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方法及装置,通过采用归一化的品质因子表示滤波器的收敛程度,由于该品质因子与输入信号的能量无关,因此方便了用来判定滤波器是否收敛的阈值的设置,提高了阈值设置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双滤波器的回声消除效果,保障双滤波器装置回声消除机制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声消除技术,尤指一种用于回声消除的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 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回声是由于声波反射导致的声音重复。在通话过程中,如果说话人听到自己讲话 的延迟后的声音,则存在回声问题。根据回声的产生原因,回声可以分为声学回声和电学回声两类。电学回声是由于 电路阻抗不匹配造成的。声学回声是指扬声器播放出来的声音被麦克风拾取后发回远端, 这就使得远端谈话者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声学回声又分为直接回声和间接回声。直接回声 是指扬声器播放出来的声音未经任何反射直接进入麦克风。间接回声是指扬声器播放的声 音经不同的路径一次或多次反射后进入麦克风所产生的回声集合。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自适应双滤波器回声消除的系统。自适应回声消 除的基本思想是估计回声路径的脉冲响应,产生一个模拟的回音路径,得出估计的回声信 号,从接收信号中减去该信号,进而实现回声消除。具体在图ι中,H(P)等效为实际房间 的脉冲响应,远端输入信号χ (η)经过iKcf1)形成房间的实际回声信号y(n),实际输入话筒 的声音信号d(n) = v(n)+y(n),其中v(n)为本地通话者的声音。双滤波器的工作就是模拟 H(P),即回声产生信道,得出模拟的回声信号,进而消除d(n)中远端输入信号x(n)形成的 回声信号y (η),使输出的残差信号e (η)能逼近ν (η)。在双滤波器系统中,自适应辅助滤波器用来自适应逼近iKq—1),向非自适应的主滤 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主滤波器根据从辅助滤波器得到的滤波器系数估计回声信号,输出 消除回声后的残差信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98年11月25日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双滤波器回声消除 方法,公开号为CN1200210A,其中提供了一种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方法,在判定辅助 滤波器的收敛程度好于主滤波器、并且辅助滤波器的收敛程度足够好时,将辅助滤波器的 滤波器系数传递给主滤波器。具体为在qa > Aqp+B时,认为辅助滤波器的收敛程度好于主滤波器;在t >C OR [Ed2{n)<a-NL AND qa >刮时,认为辅助滤波器收敛的足够好。Λ其中,q,为滤波器的品质标准,& =幻,⑷,/ = Aj^NL为测量到的噪声电Eei (η)平,A,B,C,α均为预设的常数。在上述公式时,品质因子Qi的取值与输入信号的能量有关,取值范围不归一化,为 (-^,+^),这样预设常数1队(,α在实际环境中很难设置的比较合适,使辅助滤波器在 没有收敛好时,便将它的滤波器系数传递给了主滤波器,致使主滤波器不能很好的消除回 声,严重影响了双滤波器的回声消除效果,回声消除系统效果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方法及装 置,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辅助滤波器在合适的时机将自身的滤波器系数传递 给主滤波器,保障双滤波器装置的回声消除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方法,适用于回声消除的双滤波器;其中,双滤波 器中的辅助滤波器用于逼近回声产生信道,将滤波器系数传递给主滤波器;主滤波器用于 估计回声信号,该方法包括获取双滤波器的输入信号d(n)、以及主滤波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η)和辅助 滤波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 计算主滤波器的品质因子权利要求1.一种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方法,适用于回声消除的双滤波器;其中,双滤波 器中的辅助滤波器用于逼近回声产生信道,将滤波器系数传递给主滤波器;主滤波器用于 估计回声信号,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获取双滤波器的输入信号d(n)、以及主滤波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和辅助滤波 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 计算主滤波器的品质因子% = Γ - ~和辅助滤波器的品质 因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1设置为0.8彡T1彡0.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T2设置为0.2彡T2彡0.3。5.一种用于回声消除的双滤波器装置,双滤波器中包括主滤波器和辅助滤波器,辅助 滤波器用于逼近回声产生信道,将滤波器系数传递给主滤波器;主滤波器用于估计回声信 号,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双滤波器的输入信号d(n)、以及主滤波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辅助滤波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并计算主滤波器的品质因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使用的T1的取值范围为0. 8 ≤ T1 ≤0. 9。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用于当na < T2且Iip > TnT1 > T2时,指示主滤波器将其滤波 器系数传递给辅助滤波器;其中,T2为预先设置的阈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使用的T2的取值范围为0. 2≤T2 ≤ 0. 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方法及装置,通过采用归一化的品质因子表示滤波器的收敛程度,由于该品质因子与输入信号的能量无关,因此方便了用来判定滤波器是否收敛的阈值的设置,提高了阈值设置的准确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双滤波器的回声消除效果,保障双滤波器装置回声消除机制的正常运行。文档编号G10L21/02GK102117620SQ20101000300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封伶刚, 张文丰, 朱旭东, 段长春 申请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滤波器传递滤波器系数的方法,适用于回声消除的双滤波器;其中,双滤波器中的辅助滤波器用于逼近回声产生信道,将滤波器系数传递给主滤波器;主滤波器用于估计回声信号,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获取双滤波器的输入信号d(n)、以及主滤波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和辅助滤波器产生的回声估计信号计算主滤波器的品质因子(math)??(mrow)?(msub)?(mi)&eta;(/mi)?(mi)p(/mi)?(/msub)?(mo)=(/mo)?(mfrac)?(mrow)?(mi)Ed(/mi)?(mrow)?(mo)((/mo)?(mi)n(/mi)?(mo))(/mo)?(/mrow)?(mover)?(msub)?(mi)y(/mi)?(mi)p(/mi)?(/msub)?(mo)^(/mo)?(/mover)?(mrow)?(mo)((/mo)?(mi)n(/mi)?(mo))(/mo)?(/mrow)?(/mrow)?(msqrt)?(msubsup)?(mi)&sigma;(/mi)?(mi)d(/mi)?(mn)2(/mn)?(/msubsup)?(msubsup)?(mi)&sigma;(/mi)?(mover)?(msub)?(mi)y(/mi)?(mi)p(/mi)?(/msub)?(mo)^(/mo)?(/mover)?(mn)2(/mn)?(/msubsup)?(/msqrt)?(/mfrac)?(/mrow)?(/math)和辅助滤波器的品质因子(math)??(mrow)?(msub)?(mi)&eta;(/mi)?(mi)a(/mi)?(/msub)?(mo)=(/mo)?(mfrac)?(mrow)?(mi)Ed(/mi)?(mrow)?(mo)((/mo)?(mi)n(/mi)?(mo))(/mo)?(/mrow)?(mover)?(msub)?(mi)y(/mi)?(mi)a(/mi)?(/msub)?(mo)^(/mo)?(/mover)?(mrow)?(mo)((/mo)?(mi)n(/mi)?(mo))(/mo)?(/mrow)?(/mrow)?(msqrt)?(msubsup)?(mi)&sigma;(/mi)?(mi)d(/mi)?(mn)2(/mn)?(/msubsup)?(msubsup)?(mi)&sigma;(/mi)?(mover)?(msub)?(mi)y(/mi)?(mi)a(/mi)?(/msub)?(mo)^(/mo)?(/mover)?(mn)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伶刚,张文丰,段长春,朱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