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电子标签及其应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933072 阅读:3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为了解决实现有源电子标签低功耗,双向通信,按需工作和远距离信息传输的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有源电子标签及其应用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控制处理器;协调器;有源电子标签,用于在监听状态的时间段内(即,周期性睡眠苏醒后监听信号的瞬间)接收指令信号,以及读写器;其中,有源电子标签包括:软过滤模块,用于判断有源电子标签在第一频道上接收的信号的地址码是否正确;以及硬过滤模块,用于在信号被软过滤处理之前,在硬件侧对信号进行过滤,以排除无效的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有源电子标签低功耗,双向通信按需工作和远距离信息传输,进而优化了有源电子标签的标准通信流程,延长了标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传输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有源电子标签,主要用于对人、物和车辆等目标的远距离身份识别和管理。 其基本工作方法是,通过射频通信的方式,读取被识别目标上所安装的有源电子标签的ID 号,再通过该ID号调用预先储存在控制处理器(如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对应于该ID号的 相关资料,来实现对目标的识别和管理。因而,这种技术的应用,必须要和控制处理器中相 关数据库相连接。目前有源电子标签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工作方式是周期性主动发射自身的ID号。 即预先通过内部时钟设置,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秒、5秒或10分钟)启动电子标 签中的晶振和频综,发射一定长度的数据包信息。为了省电的原因,往往仅只发射短的ID 信息,然后再进入睡眠状态,这减少了系统的工作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长电池使用 寿命的作用。然而,使用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造成环境的电磁污染、信号拥堵和相互干 扰,缺乏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等。在申请号为200710196801. X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标签系统, 其采用双向通信,减少了对环境的电磁污染、信号拥堵和相互干扰等问题,但是,有源电子 标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有源电子标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处理器;协调器,用于在第一频道上连续不间断地重复发送指令信号;有源电子标签,用于在监听状态的时间段内接收所述指令信号;读写器,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相连接,用于在所述有源电子标签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之后与所述有源电子标签在第二频道上建立通信,其中,所述有源电子标签包括:第一过滤模块,用于对所述有源电子标签在所述第一频道上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第一过滤,以排除无效的信号;第二过滤模块,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的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合法性判断,以确认所述接收信号是否为所述指令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应成孙长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谷微功率数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