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及制法和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6187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用L-异亮氨酸0.5~1.5份、L-亮氨酸1~2份、L-醋酸赖氨酸0.3~0.9份、L-蛋氨酸0.1~0.5份、L-苯丙氨酸0.1~0.5份、L-苏氨酸0.1~0.4份、L-色氨酸0.05~1.0份、L-缬氨酸0.5~1.2份、L-丙氨酸0.2~0.6份、L-精氨酸0.3~0.8份、L-组氨酸0.05~0.3份、L-脯氨酸0.4~0.8份、L-丝氨酸0.1~0.5份和甘氨酸0.1~0.5份与辅料混合制备而成,产品的pH为3~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及制法和其应用,属于药品的

技术介绍
烧伤、烫伤、冻伤、皮肤溃疡、手术伤口及其他创伤均会形成各种创面,使机体失去天然屏障,机体免疫功能也受抑制,同时引发其他疾病。如何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烧伤创面的处理,是治疗烧伤的关键,目前常用的烧伤创面外用药,其作用为抗菌、脱痂、促进上皮增生。如磺胺嘧啶银外用,使组织干燥结痂,对控制细菌繁殖、控制感染及因感染而引起的败血症方面起到了好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细胞脱水,对挽救那些濒于死亡的受损伤上皮细胞不利,影响受损伤组织的自然生长愈合。在深度烧伤创面上进行切削痂手术,再辅以各种方式的皮肤移植,或用人工皮覆盖创面,可以起迅速清除坏死组织、及时封闭创面、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自身皮源是很有限的,任何人工皮或其它生物敷料覆盖的创面,最终的创面封闭愈合仍然是依赖于自身皮源的生长修复。表皮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为烧伤病人尤其是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陆续可见用培养的表皮细胞片成功地覆盖在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报道1。但使用自体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移植的主要问题是从取皮培养到移植,通常需要3-4周时间,且费用高,病人难以承受。创伤愈合是机体所具有的重要修复功能,切割伤24小时内紧靠伤口边缘的上皮增厚,基底细胞迅速增长,48小时内整个伤口表面重新由上皮覆盖。烧伤创面按皮肤损伤轻重分为三度,I度烧伤只损伤上皮层的一部份,II度烧伤损及表皮层及真皮层,III度烧伤毁坏全部表皮、真皮以及真皮深部的组织。已经证明,人体的小汗腺有80%存在于脂肪中,即使是全厚皮肤烧伤,只要损伤不累及皮下脂肪层,仍可通过培养创面上的自身汗腺上皮、毛囊上皮而使创面上皮化愈合,无需植皮。创面愈合同营养有关,通过营养素的摄入来改善创伤后的营养状况,从而逆转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这已成为当今创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按传统疗法,创面修复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要通过血液循环来取得,然而各种创面的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受伤严重导致机体代谢障碍,如烧伤、机体其他疾病或代谢缺陷如糖尿病人伤口、老年人伤口,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差,导致创面愈合缓慢。细胞的离体(体外)培养表明,为细胞提供养分,不只是通过血液循环一种途径,由此我们设想若能在加强全身营养的同时,在创面局部提供创伤修复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明显加速创面的修复愈合。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在两位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教授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于一九九三年开发了类药品枛速愈平,它含有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并在生产工艺中利用了脂质体制备技术,以利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经解放军三0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整形外科医院、北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及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江西、湖北、天津等省市多家医院的临床试用,表明速愈平对新鲜烧伤创面、中厚皮供皮区、小皮片植皮创面、残余烧伤创面、术后创面和其它由局部营养不良引起的皮肤溃疡等都有很好的促进愈合的作用,而且十分安全。国内也有局部应用含多种氨基酸的溶液治疗难愈合创面的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瑞士素高大药厂生产的素高捷疗软膏和眼膏,其主要成分是从小牛血清中得到的脱蛋白透析物,富含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在国外已广泛用于起因不同的溃疡、褥疮和术后创面。这进一步证实了给创面局部提供营养物质,可以加速创面愈合的设想。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很多,如感染、生长因子、局部营养障碍等,且十分复杂,国内目前已有通过外用抗菌药物和生长因子促进创面修复的药物,如百多邦、贝复济等。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作为静脉营养,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和创伤病人,它能提供机体生物合成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但国内目前尚没有正式批准的给创面局部提供营养促进愈合的药物。我们在速愈平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参照卫生部批准的新药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处方组成,开发出为创面组织提供局部营养、主动促进其愈合的新药枛复方氨基酸脂质凝胶。