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93157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装置,包括一机架,其上设有面板,所述机架一端设有导丝机构,还包括一加热变形机构及卷丝机构,与所述加热变形机构及卷丝机构配合在机架内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导丝机构导丝,加热变形机构对复合变形丝进行加热变形,利用传动机构使加热变形机构及卷丝机构速度同步,达到低张力卷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导丝机构、加热变形机构对丝线进行导入加热变形,采用传动机构及卷丝机构实现丝线的卷绕,从而可以对多组分丝线进行复合变形加工,并且复合变形稳定性好,无污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变形加工是纺织行业常用的一种素材二次加工手段,其目的是改变纱线的外观几何形态,从而在获得巻曲变形效果的同时,使纱线的伸缩弹性和蓬松丰满性得到很大的提髙。变形丝在丰富纺织品的种类,改进织物手感、增加织物弹性、丰满性和毛型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最典型的产品是合成纤维弹力丝,如涤纶低弹丝、锦纶髙弹丝等。在合成纤维的变形加工中, 一般是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在玻璃化温度以上对合成纤维长丝纱进行物理机械变形加工,从而获得波浪式的外观,最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假捻变形,这种纱线既有良好的伸缩弹性又有比较蓬松的外观。此外,也有采用空气变形等方式使纱线具有蓬松的外观,但不具有髙伸缩弹性,目前使用的合成纤维变形丝基本是单一组分。蚕丝是一种髙档的天然纤维长丝纱,蚕丝长丝纱织物的品种一般以传统的薄型织物为主,主要用于夏季服装和内衣等,这类产品追求的是真丝绸织物的常规风格效果,如柔软滑糯的手感、飘逸随动的成型效果和柔和明亮的光泽等,产品存在弹性差、易褶皱、洗可穿性差等问题。通过变形加工的手段对传统的真丝绸产品进行风格改良,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53460中公开的一种针织用真丝变形丝的加工方法,将含有丝胶的桑蚕丝经S向或者Z向加捻2000-3200T/M后,在较髙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利用工业皂或真丝专用精炼剂精炼,然后退捻,使真丝纤维具有潜在巻縮性和膨松性。中国专利CN1157867中公开了一种膨体弹力真丝的制造方法,将不同捻向生丝与无捻生丝交捻并合成真丝线,然后在柔软剂中浸泡,再在可溶性碱盐溶液和丝胶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柔软剂混合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最后经柔软性整理加工而成,这种膨体弹力真丝有效地实现并保持了全3真丝纤维的弹性、膨松性和巻曲性。如专利CN92107754中也采用了多次加捻并合和化学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弹性巻曲丝。这几种方法事实上都属于加捻一一解捻法,原理上与合成纤维的假捻变形加工是相似的,为了使变形效果更加稳定,增加了化学处理环节。研究人员也曾采用低温真空膨化煮茧和低张力缫丝的方法来保留蚕茧上茧丝的微巻曲以提髙蚕丝长丝纱的伸缩弹性,如专利CN94112265.4中专利技术了一种桑蚕膨松丝的缫制技术,蚕茧通过煮茧、缫丝、复摇、后处理等特殊工艺和专用设备加工,较好地保留了蚕丝的自然巻曲状态,丝条膨松、柔软。为了使真丝绸织物的弹性、抗铍性等性能得到改善,研究人员在生丝复合丝的研制方面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对缫丝机进行改造,将一根化学纤维长丝作为芯丝,使茧丝包覆在其周围如专利CN85103299, CN1165880, CN1032041,形成真丝/合纤包芯丝或网络丝。日本的髙林千幸等也通过对缫丝机的改造研制了交络复合丝一一以化学纤维长丝纱为芯丝,通过喷射气流的旋涡作用将生丝交络复合在其周围的一种交络变形丝;抱合复合丝一一将合纤长丝与茧丝在缫丝机上并合后,通过丝鞘施加假捻使它们抱合后得到的一种复合丝。同时,髙林千幸等也利用v形齿轮变形装置开发了异形真丝和合成纤维的复合包芯丝。综上所述,变形加工虽然是纱线二次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手段,但目前主要的方法还是以加捻一一定型一一退捻以及假捻变形为主,在产品的类别上,合成纤维主要是以单一组分的为主,真丝变形加工中只有髙林千幸等将变形加工与复合加工进行了结合,并且只有两种组分(真丝/锦纶FDY丝),其他的都只变形或者只复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化学药物,因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染,不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装置,使用该装置可方便地对多组分丝线进行复合变形加工,并且复合变形稳定性好,无污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装置,包括一机架,其上设有面板,所述机架一端设有导丝机构,还包括一加热变形机构及巻丝机构,与所述加热变形机构及巻丝机构配合在机架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导丝机构包括退解筒子架,所述机架上近退解筒子 架处设有弹簧张力器,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弹簧张力器上侧设有导丝器;所 