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宛六一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567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提取物稠膏和中药原粉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与适量的辅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进一步制成胶囊或片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具有调经养血,逐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行经腹痛,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习惯性流产,赤白带下,崩漏不止,病久气虚,肾亏腰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剂是由香附、益母草、红花、鸡冠花等31味中药材加工制成的临床制剂,其方重用延胡索、益母草、牡丹皮、红花、没药活血调经,化瘀止痛;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为四物汤,加阿胶以收滋补阴血之效;红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加黄芪共奏补气健脾之功;香附、砂仁、厚朴、小茴香理气调经;鹿角胶、龟甲胶、肉苁蓉填补精血于肾命;麦门冬、五味子、白薇、川贝母养阴清热于肺金;荆芥、藁本疏风胜湿于上;木通、鸡冠花、赤石脂除湿止带于下。诸药相合,共奏益气养血,逐瘀生新,补肾填精之功。药理学研究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抗凝血、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等药理作用。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月经不调,或多或少,行经腹痛,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习惯性流产,赤白带下,崩漏不止,病久气虚,肾亏腰痛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一)香附(制)40-60g、甘草8-12g、白薇15-25g、益母草15-25g、黄芪15-25g、鸡冠花15-25g、麦冬15-25g、五味子15-25g、地黄15-25g、红花15-25g、木通12-16g、白术(炒)15-25、赤石脂15-25g、茯苓15-25g、厚朴12-16g、肉苁蓉(制)15-25g、白芍(酒炒)15-25g(二)香附(制)40-60g、荆芥12-16g、牡丹皮15-25g、阿胶15-25g、当归15-25g、藁本12-16g、红参15-25g、鹿角胶15-25g、川贝母15-25g、没药(炒)15-25g、砂仁15-25g、延胡索15-25g、小茴香(盐制)15-25g、龟甲胶15-25g、川芎15-25g组成。2、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十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2次加8-10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米醋350-450g,浓缩成稠膏;将(二)十五味,粉碎成中粉,加入上述稠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混合物细粉。3、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混合物细粉和制成片剂、胶囊剂可接受的辅料混合均匀,制成颗粒,装胶囊或压片,制成1000粒或1000片。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如下方面1、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平稳,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疗效稳定;2、阻止了苦味和不良气味的散发,患者容易接受,并且可以长期存放;3、有效成分均匀,装量差异较易控制;列举几个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过程而不是用来限定保护范围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一)香附(制)51g甘草10g白薇19g益母草 19g黄芪19g鸡冠花 19g麦冬19g五味子 19g地黄19g红花19g木通14g白术(炒)19g赤石脂 19g茯苓19g厚朴14g肉苁蓉(制) 19g白芍(酒炒) 19g(二)香附(制)51g荆芥14g牡丹皮 19g阿胶19g当归19g藁本14g红参19g鹿角胶 19g川贝母 19g 没药(炒)19g砂仁19g延胡索 19g小茴香(盐制)19g龟甲胶 19g川芎19g制成1000粒以上处方(一)十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米醋350g,浓缩成稠膏。以上处方(二)十五味,粉碎成中粉,加入上述稠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制粒,装胶囊1000粒,即得。实施例2(一)香附(制)51g甘草10g白薇19g益母草 19g黄芪19g鸡冠花 19g麦冬19g五味子 19g地黄19g红花19g木通14g白术(炒)19g赤石脂 19g茯苓19g厚朴14g肉苁蓉(制) 19g白芍(酒炒) 19g(二)香附(制)51g荆芥14g牡丹皮 19g阿胶19g当归19g藁本14g红参19g鹿角胶 19g川贝母 19g没药(炒)19g砂仁19g延胡索 19g小茴香(盐制)19g龟甲胶 19g川芎19g制成1000粒以上处方(一)十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2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米醋390g,浓缩成稠膏。以上处方(二)十五味,粉碎成中粉,加入上述稠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糊精,制粒,装胶囊1000粒,即得。实施例3(一)香附(制)51g甘草10g白薇19g 益母草 19g黄芪19g鸡冠花 19g麦冬19g五味子 19g地黄19g红花19g木通14g白术(炒)19g赤石脂 19g茯苓19g厚朴14g肉苁蓉(制) 19g白芍(酒炒) 19g(二)香附(制)51g荆芥14g牡丹皮 19g阿胶19g当归19g藁本14g红参19g鹿角胶 19g川贝母 19g没药(炒)19g砂仁19g延胡索 19g小茴香(盐制)19g龟甲胶 19g川芎19g制成1000片以上处方(一)十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2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2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米醋390g,浓缩成稠膏。以上处方(二)十五味,粉碎成中粉,加入上述稠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糊精和羧甲基淀粉钠,制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实施例4(一)香附(制)51g甘草10g白薇19g益母草 19g黄芪19g鸡冠花 19g麦冬19g五味子 19g地黄19g红花19g木通14g白术(炒)19g赤石脂 19g茯苓19g厚朴14g肉苁蓉(制) 19g白芍(酒炒) 19g(二)香附(制)51g荆芥14g牡丹皮 19g阿胶19g当归19g藁本14g红参19g鹿角胶 19g川贝母 19g没药(炒)19g砂仁19g延胡索 19g小茴香(盐制)19g龟甲胶 19g川芎19g 制成1000片以上处方(一)十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3小时,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米醋350g,浓缩成稠膏。以上处方(二)十五味,粉碎成中粉,加入上述稠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微晶纤维素,制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实施例5(一)香附(制)51g甘草10g白薇19g益母草 19g黄芪19g鸡冠花 19g麦冬19g五味子 19g地黄19g红花19g木通14g白术(炒)19g赤石脂 19g茯苓19g厚朴14g肉苁蓉(制) 19g白芍(酒炒) 19g(二)香附(制)51g荆芥14g牡丹皮 19g阿胶19g当归19g藁本14g红参19g鹿角胶 19g川贝母 19g没药(炒)19g砂仁19g延胡索 19g小茴香(盐制)19g龟甲胶 19g川芎19g制成1000粒以上处方(一)十七味,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2倍量水,煎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一)香附(制)40-60g、甘草8-12g、白薇15-25g、益母草15-25g、黄芪15-25g、鸡冠花15-25g、麦冬15-25g、五味子15-25g、地黄15-25g、红花15-25g、木通12-16g、白术(炒)15-25、赤石脂15-25g、茯苓15-25g、厚朴12-16g、肉苁蓉(制)15-25g、白芍(酒炒)15-25g(二)香附(制)40-60g、荆芥12-16g、牡丹皮15-25g、阿胶15-25g、当归15-25g、藁本12-16g、红参15-25g、鹿角胶15-25g、川贝母15-25g、没药(炒)15-25g、砂仁15-25g、延胡索15-25g、小茴香(盐制)15-25g、龟甲胶15-25g、川芎15-25g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一)香附(制)40-60g、甘草8-12g、白薇15-25g、益母草15-25g、黄芪15-25g、鸡冠花15-25g、麦冬15-25g、五味子15-25g、地黄15-25g、红花15-25g、木通12-16g、白术(炒)15-25、赤石脂15-25g、茯苓15-25g、厚朴12-16g、肉苁蓉(制)15-25g、白芍(酒炒)15-25g(二)香附(制)40-60g、荆芥12-16g、牡丹皮15-25g、阿胶15-25g、当归15-25g、藁本12-16g、红参15-25g、鹿角胶15-25g、川贝母15-25g、没药(炒)15-25g、砂仁15-25g、延胡索15-25g、小茴香(盐制)15-25g、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宛六一
申请(专利权)人:宛六一温光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