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031329640、“局部应用的促进急性伤口愈合的复方制剂”和03132965、“局部应用的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复方制剂”两件专利申请,我们发现这两个专利与本申请的研究思路不同,它们主要强调的是单个氨基酸或衍生物的作用,还强调了配合抗菌药、抗炎药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也能够见到一些类似文献,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文献和这两份专利申请一样,提到了用氨基酸治疗创伤、创面复合等功效,并不知道如何制备,没有具体的配方、没有具体的制备方法,所以实际上是不能实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脂质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它的应用,这种外用制剂包括了凝胶剂、膏剂、水溶液等制剂。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按照重量份计算它用L-异亮氨酸0.5~1.5份、L-亮氨酸1~2份、L-醋酸赖氨酸0.3~0.9份、L-蛋氨酸0.1~0.5份、L-苯丙氨酸0.1~0.5份、L-苏氨酸0.1~0.4份、L-色氨酸0.05~1.0份、L-缬氨酸0.5~1.2份、L-丙氨酸0.2~0.6份、L-精氨酸0.3~0.8份、L-组氨酸0.05~0.3份、L-脯氨酸0.4~0.8份、L-丝氨酸0.1~0.5份和甘氨酸0.1~0.5份与辅料混合制备而成,产品的pH为3~7.5。具体的说每1000g产品中含L-异亮氨酸0.766g、L-亮氨酸1.378g、L-醋酸赖氨酸0.58g、L-蛋氨酸0.25g、L-苯丙氨酸0.32g、L-苏氨酸0.2g、L-色氨酸0.09g、L-缬氨酸0.886g、L-丙氨酸0.4g、L-精氨酸0.58g、L-组氨酸0.16g、L-脯氨酸0.63g、L-丝氨酸0.33g、甘氨酸0.33g;其余为辅料,产品的pH为5-7。本专利技术所述外用制剂是凝胶剂、软膏剂、乳膏剂或溶液剂。本专利技术中制备凝胶剂的辅料为海藻酸钠、L-盐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卵磷脂或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具体的是每1000g产品中,含有辅料海藻酸钠90g、L-盐酸半胱氨酸0.5g、维生素C 1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g、卵磷脂2-20g。凝胶剂的基质除海藻酸钠以外,也可以选择甘油明胶、纤维素类衍生物、淀粉甘油、聚羧乙烯或聚乙二醇作为制备用的基质。这种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是称取处方量的14种氨基酸、维生素C、L-盐酸半胱氨酸溶于适量温度为70-80℃的蒸馏水中,溶解完全,加入用热水溶解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后搅匀,趁热将卵磷脂或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加入其中,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将基质海藻酸钠加蒸馏水适量溶胀完全,加入搅拌锅内,将上述溶液缓缓加入基质中,边加边搅,制成均匀的本产品,灌封,灭菌,包装。制备方法也可以是按照卵磷脂和胆固醇重量比例为2∶1-6∶1的比例称取配方中的卵磷脂、胆固醇溶于氯仿中,旋转蒸发成脂质体膜;称取配方中的14种氨基酸,维生素C、L-盐酸半胱氨酸溶解于适量水中制成水相;将水相倒入脂质体膜中,浸泡,搅拌乳化;将水溶性基质海藻酸钠加蒸馏水适量溶胀完全,加入乳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灌封,灭菌,包装。本专利技术的软膏剂这样制备每1000g含主药L-异亮氨酸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算它用L-异亮氨酸0.5~1.5份、L-亮氨酸1~2份、L-醋酸赖氨酸0.3~0.9份、L-蛋氨酸0.1~0.5份、L-苯丙氨酸0.1~0.5份、L-苏氨酸0.1~0.4份、L-色氨酸0.05~1.0份、L-缬氨酸0.5~1.2份、L-丙氨酸0.2~0.6份、L-精氨酸0.3~0.8份、L-组氨酸0.05~0.3份、L-脯氨酸0.4~0.8份、L-丝氨酸0.1~0.5份和甘氨酸0.1~0.5份与辅料混合制备而成,产品的pH为3~7.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每1000g产品中含L-异亮氨酸0.766g、L-亮氨酸1.378g、L-醋酸赖氨酸0.58g、L-蛋氨酸0.25g、L-苯丙氨酸0.32g、L-苏氨酸0.2g、L-色氨酸0.09g、L-缬氨酸0.886g、L-丙氨酸0.4g、L-精氨酸0.58g、L-组氨酸0.16g、L-脯氨酸0.63g、L-丝氨酸0.33g、甘氨酸0.33g;其余为辅料,产品的pH为5-7。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是凝胶剂、软膏剂、乳膏剂或溶液剂。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凝胶剂的辅料为海藻酸钠、L-盐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卵磷脂或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具体的是每1000g产品中,含有辅料海藻酸钠90g、L-盐酸半胱氨酸0.5g、维生素C 1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g、卵磷脂2-20g。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凝胶剂的基质除海藻酸钠以外,可选择甘油明胶、纤维素类衍生物、淀粉甘油、聚羧乙烯或聚乙二醇。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处方量的14种氨基酸、维生素C、L-盐酸半胱氨酸溶于适量温度为70-80℃的蒸馏水中,溶解完全,加入用热水溶解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后搅匀,趁热将卵磷脂或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合物加入其中,高速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将基质海藻酸钠加蒸馏水适量溶胀完全,加入搅拌锅内,将上述溶液缓缓加入基质中,边加边搅,制成均匀的本产品,灌封,灭菌,包装。7.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复方氨基酸外用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卵磷脂和胆固醇重量比例为2∶1?∶1的比例称取配方中的卵磷脂、胆固醇溶于氯仿中,旋转蒸发成脂质体膜;称取配方中的14种氨基酸,维生素C、L-盐酸半胱氨酸溶解于适量水中制成水相;将水相倒入脂质体膜中,浸泡,搅拌乳化;将水溶性基质海藻酸钠加蒸馏水适量溶胀完全,加入乳化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灌封,灭菌,包装。8.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促进创面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祥熙郑超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康海洋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