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同步系统、图像同步方法及其图像辨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95723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图像同步系统、图像同步方法及其图像辨识方法。该图像同步系统应用于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之间,其中第一电子装置储存有至少一图像,图像同步系统包括传输接口、储存模块以及验证模块,传输接口连接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第一电子装置经由传输接口以传输图像至第二电子装置;储存模块设置于第二电子装置内;验证模块设置于第二电子装置内,第二电子装置从第一电子装置接收该图像后,验证模块用以检查图像是否具有检查码;若否,则储存模块储存图像至第二电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地检查出图像是否重复,避免重复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一种利 用检查检查码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在不同的电子装置间数据传输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因此在 先前技术中,已经具有一种将使用者所拥有的电子装置之间的数据进行同步更新的方式。 但使用者将不同的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与计算机主机进行图像的同步更新时,有可能会下 载到重复的图像。举例而言,使用者可能利用移动电话先将图像上传至网络服务器,再藉由 计算机主机下载图像。而经由网络服务器下载的图像,可能会因为方便储存而被网络服务 器重新命名,所以无法根据图像名称做判断。而日后移动电话与计算机主机经过数据的同 步存取后,使用者可能会下载到相同的图像而不自知。在先前技术中,已经公开一种利用影 像辨识软件来进行图像比对的技术,藉由使用者删除重复的文件后,再进行一次同步。但此 种影像辨识的技术较为耗时,对电子装置的运算处理也负担较大,且必须经由使用者自行 删除重复的文件,增加操作上的不便性。有鉴于此,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图像同步系统与其图像辨识方法以解决先前 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图像同步系统,其具有辨识图像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用于图像同步系统的图像辨识方法。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同步系统应用于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 之间,其中第一电子装置储存有至少一图像,图像同步系统包括传输接口、储存模块以及 验证模块,传输接口连接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第一电子装置经由传输接口以传 输图像至第二电子装置;储存模块设置于第二电子装置内;验证模块设置于第二电子装置 内,第二电子装置从第一电子装置接收图像后,验证模块用以检查图像是否具有检查码;若 否,则储存模块储存图像至第二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辨识方法用于电子装置进行同步更新图像时以辨识图像,该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接收图像;检查图像是否具有检查码;以及若否,则储存图像至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同步方法运用于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之间,其中第一电子 装置储存有至少一图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第一电子装置与第二电子装置之间的 传输连结;由第一电子装置传输图像至第二电子装置;第二电子装置接收图像后,检查图 像是否具有检查码;以及若否,则储存图像至第二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可快速地检查出图像是否重复,避免重复储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同步系统的架构图。图IA为本专利技术的可交换图像文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辨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同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图像同步系统1第二验证模块22第--电子装置10第二储存模块23第--产生模块11传输接口 30第--验证模块12网络服务端31第--储存模块13可交换图像文件40第二二电子装置20标签41第二二产生模块2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 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先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同步系统的架构图。图像同步系统1用以让不同的电子装置进行同步。在本实施例中用于一第一电子 装置10及一第二电子装置20,使得第一电子装置10及第二电子装置20进行同步时,得以 辨识所传输的一图像是否已经重复储存。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上述的电子装置的数量为限。第 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可为一便携式电子装置或是一计算机装置等具有运算处 理功能的装置,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上述所列举的装置为限。以图1的实施例为例,图像同步系统1包括一第一产生模块11、一第一验证模块 12、一第一储存模块13、一第二产生模块21、一第二验证模块22、一第二储存模块23以及一 传输接口 30。其中第一产生模块11、第一验证模块12以及第一储存模块13设置于第一电 子装置10内,第二产生模块21、第二验证模块22以及第二储存模块23设置于第二电子装 置20内。第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之间经由传输接口 30进行同步化以传输数 据或图像。传输接口 30可为有线或是无线的接口,例如利用USB传输线或蓝牙无线传输以 进行同步。除此之外,第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之间亦可经由一网络服务端31 甚至于是利用随身盘等方式传递数据或图像,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上述的方式为限。在本实施 例中,网络服务端31供使用者上传及下载图像之用,并且为了便于储存,网络服务端31会 将上传的图像重新经过命名。第一产生模块11及第二产生模块21用以在图像中建立检查码(Checksum)。检 查码可根据图像的名称或大小等信息来产生,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即如图IA所示, 图IA为本专利技术的可交换图像文件的示意图。检查码可建立在图像的一可交换图像文件 (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 Exif)40 中。可交换图像文件 40 利用标签(Tag)或 数值(Value)等方式储存图像的额外信息。由于可交换图像文件40已经被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广泛应用,故在此不再赘述其原理。可交换图像文件40先预留一标签41以填入一检查码预设值,例如OxFFFFFF,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预设值为限。第一产生模块11及第二产生 模块21用以在其预留标签41产生检查码,以取代原设定的检查码预设值。其中检查码与 检查码预设值的长度为四个字节(4bytes,32bits),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长度为限,只要可以 符合可交换图像文件所能容许的长度即可。第一验证模块12及第二验证模块22具有检查的功能,用以检查及比对图像中是 否有检查码,或是其检查码是否已经与多个预存图像的检查码相同。图像皆必须先经过第 一验证模块12及第二验证模块22辨识过才能进行后续的处理。其辨识流程在之后会有详 细的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储存模块13及第二储存模块23具有存储功能,能用以预先储存多个预存图 像,或是储存经过第一验证模块12及第二验证模块22验证过的图像。需注意的是,第一储 存模块13及第二储存模块23储存多个预存图像之前,第一产生模块11及第二产生模块21 先对多个预存图像分别各自建立相对应的检查码。接着请参考图2,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辨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此处需注意的是,以下虽以具有图像同步系统1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辨识方 法,但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辨识方法并不以使用在图像同步系统1为限。首先进行步骤201 接收一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一电子装置10传送图像到第二电子装置20为例进行说明, 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因此当第一电子装置10与第二电子装置20进行同步化处理时, 第二电子装置20会先经由传输接口 30或网络服务端31等方式,从第一电子装置10接收 数据及图像。接着进行步骤202 检查该图像是否具有一检查码。在第二电子装置20接收图像后,第二验证模块22先检查在图像中是否已经建立 了检查码。亦即检查图像的可交换图像文件中是否具有检查码。若此图像不具有检查码,则进行步骤203 储存该图像。若图像不具有检查码,即可确定此图像为新增的图像,所以并未对该图像建立检 查码。此时第二电子装置20即利用第二储存模块23储存该图像。并且同时进行步骤204 建立检查码。同时第二产生模块21对图像建立检查码,将检查码写入可交换图像文件4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同步系统,应用于一第一电子装置与一第二电子装置之间,其中该第一电子装置储存有至少一图像,该图像同步系统包括:一传输接口,连接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第二电子装置,该第一电子装置经由该传输接口以传输该图像至该第二电子装置;一储存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子装置内;以及一验证模块,设置于该第二电子装置内,该第二电子装置从该第一电子装置接收该图像后,该验证模块用以检查该图像是否具有一检查码;若否,则该储存模块储存该图像至该第二电子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孟达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