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威谊专利>正文

多内腔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76828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内腔包装袋,包括由袋口、袋侧、袋底组成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由隔层分隔成多个袋腔,所述隔层的边缘与袋体的边缘对齐,并且隔层两侧边、底边分别与袋体的袋侧、袋底密封连接。本包装袋由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内腔,可以同时盛装二种或二种以上物品,不同物品间既不会相互掺混,又能同时取出,方便使用和储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袋,尤其是一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内腔的包装袋。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活中有许多需要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配合使用的物品,比如 染发剂,它是由两种浆料配合使用,这两种浆料由于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能混 装而被分装于两个包装袋,使用时从两包装袋挤出膏料,混合、拌匀后使用, 这样操作时用量难以控制,还会造成浪费,使用很不方便,同时也不便于储 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内腔包装袋,它能 方便地同时盛装几种不同物品,不同物品相既不会相互掺混,又能同时取出, 方便使用和储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内腔包装袋包括由袋口、袋侧、 袋底组成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由隔层分隔成多个袋腔,所述隔层的边缘与 袋体的边缘对齐,并且隔层两侧边、底边分别与袋体的袋侧、袋底密封连接。本技术由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内腔的包装袋,可以同时盛装二种 或二种以上物品,不同物品间既不会相互掺混,又能同时取出,方便使用和 储运。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多内腔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l-袋体、2-袋侧、3-袋底、4-袋腔、5-隔层。 以下结合附图及其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多内腔包装袋包括由袋口、袋侧2、袋底3组成3的袋体l,所述袋体内腔由隔层5分隔成多个袋腔4,所述隔层的边缘与袋体的边缘对齐,并且隔层两侧边、底边分别与袋体的袋侧2、袋底3密封连接。当隔层为一层时,形成二个内腔,可分装两种不同物品,比如染发剂,将其 两种浆料分装于二个内腔,使用时,经启口,即可从一个袋子中同时挤出所 需两种浆料,使用简单方便。所述隔层为二层或多层时,该包装袋形成三个内腔或三个以上内腔, 既方便同时收藏多种物品又保证各物品相互间无掺混。权利要求1、一种多内腔包装袋,它包括由袋口、袋侧、袋底组成的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内腔由隔层(5)分隔成多个袋腔(4),所述隔层的边缘与袋体的边缘对齐,并且隔层(5)的两侧边、底边分别与袋体的袋侧(2)、袋底(3)密封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内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为一层。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内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为二层。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内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为多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内腔包装袋,包括由袋口、袋侧、袋底组成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由隔层分隔成多个袋腔,所述隔层的边缘与袋体的边缘对齐,并且隔层两侧边、底边分别与袋体的袋侧、袋底密封连接。本包装袋由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内腔,可以同时盛装二种或二种以上物品,不同物品间既不会相互掺混,又能同时取出,方便使用和储运。文档编号B65D81/32GK201334187SQ20082022901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黄威谊 申请人:黄威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内腔包装袋,它包括由袋口、袋侧、袋底组成的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内腔由隔层(5)分隔成多个袋腔(4),所述隔层的边缘与袋体的边缘对齐,并且隔层(5)的两侧边、底边分别与袋体的袋侧(2)、袋底(3)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谊
申请(专利权)人:黄威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