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治月经病和产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64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治月经病、产后病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中药材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和黄芪配伍组方,具有活血调经、祛淤生新、行气止痛、补血养血等功效。我们采用现代化的中药提取工艺将药材加工、提取,以提取物作为药物的主要成份并制成适宜的药用制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等月经病,产后腹痛、产后出血、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绝等产后病,以及妇女流产、人流术后、放节育环后出现的阴道不规则出血、淋漓不尽等并发症的治疗,是新一代治疗妇女疾病的纯天然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研制领域,涉及一种主治月经病和产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行气止痛、补血养血等功效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和黄芪六味中药材的提取物所组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和适宜的制剂,以及在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中漏下等月经病,产后瘀阻疼痛、产后虚弱、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绝等产后病,以及妇女大产、小产、人流术后、放节育环后的阴道异常出血,出血淋漓不尽等并发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女性的生理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女性病变的特异性经、带、胎、产皆可为病。妇女以血为主,以血为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只有气血充盈,血脉流通,胞宫血海才能正常发挥主月经、主孕育等生理功能。特别在妇女月经期、孕期、产后,任何原因引起的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胞宫,皆可引起妇女诸多病症。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外感以寒、热、湿为主,内伤以忧、思、悲、凉者居多,这些因素往往引起气血失调,冲、任二脉受损,产生月经疾病。月经病主要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等病症。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色泽紫黑或淡红,经血浓稠或稀薄等。妇女在月经前后或行经期,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并随着月经周期持续而发作即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痛经产生的机理为经脉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正常人气血充足、气顺血和,不会发生痛经;相反如气虚血少,气滞血瘀,导致经行滞涩,不通则痛。闭经是指妇女应有月经但超过一定时限仍未来潮者。青春前期、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后无月经者除外。中医学中最早记载于《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中,称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等,病因可分为虚实两端,虚者,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血海空虚,阴虚血燥,无血可下;实者,气滞血瘀,寒湿阻滞而致水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妇女行经期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称为“崩漏”。出血量多,来势较急者称为“崩”;出血量少而持续时间长,来势较缓者称为“漏”。崩和漏可以互相转化,其原因主要是脾肾气虚、血中有热、瘀血阻滞等导致冲任受损,血海不固而发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出现的不规则阴道出血,均属于崩漏范畴。产后病多虚多瘀。分娩的过程需要气的推动,多数妇女经过长达十余小时的分娩之后,耗气亡血伤津,出现自汗、恶寒等虚象,故产后多虚,亦当补虚为主,正盛则邪去;又由于分娩之后又需气的摄血止血、生血复旧,通过产妇适当的休息和饮食调补,耗伤之气渐复。但是如果分娩时间过长或滞产、或素体气虚、或产后劳力伤气则虚者更虚,气虚血失固摄则出血不止、淋漓不断。特别是一些多次妊娠、体弱及年龄大于30岁以上者产后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首次妊娠、体壮及青年妇女,多产多育耗气伤血,素体气虚或年龄过大,气血生化不足均可引起产后气虚,血失统摄而出血不止,出血又致气随血泄,形成气虚-出血-气血双虚的恶性循环,最终血虚气脱而致产后出血、产后血晕等,临床多表现为阴道出血量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愦闷不适,渐至昏不知人,四肢厥冷,冷汗手撒等虚症。正常情况下,产后胞宫自身不断排出余血浊液,使得瘀血去,出血止而子宫复旧,旧除而生新。但若产妇素体气虚,或因产时亡血伤津,百脉空虚、则更易感外邪,导致恶血当下不下,败血残留、瘀血内阻,即气虚致瘀,临床上多表现为产后恶露不绝,西医也称为子宫复旧不全。中医认为恶露乃为旧血,多余之血,属离经之血。唐容川《血证论》“凡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暌绝而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不去,则血不止,旧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不去,新血妄行,妄行脉外之血,又停而成瘀,即出血成瘀,故瘀血-出血-瘀血又成为产后病的第二个恶性循环。虚则经脉失养而气血运行不畅;瘀则气血阻滞而不畅,气血不通而产生疼痛,导致产后病常见的产后腹痛等产后疼痛病症。另外,妇女在大产、小产、人流术后、放节育环后的阴道异常出血,也多是由于“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离经之血妄行或复感染,瘀阻胞中,血海不宁所致。如上所述,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胞宫是妇女月经病、产后病以及人流术、放节育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病症的主要因素,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生血养血是治疗上述病症的主要原则。我们对大量治疗妇科疾病的古代名方、经验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深刻的理解了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精髓,全面把握了治疗此类疾病的组方原则和辨证施治原则,同时借鉴中药材的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按照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重新组方。我们对近三四十味中药材进行了研究,将它们按照中医理论相互配伍组方,并且通过大量的现代药理学实验进行药效学验证,以求以最好的药效实验结果作为我们确定处方的依据。为此,我们的处方在中医治疗理论和大量的动物药理、药效学实验结果的指导下不断调整、优化。通过多年不懈的研究,最终我们发现选用中药材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和黄芪配伍组方,用于妇科月经病、产后病的治疗具有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该组方既可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又可行气止痛、补血养血,可以广泛的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中漏下等月经病,产后血瘀腹痛、产后出血、产后血晕、产后恶露不绝等产后病以及并发症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妇女月经病、产后病具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中药复方,该复方由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和黄芪六味中药材配伍组成,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行气止痛、补血养血等功效。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适宜的药用剂型。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等月经病,产后血瘀腹痛、产后出血、恶露不绝等产后病,以及流产、人流术后、放节育环后引发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治妇女月经病、产后病的药物的活性组分是从中药材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和黄芪中提取药用成份组合而成,其中包括药材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在内的多种药用成份。这六味药物的提取物可以来源于原药材或中药材饮片。本专利技术的主治妇女疾病的药物即是由上述提取物及生理学上可以接受的合适的药用赋形剂组成。本专利技术的剂型主要是药剂学上的口服制剂,包括片剂如普通片、缓释片、控释片、分散片、口腔崩解片等,以及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滴丸剂、口服液等。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益母草或其原药材,是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和细叶益母草(Leonurus sibiricus L.)的全草,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其味辛、微苦,无毒,主要功效是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尿消肿,为中医妇科临床常用药,正如《中药大辞典》记载“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素有“血家圣药”、“经产良药”之称。当归或其原药材,是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或者制作的中药材饮片,入药首载于《本经》,味甘、辛、苦,性温。历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治月经病、产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主要由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和黄芪六味中药材的提取物所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治月经病、产后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主要由益母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和黄芪六味中药材的提取物所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六味中药材的提取物包括药材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在内。3.根据权利要求2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提取药用成份的六味中药材的用量范围是益母草10-40g、当归5-30g、川芎5-30g、白芍5-20g、熟地5-20g、黄芪5-20g。4.根据权利要求3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提取药用成份的六味中药材的优选用量为益母草15g、当归10g、川芎10g、熟地8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美耿阮锦满姚小燕郝静梅彭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宇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