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3303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在其机壳内部形成油烟流经通道,该通道的构成零部件包括带有集烟腔和出烟口的集烟罩壳体(50)、导烟管(30)、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蜗壳状壳体(2)、连接在所述的蜗壳状壳体(2)的进风口上的进风管基座(3)、连接在所述的蜗壳状壳体(2)的出风口上的出风管基座(4)、连接于所述出风管基座上的外排烟管(11),所述导烟管(30)的上部与所述进风管基座(3)相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导烟管(30)与所述集烟罩壳体(50)的出烟口之间设置有可以供油烟顺畅流动通过的油烟输导件(40)。本技术方案的吸油烟机可以使得油烟在被吸入吸油烟机内之后的最初经由通道的流动更加顺畅,也因此降低了吸油烟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吸油烟机,尤其是风机外置的吸油烟机,包括带有集烟腔和出烟口的集烟 罩壳体,导烟管以及用来产生运转气流的风机系统,所述导烟管的上部与所述风机系统相 连接,在油烟通道的设计上,结构设计缺乏紧凑的特性,例如,公开号为CN201093589Y的中 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风机外置式吸油烟机的烟囱结构,该吸油烟机的烟囱由上下 两段烟囱构成,其下烟囱的下端直接压装于油烟机的集烟罩。此种设计缺陷,导致吸油烟 机在工作时,由于油烟经由通道的结构不理想而导致紊流的发生,从而产生很大的噪音,同 时,这种吸油烟机不能够为需要设置在集油罩壳体上的控制装置提供合理的安装空间,需 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油烟通道结构的吸油烟机。本专利技术用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油烟机,在其机壳内部形成 油烟流经通道,该通道的构成零部件包括带有集烟腔和出烟口的集烟罩壳体、导烟管、带 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蜗壳状壳体、连接在所述的蜗壳状壳体的进风口上的进风管基座、连 接在所述的蜗壳状壳体的出风口上的出风管基座、连接于所述出风管基座上的外排烟管, 所述导烟管的上部与所述进风管基座相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导烟管与所述集烟罩壳体 的出烟口之间设置有可以供油烟顺畅流动通过的油烟输导件。本技术方案的吸油烟机可以 提供足够的空间来支持油烟机的壳体内相关零件的设计,例如,相对能提供更理想的空间 给集成的控制单元,同时,因为设置了油烟输导件,使得油烟在被吸入吸油烟机内之后的最 初经由通道的流动更加顺畅,也因此降低了吸油烟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油烟输导件拥有大致四棱台形状 的入口部分和大致呈管状的出口部分,所述入口部分平滑地与所述出口部分相连接。本发 明的本技术方案的吸油烟机,油烟输导件的结构为气流的平滑流动提供了保证,同时,加工 制造过程中亦操作方便,并且与相邻零部件的结构和设计相对应。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还包括带有上壁的下连接架和连接框,所 述集烟罩壳体连接在该连接框上,所述下连接架的下端与连接框相连接,在所述的油烟输 导件的所述出口部分的外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油烟输导件通过该连接板与所述下连接 架的上壁相连接。如此,在实现有效油烟输导以及集油收集的同时,此种结构设计可以为油 烟输导件以及集烟罩壳体提供较稳妥的连接支撑。进一步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连接架整体大致呈倒扣 下敞口的盒状,所述的油烟输导件的下周边临近所述下连接架的周壁上。通过油烟机套管 和油烟机机壳的共同作用,实现了油烟机风管中积油可以有渠道最终汇聚到油烟机的集油杯中。为了使得在有限的规定设计高度范围内,通过对油烟输导件的形状进行递进式设 计来实现对气流的较佳输导效果,作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 是,所述的大致四棱台形状的入口部分包括下四棱台和上四棱台,所述上四棱台介于所述 的管状出口部分和所述的下四棱台之间。作为再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所述下四棱台和上四棱台 都是正四棱台,所述下四棱台的坡面倾角较所述上四棱台的坡面倾角大。可以根据对可能 选取的坡面倾角进行最佳选择来实现最大程度地降低输导件对气流流动的阻碍作用,同时 实现在有限高度上气流流动过渡引导。进一步地,为了收集从导烟管与油烟输导件之间的缝隙渗出的油、脂和水的混合 物,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在大致呈管状的所述出口部分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集油槽。