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英麟专利>正文

纱筒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0426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纱筒的改良结构,特别是针对申请第00203389.5号“纱筒”构造的再改良,借由增长沟槽的圆周长度,并在该沟槽区分为四大区域,以利于模具从四个方向进模、退模,进而完成沟槽及造就出不同角度方向的齿牙结构,借由不同方向的齿牙,以有效提高其对纱线的夹固容易度及牢固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纱简的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专利申请第00203389.5号"纱简",如图l、图2所示,其同 是本专利技术人所创作并已经生产的第一代纱简结构,其主要以塑料材质一体成型 制成,并借由塑料的可塑性,在纱简的圆周面上开设适当深度及适当宽度的沟 槽1,且在该沟槽1内全程性或半程性设齿牙IO相互啮合或半面性设齿牙抵触 另一面,借该沟槽l夹固纱线a,或借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齿牙IO或抵触着另一 面的齿牙IO牢固地固定纱线,使当纱线a卷绕于其上时可确实防止纱线松脱或 松动。然而使纱简的结构更具有进步性及功效性、以有效提高夹住纱线头的牢 固性、使其更为完善,实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夹住纱线头的牢固 性的纱简的改良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纱简的改良结构,为卷绕纱线的中 空圆柱形体,该中空圆柱形体以塑料一体成型,在其圆周面上开设适当深度及 适当宽度的沟槽,该沟槽结构夹固纱线头,其中,该沟槽的长度为350度该纱 简的圆周长,以该350度的圆周长为基准将该沟槽区分为以利于四套模具同时 进模、退模而完成该沟槽的同时完成各区域内两侧壁上的齿牙的四大区域,且 相邻该两大区域内的该齿牙方向均不同。借由不同方向的齿牙,以有效提高其 对纱线的夹固容易度及牢固性。本技术纱简的改良结构还可大量降低生产纱简产品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申请第00203389.5号"纱简"的纵向截面图2为申请第00203389.5号"纱简"的横向截面及固定纱线的示意图3为本技术纱简的改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4为本技术纱简的改良结构的纵向截面图5为本技术纱简的改良结构的横向截面及夹住纱线的示意图6为本技术纱简的改良结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 沟槽 10、 30、 40、 50、 60 齿牙II 圆倒角 300、 400、 500、 600 轴向线 3、 4、 5、 6 区域 a 纱线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下,可具体了解本技术上述的目的、优点。请参阅图3-5所示,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与纵向截面图及横向 截面及固定纱线的示意图。由附图可知,该纱简的改良结构为卷绕纱线的中空 圆柱形体,该中空圆柱形体以塑料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改良处主要在于增 长申请第00203389.5号"纱简"的沟槽1长度约至350度纱简圆周长度,并在 该沟槽1的入槽处两内侧壁端角设成圆倒角11,同时将该沟槽1区分为四个区 域3、 4、 5、 6,以利于四套模具从四个方向进模、退模,借由四套模具造就出 沟槽l及在沟槽1内两侧壁上造就出不同角度方向的齿牙30、 40、 50、 60,借 由不同方向的齿牙30、 40、 50、 60,以有效提高纱简对纱线a的夹固容易度及 牢固性。上述齿牙30、 40、 50、 60分别以各自的轴向线300、 400、 500、 600为基准而设置,且每一等分(即同一轴向线区域)的沟槽1两内侧壁上均为相同方向 的齿牙,如图6所示,而相邻两轴向线的齿牙30和40、齿牙40和50、齿牙50和60、齿牙30和60等四个齿向,均会呈现交叉状态,如图5所示,借由相邻两轴向线的齿牙的交叉构造型态,使纱简的抓纱性更为有效提升,进而令纱线a缠绕时可轻易地被夹固于沟槽1内不易松脱,此外,利用四个轴向线300、 400、 500、 600的设置,令纱简在一体成型同时可利用四套模具制造出沟槽及 同时在该沟槽内两壁上不同方向角度的四个区域内的齿牙30、 40、 50、 60,而 四套模具又能利用四个轴向线300、 400、 500、 600的设置顺利退模,使该不同 方向角度的四个区域内的齿牙30、 40、 50、 60与纱简一次一体成型,完成圆周 面上具有沟槽1且在该沟槽内设有四个不同方向齿牙30、 40、 50、 60的纱简产 品,不仅可大量降低生产纱简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更可借此提高纱简产品对 纱线a的夹固性或抓住性。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借由沟槽1的具有圆倒角ll入口, 顺利将纱线a缠绕于沟槽1内,当纱线a缠绕于沟槽1内时,受到沟槽1两内 侧壁上的交错齿牙限制,及区分成四部分且所形成不同方向角度的齿牙30、 40、 50、 60等相互夹固作用,令纱线a的缠绕端头完完全全被沟槽1内两内侧壁上 的交错齿牙限制及区分成四区域3、 4、 5、 6且所形成不同方向角度的齿牙30、 40、 50、 60等多重夹住无法松脱,有效杜绝公知纱简在缠绕纱线时可能打滑空 转无法卷绕纱线的情形发生,达到既能让纱线a容易巻进沟槽1内且又能牢固 地夹住纱线a的端头,完成卷绕纱线a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纱筒的改良结构,为卷绕纱线的中空圆柱形体,该中空圆柱形体以塑料一体成型,在其圆周面上开设深度及宽度的沟槽,该沟槽结构夹固纱线头,其特征在于该沟槽的长度为350度该纱筒的圆周长,以该350度的圆周长为基准将该沟槽区分为以利于四套模具同时进模、退模而完成该沟槽的同时完成各区域内两侧壁上的齿牙的四大区域,且相邻该两大区域内的该齿牙方向均不同。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纱筒的改良结构,特别是针对申请第00203389.5号“纱筒”构造的再改良,借由增长沟槽的圆周长度,并在该沟槽区分为四大区域,以利于模具从四个方向进模、退模,进而完成沟槽及造就出不同角度方向的齿牙结构,借由不同方向的齿牙,以有效提高其对纱线的夹固容易度及牢固性。文档编号B65H75/10GK201268528SQ20082020727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林英麟 申请人:林英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筒的改良结构,为卷绕纱线的中空圆柱形体,该中空圆柱形体以塑料一体成型,在其圆周面上开设深度及宽度的沟槽,该沟槽结构夹固纱线头,其特征在于:该沟槽的长度为350度该纱筒的圆周长,以该350度的圆周长为基准将该沟槽区分为以利于四套模具同时进模、退模而完成该沟槽的同时完成各区域内两侧壁上的齿牙的四大区域,且相邻该两大区域内的该齿牙方向均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英麟
申请(专利权)人:林英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