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91737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是由川芎嗪、郁金、水蛭组成的一个新组方,对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血栓和溶栓作用,能保护缺血缺氧组织器官,抗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后再灌注损伤,对于大鼠心肌缺血、脑缺血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且在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和抗脑缺血等方面其药理作用明显强于疏血通注射液(P<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对于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的中西药复方制剂。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在目前我国传染病已被基本控制的情况下,该类疾病相对更为常见,且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数约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300人;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4%,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亿左右。最令人担忧的是,30岁左右发生心肌梗塞、脑梗塞和脑溢血的患者越来越多。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造成心血管病上升和年轻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提高后,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研究开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不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川芎嗪是从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根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经临床药理证实,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抗菌和钙离子拮抗等作用,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由于中药材川芎中川芎嗪的含量较低,为了增强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中药水蛭、郁金提取物中加入川芎嗪,从而组成一个新的组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以川芎嗪、郁金、水蛭为原料制成的中西药复方制剂。本专利技术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是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川芎嗪5-100份郁金2000-10000份水蛭1000-5000份上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中川芎嗪是指含2,3,5,6-四甲基吡嗪结构的任何形式的化合物,如川芎嗪磷酸盐、川芎嗪盐酸盐,还包括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川芎嗪;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姜黄Curcuma longa 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块根;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川芎嗪100份郁金3000份水蛭1000份上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1)郁金提取物制备方法①取郁金药材,粉碎成粗粉;加乙醇浸泡,渗漉,并收集渗漉液。②浓缩渗漉液,并用乙醇溶解,上聚酰胺柱,用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③回收乙醇,超滤,收集滤液,并浓缩至稠膏状,减压干燥,得郁金提取物。(2)水蛭提取物制备方法①取水蛭干燥全体,粉碎成粗粉;用乙醇温浸,过滤,收集滤液。②浓缩滤液,加活性炭,煮沸,过滤,收集滤液。③将上述滤液超滤,收集滤液,减压干燥,得水蛭提取物。(3)取川芎嗪、郁金提取物、水蛭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并加入羟丙-β-CD。(4)冷冻干燥,得本专利技术药物成品。也可根据临床需要配制成各种剂型。实施例2(1)郁金提取物制备方法①取郁金药材,干燥粉碎成粗粉;1∶1的85%加乙醇浸泡,并用14倍量85%乙醇渗漉,流速为3ml/kg·min,收集渗漉液。②浓缩渗漉液,并用60%乙醇溶解,上聚酰胺柱,用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③回收乙醇,用0.22um微孔滤膜超滤,收集滤液,并浓缩至稠膏状,40℃减压干燥,得郁金提取物。(2)水蛭提取物制备方法①取水蛭干燥全体,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50%乙醇60℃温浸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②浓缩滤液,加0.5%针用活性炭,煮沸,过滤,收集滤液。③将上述滤液用0.45um微孔滤膜超滤,收集滤液,减压干燥,得水蛭提取物。(3)取川芎嗪、郁金提取物、水蛭提取物,用乙醇溶解,并加入10倍量的羟丙-β-CD溶液。(4)冷冻干燥,得本专利技术药物成品。考虑到心脑血管疾病多为急重症,本专利技术药物为注射剂,如小水针、大输液、粉针剂;但也可根据临床需要,将本专利技术药物开发成各种临床使用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栓剂、颗粒剂、膜剂、胶囊剂、滴丸剂、气雾剂、微囊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因此,这些剂型也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为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特进行了下述一系列药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血栓和溶栓作用,能保护缺血缺氧组织器官,抗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对大鼠心肌缺血、脑缺血均有明显的药理作用;而且在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和抗脑缺血等方面其药理作用明显强于心脑血管疾病常用治疗药物疏血通注射液。◇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抗血栓形成实验本专利技术药物呈剂量依赖性抗兔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明显拮抗电刺激所致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等剂量下显著强于疏血通注射液(P<0.05)。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能增强药物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更有利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溶栓实验按Tomihisa方法对已经形成的大鼠颈动脉血栓一次性静脉注射给药进行溶栓活性测定,本专利技术药物有明显再通作用,与疏血通注射液溶栓作用和溶栓后血管开放状态分值基本一致。◇抗缺血缺氧实验小鼠抗缺血、耐缺氧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呈剂量相关地延长小鼠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所致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本专利技术药物能明显促进再灌注期间脑电图(EEG)电位幅度的恢复;且抗脑水肿作用明显,强于疏血通注射液,但对减少钙纳累积的作用与后者相当。◇抗心肌缺血实验实验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实验模型。实验发现,本专利技术药物能缩小心肌缺血面积,能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其作用强于疏血通注射液(P<0.05)。提示本专利技术药物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缺血性心肌梗塞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抗脑缺血实验在大鼠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本专利技术药物能明显缩小脑梗塞范围,并均能降低脑卒中评分和动物死亡率,对谷氨酸引起的神经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泄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强于疏血通注射液(P<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川芎嗪5-100份、郁金2000-10000份、水蛭1000-50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川芎嗪5-100份、郁金2000-10000份、水蛭1000-50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川芎嗪是指含2,3,5,6-四甲基吡嗪结构的任何形式的化合物,如川芎嗪磷酸盐、川芎嗪盐酸盐,还包括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含川芎嗪的提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是指应用于临床的各种剂型,如注射剂、丸剂、散剂、片剂、栓剂、颗粒剂、膜剂、胶囊剂、滴丸剂、气雾剂、微囊剂、膏剂、酒剂、糖浆剂、口服溶液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高红王晓玲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孙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