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征南专利>正文

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及多路并联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2183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组合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及多路并联充电器,旨在为电动车等提供一种更理想的蓄电池及相应的充电方法。它包括蓄电池外壳、正、负极板、隔板、正、负极汇流条、过桥、极耳、上盖、电解液,还包括电源电路、正负脉冲充电电路、单格检测电路、CPU主控电路、电源控制电路。蓄电池可充电过桥上端极柱通过蓄电池上盖连接孔用螺钉连接充电导线,使蓄电池的各个单格可被充电;充电器是根据蓄电池单格数量,制造有相同数量的相对独立的充电电源。本组合发明专利技术加快了充电的速度,宿短了充电时间;使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电压更均衡,更充足;摒弃原串联充电方式中蓄电池各单格之间在充电时某些单格过充发热,某些单格充不足等相互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组合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的制造工艺及相关的多路并联充电器,特别涉及以电动车 为代表的作为动力型、牵引型使用的各类蓄电池及相关的并联充电器的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各类蓄电池,不同程度的都存在着易失水、易硫化、易过充 电、欠充电等缺陷,因而造成蓄电池的寿命一般都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又普遍存在充电时 间较长,无法在短时内快速的无损伤充电。究其原因是人们对蓄电池的设计、制造及相关 的充电方式的理念,仍停留在传统思维中,仍在沿用100多年以来的传统老方式即蓄电池 内部单格与单格之间的链接,仍然采用“过桥”串联的方式,它的充电与放电,理所当然只能 仍然采用传统老方式的串联方式。例12V电动车的蓄电池,内部采用6个单格为2v的单 元相串联,外部留有正、负二极,凡是该电池的充电与放电都必须通过此正、负二极;又例 36v的电动车蓄电池组,采用3只12v的蓄电池相串联,其实质就是18个单格为2v的单元 相串联。此结构的电池第一,注定了蓄电池单格之间在充电时的相互影响较大,由于蓄电池的制造要求 较高,工艺较为复杂,很难保证电池的每个单格的容量、内阻都完全一致,即单格之间的均 衡,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就会产生某一个或几个单格的容量、内阻不一致、电压或高或低, 造成过充电或欠充电,使存在瑕疵的单格过充或欠充,加速失水或硫化,容量降低,经一段 时间的使用很快就会影响相邻的单格,同样出现发热失水、容量下降,循环往复,导致整个 蓄电池或蓄电池组提前报废,造成极大的浪费。第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有更快更好的充电方式,现有结构的蓄电池 一定程度的制约了这一技术的发展,因自1859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泰专利技术了铅酸蓄 电池150年以来,据查资料,尚没出现过可对蓄电池的各个单格同时进行充电的蓄电池及 相关的充电技术。现阶段的充电技术第一,假设新的蓄电池的每个单格的容量、内阻都完全一致,即单格之间非常的均 衡,但由于串联式的充电方式,也难以做到蓄电池的每个单格的被充电压、电流完全一致, 使用一段时期后,单格与单格之间也会出现不均衡。业内人士有“电池是被充坏的共识”。第二,因蓄电池专利技术迄今,未出现可直接对单格充电的蓄电池,因而也就无此方面 技术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组合专利技术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及多路并联充电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重新 认识蓄电池被充电的观念,否定“电池是被充坏的共识”;另一目的是为了提供目前最先进 的充电方法即单格充电法,彻底改变传统蓄电池及充电器充电与被充电的方法;又一目的是为克服现有蓄电池与充电器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的各个单格可直接同时被充电的蓄电池;提供一种有相对独立电 源的多路并联充电器,该充电器是根据蓄电池单格数量,制造有相同数量的相对独立的充 电电源;此单格的电压、电流与彼单格的电压、电流毫无关联,各自充满后各自自动关闭, 加快了充电的速度,宿短了充电时间;使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电压更均衡,更充足;摒弃原 串联充电方式中蓄电池各单格之间在充电时某些单格过充发热,某些单格充不足等相互影 响。为实现上述目的,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及多路并联充电器采取了以下技术方 案由一种单格可直接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和一种多路并联充电器相互组合而成。