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式枢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63969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覆式枢纽器,包括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的心轴、以及套设于第一轴段的第一包覆片与套设于第二轴段的第二包覆片。该心轴的第二轴段形成有切面且第二包覆片设有平面,该平面宽度小于该切面宽度,使平面与切面不接触。通过第一包覆片使枢纽器具有开轻关重的效果,当屏幕开启时,第二包覆片的平面转动到第二轴段切面的范围,扭力较小,而当屏幕开启至后方时,通过第二包覆片的平面与第二轴段的圆弧面接触增加干涉量,进而增大扭力,使屏幕开启至后方时仍得以支撑而不往下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枢纽器,尤其是包覆式枢纽器,适用于掀盖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掀盖式电子产品的枢纽器装设于屏幕与本体之间,使屏幕可相对本体 开启或盖合。包覆式枢纽器通常由具有作动开合口的轴套套设于枢轴上,以提供旋转开合 的功能。已知的结构如台湾公告号M315362的技术专利“单包轴套的转轴稳定结构”所 示,转轴用于主机与显示器的连接处,显示器可相对主机展开并通过其摩擦力定位于不同 的角度,该单包轴套具有一紧扣部,而该紧扣部具有一个作动开合口,当该显示器相对该主 机展开作动正转时,该作动开合口较常态时大,而当该显示器相对该主机闭合作动反转时, 该作动开合口较常态时小,致使该显示器相对该主机开合作动可实现开轻关重的功能。由于包覆式枢纽器正反转扭力不同,有松开与关紧的特性,使枢纽器具有开轻关 重的功能,让使用者可以较小的力量轻松地开启屏幕,而盖合屏幕时,通过作动开合口较常 态时小,扭力增加,可避免屏幕因本身重量而自动落下撞击本体。然而,由于开轻的功能,当 屏幕开启至后方约135度-150度时,无法支撑住屏幕而使屏幕往下掉,进而造成使用不便, 或是产品撞击损坏。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屏幕开启至后方时因扭力不足而无法支撑且易往 下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式枢纽器,其具有开轻关重的效果,并且在开 启至后方时,扭力会增大以支撑住屏幕,避免屏幕往后掉而导致撞击损坏和影响产品寿命, 并可提高使用方便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覆式枢纽器,其在开启至后方时可支撑住屏幕不 往下掉,并且在闭合时可实现自动闭锁的功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覆式枢纽器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心轴,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第二轴段形成有切面;第一包覆片,套设于心轴的第一轴段,其设有轴向开口 ;第二包覆片,套设于心轴的第二轴段,其设有轴向开口,并且该第二包覆片形成有 平面,该平面宽度小于该切面宽度,使该平面与该切面不接触。第一包覆片使枢纽器产生开轻关重的效果。在开启时,第二包覆片的平面在第二 轴段的切面范围内转动,未与第二轴段的圆弧面接触,此时扭力较小,因此整体开启时具有 开轻的效果,可以单手轻易打开屏幕。当屏幕开启至后方约90度-180度时,第二包覆片的 平面转动与第二轴段的圆弧面接触增加了干涉量,进而增加扭力,使屏幕开启至后方时得 以支撑住,不往下掉落。而在关闭时,通过第一包覆片增大扭力,避免屏幕自动掉下撞击本 体。本专利技术的包覆式枢纽器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包括心轴,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该第二轴段设有切面,使该第二轴段形成有该切 面与圆弧面;第一包覆片,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轴段,其设有轴向开口 ;第二包覆片,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二轴段,其设有轴向开口 ;其中,在枢纽器转动开启时,具有前段开启的角度范围与后段开启的角度范围,在 前段开启的角度范围时,该第二包覆片的开口转动到该第二轴段的切面范围,此时第二包 覆片的弹性扩张量较小,因而产生较小的扭力,在后段开启的角度范围时,第二包覆片的开 口转动到该第二轴段的圆弧面范围,该圆弧面与该开口的两侧相接触,此时第二包覆片的 弹性扩张量较大,而产生较大的扭力。因此,当屏幕打开到后段开启的角度范围时,扭力会 增大,而得以支撑住不往下掉。