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太文专利>正文

自锁式机械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75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锁式机械捕捉器,由框架,踏板组件和弹性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自锁力将被捕捉对象的脚锁住,且捕捉区域大,捕捉率高,制造、操作均简单,还可根据捕捉老鼠、害兽或野外考察捕捉动物等各种不同用途,设计、制造各种不同结构尺寸的自锁式机械捕捉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捕捉老鼠及野生动物的捕捉器。已有的机械捕鼠器依靠弹簧强大的弹力将老鼠夹住,由于结构欠佳且捕捉率低,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外生产的电子、超声波等各种灭鼠器,由于要消耗电能,使其应用受到电源条件限制,价格高且使用范围不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约能源,价格低廉,捕捉率高,捕捉区域大的自锁式机械捕捉器。下面结合附图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图1为整体结构图,图1(1)为图1主视图,图1(2)为图1俯视图,图1(3)为图1左视图;图2为组成部分图,图2(1)为图2主视图,图2(2)为图2俯视图;图3为组成部分图,图3(1)为图3主视图,图3(2)为图3俯视图,图3(3)为图3(2)局部放大图;图4为组成部分图;图5为使用时动作情况示意图。本技术由框架〔1〕、行列式踏板组件〔4〕和支承踏板的弹性组件〔8〕组成,并可根据捕捉对象做成各种结构尺寸的捕捉器。框架〔1〕由两块挡板〔2〕和两块侧板〔3〕联接构成。两块挡板〔2〕对称装配,挡板〔2〕的左右两端90°弯角的短边上加工有联接孔;两块侧板〔3〕对称装配,侧板〔3〕的上下方和挡板〔2〕联接孔对应位置加工有联接孔,两侧板〔3〕上加工有与之装配联接的轴〔7〕。见图1(1),图1(2),图1(3)所示。踏板组件〔4〕由踏板〔5〕和与踏板〔5〕一起加工成形的轴套〔6〕组成,并安装在轴〔7〕上,见图2(1)所示。成对踏板〔5〕啮合处相配合的锯齿状或波浪状,见图2(2)所示。弹性组件〔8〕由弹性件〔9〕和弹性架〔10〕联接构成,见图2(1)所示,弹性件架〔10〕两端和两侧板〔3〕联接,且在轴〔7〕的正下方。如图1(3)所示。弹性件〔9〕的上端可和踏板〔5〕下方滑动接触,如图2(1)所示;弹性件〔9〕上端和踏板〔5〕下方也可胶接或焊接,而下端和弹性件架〔10〕滑动接触,如图4所示;弹性件〔9〕还可直接绕在如图3(3)所示结构的轴〔7〕上,而不用弹性架〔10〕,其上端和踏板〔5〕为滑动接触。本技术动作过程如下当老鼠或野生动物的脚踩在踏板〔5〕上时,其作用力大于踏板〔5〕下面的弹性件〔9〕的弹性力,此时踏板〔5〕便绕轴〔7〕向下倾斜,成对的踏板〔5〕倾斜到一定位置时,被捕捉对象的脚便陷入于张开的间隙内,见图5所示。被捕捉对象企图拔出其脚(由于踏板为行列式布局,所以四肢动物的两脚至四脚踏入几率大),而拔出力加上弹性件〔9〕的弹性恢复力及踏板〔5〕的啮合处结构,必然产生自锁力,且自锁力随拔出力的增大而增大,使被捕捉对象无法逃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锁式机械捕捉器,由框架[1]、行列式部局的踏板组件[4]和弹性组件[8]组成。其特征在于:成对的踏板[5]之间啮合处的间隙可以变化。弹性组件[8]设在踏板[5]下方以产生自锁力。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锁式机械捕捉器,由框架[1]、行列式布局的踏板组件[4]和弹性组件[8]组成。其特征在于成对的踏板[5]之间啮合处的间隙可以变化。弹性组件[8]设在踏板[5]下方以产生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太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太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