一种单格可直接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包括外壳、正、负极板、隔板、正、负极汇流条、 过桥、极耳、上盖、电解液等,其工艺方法a用一种近似“人”字型可充电的过桥替代原蓄电 池结构中各单格之间的过桥,新增可充电过桥上端极柱具有连接充电导线功能,b蓄电池 上盖的过桥位置预留有导线连接孔,此孔也可在注射上盖时做成不穿孔,需要时轻捅即通, c原蓄电池正负二极仅作串联电源输出使用,摒弃原蓄电池正负二极作为串联电源充电的 使用;通过蓄电池上盖导线连接孔在各可充电过桥上端用螺钉(焊接、铆接均可)分别连 接充电导线并用密封胶将极柱与螺钉、导线密封,以防其泄气、氧化;用可充电的过桥替代 原蓄电池结构中各单格之间的过桥,目的是使单格之间的过桥可连接充电导线;所述的可 充电过桥的上端可向外上方向通过蓄电池的上盖连线孔连接充电导线,两个下端与原过桥 相同,分别连接两个单格的负、正极,以满足蓄电池串联放电的需要;所述的可充电过桥的 制造材料与原蓄电池的过桥材料相同;所述的可充电过桥极柱是此单格与彼单格的共用极 柱,在充电时既是此单格的负极输出极柱,又是彼单格的正极输入极柱,使蓄电池的各个单 格具备被充电条件;以12v电动车蓄电池为例,在6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单格的结构基础上, 通过可充电过桥上端,分别向外增加5个相对独立并密封的极柱,并借用蓄电池正极兼作 第一单格的充电正极,负极兼作最后一单格的充电负极,共7个极柱,通过极柱与导线、与 多路并联充电器与市电连接就可对蓄电池同时实施各个单格的充电。本专利技术一种单格可直接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制造工艺未涉及的部分与原蓄电池制 造工艺相同。一种多路并联充电器包括电源电路、正负脉冲充电电路、单格检测电路、CPU主控 电路、电源控制电路等。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多路并联正负脉冲充电电路和多路单格检测电 路。多路并联充电器的充电方法与原充电方法相比较它一改过去蓄电池采用串联式充电 即无论多少只电池、无论多少个单格,都一同利用同一电源同时充电,而不问电池与电池之 间、单格与单格之间的电压、电流是否均衡一致,多路并联充电器的充电方法改用相对较大 的电压、电流同时对每一个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的单格进行相对独立的充电,使电压更充足, 大大的加快了充电的速度,宿短了充电时间,实现蓄电池的真正无损伤快速充电;此单格的 电压、电流与彼单格的电压、电流毫无关联,各自充满后各自自动关闭,使电压更均衡,切断 了蓄电池各个单格之间因串联充电而产生的某些单格过充发热,某些单格充不足等不利影 响,大大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结合采用正负脉冲等有效技术手段,既可又快又好的充 满电池,使电池不过充、不欠充,在充电的同时又能维护、不损坏电池,使蓄电池长期保持在 最佳的状态下充电、使用。从而基本能达到蓄电池的设计使用寿命。多路并联充电器由于采用了 CPU技术,增加了各个单格电压的检测功能当单 格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某个单格电压达到所设定电压值时,(一般情况下单格电压为 2. 15-2. 23v)此路单格充电电源切断,但此路电压、电流不分担到其它单格上。充满一个,切 断一个,直至所有单格全部充满电、全部切断。当最后一单格充满电并切断该单格电源时, 同时关闭整个充电器的市电电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组合专利技术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及多路并联充电 器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蓄电池在被充电时每个单格相对独立充电,加快了充电的速度,宿 短了充电时间,实现蓄电池真正无损伤快速充电;2,蓄电池在被充电的过程中单格之间无 相互影响,使蓄电池不易过、欠充电,不易失水硫化,切断了蓄电池各个单格之间因串联充 电而产生的某些单格过充发热,某些单格充不足等不利影响,大大延长了蓄电池的使用寿 命;3,充电方法改用相对较大的电压、电流同时对每一个单格进行相对独立的充电,使电压 更均衡;4,在充电时,此单格的电压、电流与彼单格的电压、电流毫无关联,各自充满后各自 自动关闭,使电压更充足。附图说明图1是单格可直接同时充电的蓄电池示意2是未连接导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及多路并联充电器,由一种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和一种多路并联充电器组合而成,单格可同时充电的蓄电池由外壳(8)、正、负极板、隔板、正、负极汇流条、可充电过桥(2)、正负极耳(6、7)、上盖(1)、电解液连接组装而成;多路并联充电器由电源电路、正负脉冲充电电路、单格检测电路、CPU主控电路、电源控制电路连接组装而成;其特征是:a、所述的可充电过桥(2)上端极柱(2-1)连接充电导线(5)、两个下端分别连接两个单格的负、正极。b、所述的蓄电池上盖的过桥位置(1-2)预留有导线连接孔(1-1)。c、所述的蓄电池正极(6)同是第一单格的充电正极。d、所述的蓄电池负极(7)同是最后一单格的充电负极。e、所述的多路并联充电器安装有CPU主控电路。f、所述的电源电路中的电源变压器是由同一电源变压器的一个初级线圈与相应需要充电的蓄电池单格数量相同的次级线圈组组成。g、所述的正负脉冲充电路分别连接相对应的初级线圈组和蓄电池单格。h、所述的单格检测电路分别连接相应的蓄电池单格和CPU主控电路。i、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分别连接电源电路和CPU主控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征南
申请(专利权)人:罗征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