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流式果树注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43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流式果树注药器,由贮药瓶和注药管组成,贮药瓶的瓶口有带外螺纹,注药管与贮药瓶的瓶口相配合,注药管上设有通气孔;注药管与贮药瓶连接后的夹角为135度~155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果树自流式注药器,在进行树干注药时,贮药瓶与注药管之间的135~155度夹角可降低注药瓶内药剂重量对露在树干外沿处注药管的作用力,避免其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向下弯曲,影响药剂吸收的现象。同时可降低对材料强度及管壁厚度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因其注药孔径仅为2~4mm,对树干造成的创伤面积小,伤口愈合快,适应果树病虫害连年注药防治的需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果树注药器,特别是一种自流式果树注药器,该注 药器主要用于果树树干注药,用于防治果树上各种病虫害。
技术介绍
树干注药,由于其具有施药量少、防效高、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 等特点, 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自1996年即开始进行自流式注干施药技术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逐 渐形成了较为成型的自流式注干施药技术及系列产品。研制出了第一代自流 式树干注药器,申请了国家技术专利一种树干自流式注药器,专利 号ZL97203236.3。与此相关译研制出了第一代注干液剂一一30%敌畏*.氧 乐杀虫注干液剂。申请了国家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树木注干剂,专利号ZL99111357.^近期研制出的第二代注干液剂---种含吡虫啉的注干液剂也已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ZL200510043092. 2。在多年的田间树干 注药过程中第一代自流式树干注药器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果树上应用过程 中也暴露出来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注药器孔径大,树干注药孔伤口愈合 慢,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不适应果树树干直径 相对较细、需连年注药防治病虫害的需要。本专利就是在第一代自流式树干 注药器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的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注药器孔径大,树干注药孔伤口愈合慢等缺陷或不足,本实用 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型自流式果树注药器,使用该注药器所形成 的树干注药孔伤口小、愈合快,生产成本低,适应果树病虫害连年注药防治的需求。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解决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自流式果树注药器,由贮药瓶和注药管组成,贮药瓶的瓶U带外螺 纹,注药管与贮药瓶的瓶口相配合,注药管上设有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管与贮药瓶连接后的夹角为135度 155度。本技术的其他一些特点是注药管外径为2 4mm,内径1.2 2. 8腿。注药管为锥形长管状,包括注药管基部和注药管顶部,注药管基部带内 螺纹封盖,内螺纹封盖上有可防止药液外漏的密封圈。贮药瓶选用塑料或金属制成,容积为5mL 15mL。本技术的自流式果树注药器,在进行树干注药时,贮药瓶与注药管 之间的135 155度夹角可降低注药瓶内药剂重量对露在树干外沿处注药管 的作用力,避免其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向下弯曲,影响药剂吸收的现象。同时 可降低对材料强度及管璧厚度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因其注药孔径仅为 2 4mrn,对树干造成的创伤面积小;伤口愈合快,适应果树病虫害连年注药 防治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流式果树注药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注药瓶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注药管的纵剖面构造图。图中的标号分别是1、贮药瓶,2、注药管,3、通气孔,4、注药管顶 部,5、注药管基部,6、瓶口 (带外螺纹),7、内螺纹封盖,8、密封圈。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附图1 3,制取一套专用型自流式果树注药器模具,用塑料吹制成贮药瓶1,其容积为12mL,同法吹制成注药管2,其形状为锥 形长管状,包括注药管基部5和注药管顶部4,注药管2长40mm,外径3mm, 内径1.8mm,在注药管基部5上方设有通气孔3,通气孔1的直径为lmm, 注药管基部5有带内螺纹封盖7,内螺纹封盖7上有可防止药液外漏的密封 圈8,贮药瓶1与注药管2的夹角为140度。使用时在贮药瓶1内装入8mL 4%的吡虫啉注干液剂,在6 7月份选 择有梨木虱危害的梨树,在距地面20cm处打一直径3mm,深30mm,与树 干夹角为45度的孔。剪开注药管头,捅破通气孔3,将注药管2插入孔内, 4小时后药液完全进入树体内,24小时后55%的梨木虱出现中毒症状,72 小时后死亡率达到95%。实施例2:参见附图l二3,制取一套专用型自流式果树注药器模具,用 塑料吹制成贮药瓶l,其容积为8mL,然后制备注药管2,其形状为锥形长 管状,包括注药管基部5和注药管顶部4,注药管基部5由塑料制成,注药 管基部5上方设有通气孔3,通气孔3直径lmm,注药管2的前端(不包括 注药管基部5)采用长35mm,外径2mm,内径1.5mm的钢管,使得贮药 瓶l与注药管2的夹角为150度,注药管基部5有带内螺纹封盖7,内螺纹 封盖7上有可防止药液外漏的密封圈8。使用时在贮药瓶l内装入6mL4.1。/。的吡虫啉'阿维菌素注干液剂,选 择有红蜘蛛危害的的柑桔树,在距地面10cm处打一直径2mm,深30mm, 与树干夹角为45度的孔。捅破通气孔3,将注药管2插入孔内,24小时后 药液大部分进入树体内,72小时后死亡率达到98%。实施例3: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的专用型自流式果树注药器的使用效果,于 当年的5月初,利用8mL4。X吡虫啉注干液剂进行了不同孔径注药器条件 下药剂进入果树树体速度及注药孔愈合快慢的田间试验,试验对象包括苹 果、柑桔、柿子树、梨树、花椒、李树等常见果树。试验表明(见表l)注药孔孔径及树种对4%吡虫啉注干液剂药剂吸收具有一定影响。注药初期,5mm注药孔孔径条件下,树体对药剂的吸收能力高于2mm、 3mm注药孔孔 径。但注药24h后,在大多数供试果树中,不同孔径注药器中的药液均进入 树体中。药后2个月检査,注药孔孔径为5mm的注药器,对果树干部造成 的创伤面积大,多数果树伤口未愈合。而注药孔孔径为2mm或3mm的注 药器,对大多数果树伤口已愈合。因此,注药孔孔径为2mm、 3mm的注药 器,对果树干部造成的创伤面积小,伤口愈合相对较快,适合果树连年注药 防治病虫害的需要。表1不同注药器的注药孔孔径条件下果树对药剂吸收的效果<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注表中显示药剂吸收量均为5株试验树的平均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流式果树注药器,由贮药瓶(1)和注药管(2)组成,贮药瓶(1)的瓶口带有外螺纹,注药管(2)与贮药瓶(1)的瓶口相配合,注药管(2)上设有通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管(2)与贮药瓶(1)连接后的夹角为135度~155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流式果树注药器,由贮药瓶(1)和注药管(2)组成,贮药瓶(1)的瓶口带有外螺纹,注药管(2)与贮药瓶(1)的瓶口相配合,注药管(2)上设有通气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管(2)与贮药瓶(1)连接后的夹角为135度~155度。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流式果树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管(2) 的夕卜径为2ram 4mm, 内径为1. 2 mm 2. 8mm。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光辉何军冯俊涛曹支敏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