更进一步地,为了给在集油槽内收集下来的油、脂和水的混合物提供输导通道从 而对其进行较快捷地输导,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集油槽底上设置有多个漏 油孔。如此,在集油槽内收集下来的油、脂和水的混合物,可以从几个漏油孔处漏下,进而沿 油烟输导件的外壁引导至集油网处,进而收集到集油器内。可优选地,为了避免在蜗壳状壳体与出风管间的连接处发生油污及空气泄露,同 时使相关结构能够方便注塑制造以及方便组装、节省装配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 是,所述出风管基座拥有进风端,该进风端上设置有出风端密封圈容纳槽,所述的蜗壳状壳 体的出风口周围的端面大致为平面,组装状态下,弹性材料制成的出风端密封圈呈压缩状 态地被限制在所述的进风端密封圈容纳槽与所述的端面之间。可优选地,为了避免在蜗壳状壳体与进风管间的连接处发生油污及空气泄露,同 时使相关结构能够方便注塑制造以及方便组装、节省装配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 是,所述进风管基座拥有出风端,该出风端上设置有进风端密封圈容纳槽,所述的蜗壳状壳 体的进风口周围的蜗壳底板的端面大致为平面,组装状态下,所述的进风端密封圈呈压缩 状态地被限制在所述的进风端密封圈容纳槽与所述的蜗壳底板的端面之间。可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所述进风管基座具有出风端,所述出风 端上设置有内壁和位于其外侧的密封结构,所述内壁的上边缘向所述叶轮的内部延伸并超 出所述叶轮的下边缘。此种吸油烟机,通过最大程度的隔绝风机在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高 压区和低压区,从而减小气流在高压区和低压区间串动,最后减小了风机系统的噪音。具体 地,这样的设计,风机进风口,叶轮内部,围板形成了风机系统的低压区和高压区的隔离层。 电机驱动叶轮旋转,蜗壳底板,蜗壳中板,蜗壳顶板,叶轮外径以及围板间共同形成了风机 系统的高压区。由于高压区和低压区被围板,叶轮,蜗壳进风口隔离开,所以高压区的气流 不会很容易的进入低压区,从而导致紊流。这样即可提高风机系统的抽风量,并减小了风机 噪音。可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吸油烟机,其特征是,该出风管基座具有出风端,在所述出风 端上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具有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当所述叶片位于封闭位置时,其将出 风管基座的气流通道阻断,打开位置指所述叶片位于离开封闭位置的所有位置,其特征是, 所述出风管基座上设置了叶片位置恢复装置,所述叶片复位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管基座的出风端的内壁上的轴和连接在该轴上能够对所述叶片施加偏置力的偏置弹簧,所 述叶片连接在所述轴上并可绕其旋转,该偏置弹簧在所述叶片处于打开位置时处于储能状 态,因此,在所述吸油烟机处于非排烟工作模式时,所述叶片自动地被从所述打开位置恢复 至所述关闭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此技术方案的吸油烟机,避免了由于蜗壳卧式摆放水平出风的 情况下容易出现的油烟机进行排烟运作之后出风管基座处叶片停滞在打开位置而使建筑 物的公共烟道的气体或者气味经由吸油烟机倒灌至厨房内的现象发生。另外,通过在出风 管基座的出风端的内壁上设置供叶片连接并可绕其旋转的轴,同时在轴上设置了可以对叶 片施加偏置力的弹簧,如此,由于弹簧在从关闭位置被外排的油烟推至打开位置的时候储 存了能量,当吸油烟机处于非排烟工作模式的时候,外排油烟的推力消失,叶片会在弹簧的 作用下自动地重新被推回关闭位置,因此,较方便地实现了防止吸油烟机倒灌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作为说明书的一部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包括附图中所引用标号)及文字,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予以说明,以帮助对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的理解。应该说明的是,为帮助快速理 解,每幅附图仅作示明和辅助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油烟机,在其机壳内部形成油烟流经通道,该通道的构成零部件包括带有集烟腔和出烟口的集烟罩壳体(50)、导烟管(30)、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蜗壳状壳体(2)、连接在所述的蜗壳状壳体(2)的进风口上的进风管基座(3)、连接在所述的蜗壳状壳体(2)的出风口上的出风管基座(4)、连接于所述出风管基座上的外排烟管(11),所述导烟管(30)的上部与所述进风管基座(3)相连接,其特征是,在所述导烟管(30)与所述集烟罩壳体(50)的出烟口之间设置有可以供油烟顺畅流动通过的油烟输导件(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雄张伟夏兆阳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