9-9.6%、人参3.2-3.9%、鸡血藤4.4-6.1%和川牛膝4.4-6.1%,总量为100%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是由胶囊内装中药粉构成,其特征在于是,所说的中药粉是由当归4.4-6.1%、川芎4.4-6.1%、赤芍4.4-6.1%、桃仁3.2-3.9%、丹参4.4-6.1%、水蛭3.2-3.9%、红花2.3-2.9%、全蝎3.2-3.9%、龙胆草4.4-6.1%、钩藤4.4-6.1%、天麻孢子破壁粉4.4-6.1%、制大黄4.4-6.1%、胆南星2.2-2.8%、生地3.2-3.9%、玄参3.2-3.9%、桑寄生3.2-3.9%、羚羊角粉3.2-3.9%、石菖蒲4.4-6.1%、黄芪7.9-9.6%、人参3.2-3.9%、鸡血藤4.4-6.1%和川牛膝4.4-6.1%,总量为100%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药粉是由当归5.2539%、川芎5.2539%、赤芍5.2539%、桃仁3.5026%、丹参5.2539%、水蛭3.5026%、红花2.8022%、全蝎3.5026%、龙胆草5.2539%、钩藤5.2539%、天麻孢子破壁粉5.2539%、制大黄5.2539%、胆南星2.6270%、生地3.5026%、玄参3.5026%、桑寄生3.5026%、羚羊角粉3.5026%、石菖蒲5.2539%、黄芪8.7570%、人参3.5026%、鸡血藤5.2539%和川牛膝5.2539%,总量为100%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药粉是由当归30g、川芎30g、赤芍30g、桃仁20g、丹参30g、水蛭20g、红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仕敏
申请(专利权)人:胡仕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