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曲红光专利>正文

黄瓜植物提取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810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黄瓜植物提取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属于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应用于治疗肝炎,不但具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而且起到保肝降酶作用,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瓜植物提取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黄瓜植物提取物的用途,具体地说是黄瓜的蒂、秧、根、茎部分提取物在制药领域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简称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s)的人数超过3.2亿,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有40%~60%的人群受过HBV感染,10%的人群(约1.3亿人口)为慢性HBsAg携带者。据调查,中国现患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人超过4000万,其中25%~40%以上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每年国内死于乙肝后肝硬化者有50万人,受HBV慢性感染的人群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对危险性至少增加100倍。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调节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致使HBV得不到清除,肝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HBV复制。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与免疫调控治疗。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法主要有:抗病毒药物疗法、免疫调控药物疗法、改善肝微循环疗法、保护疗法、中医辨证论治等。国内外近年来治疗肝炎的首选药物是干扰素类,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迄今为止,市场上缺少抗HBV疗效确切,又无副作用的药物。-->黄瓜[cucumber],为葫芦科(Cucurditaceae)植物,甜瓜属中幼果具刺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学名Cucumis sativus L.,别名胡瓜。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国内外对黄瓜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较少,对黄瓜蒂、秧、根、茎治疗肝炎的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黄瓜植物提取物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涉及黄瓜植物提取物作为治疗肝炎,包括乙肝、甲肝、丙肝、丁肝、戊肝疾病的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涉及黄瓜植物提取物作为治疗脂肪肝疾病的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涉及黄瓜植物提取物作为治疗酒精肝疾病的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肝炎的植物提取物,其所含有效成分及其比例(重量)为:葫芦素0.2~10.0%。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中葫芦素的检测采用了高效液相法。上述治疗肝炎的植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黄瓜植物,包括黄瓜的蒂、秧、根、茎部分天然中草药为原料,按下列步骤制备:(1)黄瓜植物用5~20倍量30~90%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8,静置,取消液用稀盐酸调pH至酸性后,用醋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醋酸乙酯,得黄瓜植物提取-->物;(2)黄瓜植物提取物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应用在治疗乙型肝炎方面,可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辅料)配制成药剂。上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或辅料,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和水等,填充剂如淀粉、糊精、蔗糖、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纤维素衍生物、藻酸盐、明胶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润湿剂如甘油:崩解剂如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琼脂、碳酸钙和碳酸氢钠;吸收促进剂如季铵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醇、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吸附载钵如高岭土和皂粘土;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钙和镁、微粉硅胶和聚乙二醇等。另外在药剂中还可以含有其它辅剂如香味剂、甜味剂等。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药剂可通过口服、直肠或肠胃外给药的方式施用于患者。用于口服时,可将其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粉剂、颗粒剂等,制成液体制剂如水或油悬浮剂其它液体制剂如糖浆、合剂、酏剂等;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将其制成注射用的溶液、粉针、水或油性悬浮剂等。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形式是片剂、包衣片剂、胶囊、颗粒剂、合剂和粉针、注射液。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提取物及其药剂的施用量可根据用药途径、患者年龄、体重、所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变化,其日剂量以植物提取物计算可以是1mg/kg~600mg/kg体重,优选5mg/kg~400mg/kg体重。可以一次或多次施用。-->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应用于治疗肝炎,不但具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而且起到保肝降酶作用,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植物提取物的制备①取黄瓜植物15kg,用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回流提取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回收尽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8,静置,过滤,高速离心,用稀盐酸调pH至2~3,用6倍量浓缩液体积的醋酸乙酯萃取,合并萃取液,回收醋酸乙酯即得黄瓜植物提取物。②将黄瓜植物提取物,减压干燥,粉碎,过80目筛,即得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实施例2植物提取物粉针剂的制备实施例1黄瓜植物提取物     15克甘露醇                    20克取实施例1植物提取物,置适宜容器中,加注射用水约900ml,加入甘露醇搅拌均匀,再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用0.22um的微孔滤膜过滤,在无菌条件下,灌装于西林瓶中,部分塞上丁橡胶塞,装盘,冷冻干燥。冻干结束后压塞、压盖即得。实施例3植物提取物注射液液的制备实施例1植物提取物      15g吐温-80                1ml注射用水               加至1000mt取实施例1植物提取物,用900ml注射用水溶解,再用1%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6~7,加1ml吐温-80,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静置,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灌封,流通蒸汽灭菌,即得。实施例4植物提取物胶囊剂的制备实施例1植物提取物        600g糊精                     350g羧甲基纤维素钠           50g硬脂酸镁                 15g取实施例1植物提取物、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过80目筛,用干式制粒机制粒,用60目筛整粒,灌于胶囊中,即得。以上实施例仅为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所举实施例的局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肝炎的天然药物—植物提取物及其药剂,为证明其抗肝炎效果及安全性,专利技术者使用按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毒理和药效学实验,研究结果如下:一、急性毒性试验为观察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对小鼠进行了iv与ip两种给药途径的试验,结果表明本品iv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66g/kg(95%可信为1.98~2.68g/kg),小鼠ip给药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度(LD50),测得最大耐受量(MTD)为5.85g/Kg。二、主要药效学试验-->1、抗肝炎病毒作用(1)体外抗病毒作用本试验以2.2.15细胞株为模型,以HBsAg,HBeAg,HBV-DNA为观察指标观察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对乙肝病毒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植物提取物对HBsAg的抑制率分别是13.9~89.8%IC50为435μg/ml对HBeAg的抑制率是9.5~78.6%,LC50为655μg/ml;对培养上清液中HBV-DNA也可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为46.8%。(2)体内抗乙肝病毒作用用一日龄北京雏鸭颈外静脉注射DHBV血清。5日后取DHBV-DNA阳性鸭组给药,于药后10、20、30日及停药后5日颈外静脉取血测DHBV-DNA,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黄瓜植物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肝炎疾病的药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黄瓜植物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肝炎疾病的药中的应用。2、黄瓜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黄瓜植物,包括黄瓜的蒂、秧、根、茎部分天然中草药为原料,按下列步骤制备:(1)黄瓜植物用5-20倍量30-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红光昌友权魏凤辉
申请(专利权)人:曲红光昌友权魏凤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