述加热变形机构包括一设于机架内部近导丝机构端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上 侧配合设有一压丝轮,所述压丝轮经支架与架设于机架面板上的基座转动连 接,所述主动轮两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机架上近主动轮处与加热装置连接 设有铜片;所述巻丝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机架面板上另一端的槽筒,所述面板上位于槽筒下部设有导丝轮,与所述槽筒配合上侧设有巻丝筒,所述巻丝筒经支架与架设于机架面板上的基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三个分 别设置于所述本体两端及中部的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经传动皮带连接,近导 丝机构端的皮带轮经轴与主动轮连接,近巻丝机构端的皮带轮经轴与槽筒连 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纱线的导入采用退解筒子架式,使得原料的组分和规 格可以方便的进行组合,既可以是单组份变形丝,也可以是两种组分及以上 的复合变形丝。所述弹簧张力器及导丝器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控制导入 纱线的张力。铜片与加热装置紧密接触,使得纱线在进入加热变形机构前获 得预热的效果。压丝轮经支架与架设于机架面板上的基座转动连接,通过调 整支架上的负荷使得压丝轮与主动轮之间的压力以满足变形加工要求。所述 传动机构为现有结构,采用皮带传动的形式实现了加热变形速度以及巻丝速 度的同步,从而达到低张力巻绕的目的。巻丝筒经支架与架设于机架面板上 的基座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支架的负荷调节巻丝筒与槽筒之间的间距,满足 巻绕的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主动轮两侧的加 热板,所述加热板外设有玻璃纤维层。所述加热板的设置,位于主动轮两侧, 同时对主动轮进行加热,以满足丝线走过时加热变形的需要。玻璃纤维层可 以有效的隔热,避免加热板热量传递至装置其他部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动轮内与轴间设有聚四氟乙烯环。所述聚四 氟乙烯环具有较髙的化学稳定性,耐髙温,因而可以将主动轮的热量与轴隔 绝,避免因温度过髙而影响轴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内设有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本体 内中部的皮带轮连接,与所述电动机配合设有调速开关及调速显示。由一台电动机控制整个传动机构,通过调节调速开关,使得传动机构带动加热变形 机构以及巻绕机构的速度保持同步,达到低张力巻绕。与所述加热装置配合设有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的设置,可以有效的 观测并调节加热装置的温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皮带轮与主动轮之间位于轴上设有轴承,所述 皮带轮之间设有引导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1、 由于本技术通过由导丝机构导丝,利用加热变形机构对丝线进 行热加工变形,通过传动机构调节加热变形机构及巻丝机构的转动,从而可 以对不同组分的丝进行复合变形加工;2、 本技术通过对加热变形机构的温度、速度及压力调节,对导入 的丝线进行加热变形加工,可以满足不同丝线的加热变形要求,并且加热变 形效果好;3、 利用传动机构对加热变形机构及巻丝机构的速度进行调节使其保持 同步,达到低张力巻绕,提髙了复合变形丝的加工效果;4、 本技术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组分复合变形丝加工装置,包括一机架(1),其上设有面板(2),所述机架一端设有导丝机构,还包括一加热变形机构及卷丝机构,与所述加热变形机构及卷丝机构配合在机架内设有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机构包括退解筒子架(3),所述机架上近退解筒子架处设有弹簧张力器(4),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弹簧张力器上侧设有导丝器(5); 所述加热变形机构包括一设于机架内部近导丝机构端的主动轮(6),所述主动轮上侧配合设有一压丝轮(7),所述压丝轮经支架(8)与架设于机架面板上的基座(9 )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两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机架上近主动轮处与加热装置连接设有铜片(10); 所述卷丝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机架面板上另一端的槽筒(11),所述面板上位于槽筒下部设有导丝轮(12),与所述槽筒配合上侧设有卷丝筒(13), 所述卷丝筒经支架与架设于机架面板上的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三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本体两端及中部的皮带轮(14),所述皮带轮经传动皮带(15)连接,近导丝机构端的皮带轮经轴(16)与主动轮连接,近卷丝机构端的皮带轮经轴与槽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英王建民王保中苏少林王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