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救生装置,具体涉及可以发出求救信号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很多遇难人员在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中, 由于身体受伤,极易出现昏迷,未能呼叫求救,不能被救援人员发现而遇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发出求救信号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求救器,外壳1的各个方向均设置有红外发射灯6,内部有可充电电池2、开关7和控制装置3;可充电电池2、红外发射灯6均与控制装置3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壳1成圆柱体形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壳1是金属外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外壳1的外表面涂有自发光的荧光涂料。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红外发射灯6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为10微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控制装置3控制每一个红外发射灯6发射红外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控制装置3可控制红外发射灯6按照"SOS"的莫斯电码发射红外线。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控制装置3可控制红外发射灯6按照人体心跳的频率 发射红外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小巧,在地震被掩埋后, 可以提供照明,用红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急求救器,包含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的各个方向均设置有红外发射灯(6),内部有可充电电池(2)、开关(7)和控制装置(3);可充电电池(2)、开关(7)、红外发射灯(6)均与控制装置(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