本专利技术的包覆式枢纽器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包括心轴,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设有第一切面,该第二轴段设有第二 切面;第一包覆片,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轴段,其设有轴向开口且形成有第一平面;第二包覆片,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二轴段,其设有轴向开口且该第二包覆片形成有第二平面;其中,该第二平面的宽度小于第二切面宽度,使该第二平面与该第二切面不接触, 在该枢纽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该第一平面贴合该第一切面。第一包覆片用以产生开轻关重的效果,并且通过第一平面与心轴的第一切面达到 自动闭锁定位的效果。第二包覆片则用于开启后段增大扭力以支撑屏幕防止往后掉下。本专利技术包覆式枢纽器所采取的又一技术方案包括心轴,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该第一轴段设有第一切面且该第二轴段设有第 二切面,该第二轴段形成有该第二切面与圆弧面;第一包覆片,套设于心轴的第一轴段,设有轴向开口且形成有第一平面;第二包覆片,呈圆管状,套设于心轴的第二轴段且设有轴向开口 ;其中,在枢纽器转动开启时,具有前段开启的角度范围与后段开启的角度范围,在 前段开启的角度范围时,第二包覆片的开口转动到第二轴段的第二切面范围,在后段开启 的角度范围时,第二包覆片的开口转动到第二轴段的圆弧面范围且该圆弧面与该开口的两 侧相接触。在这里,第一包覆片用以产生开轻关重的效果且通过第一平面与心轴的第一切 面达到自动闭锁定位的效果,第二包覆片则用于开启后段增大扭力以支撑屏幕防止往后掉 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1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A-A剖视图。图5-2是本专利技术图4的B-B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包覆片转动开启至130度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在前段开启的角度范围内的C-C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在后段开启的角度范围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图13的D-D剖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包覆片自动落下闭锁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仰视立体图。附图标记一览表1、3:心轴;12,32 第二轴段;13,33 结合部;210、220、410、420 开口;22、42:第二包覆片;23、43:固定片;310 第一切面;321:圆弧面;421 第二平面;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图4,它们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零件分解图、立体组合图、仰视立体 组合图及主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包覆式枢纽器包括心轴1、第一包覆片21及第二包覆片22。心 轴1具有第一轴段11与第二轴段12,第一轴段11呈圆柱状,第二轴段12具有切面120且 呈非圆形。心轴1的一端为结合部13,用以结合固定于电子装置上的底座本体。第一包覆片21与第二包覆片22各设有一轴向开口 210、220,第一包覆片21套设 于心轴1的第一轴段11,第二包覆片22套设于心轴1的第二轴段12。第一包覆片21与第 二包覆片22 —体成型于固定片23上,固定片23上设有多个固定孔M,用以与电子装置的 屏幕固定。第一包覆片21与第二包覆片22亦可形成个别独立的组件,第一包覆片21与第 二包覆片22各延伸为具有固定孔的固定片,以与电子装置的屏幕固定。请配合参见图5-1,其为图4的A-A剖视图,第二包覆片22形成有平面221,该平 面221至第二包覆片22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包覆片22的内侧半径,并且该平面221的 宽度小于心轴的第二轴段12切面120的宽度,使平面221与心轴1第二轴段12的切面120 不接触。第一包覆片21的长度大于第二包覆片22的长度,第一包覆片21与第二包覆片2211、31:第一轴段; 120 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覆式枢纽器,包括:心轴,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该第二轴段形成有切面;第一包覆片,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一轴段且设有轴向开口;第二包覆片,套设于该心轴的第二轴段且设有轴向开口,该第二包覆片形成有平面,该平面宽度小于该切面宽度,使该平面与该切面不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达陈思宜许有村
申请(专利权)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