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治疗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010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扇贝壳材料制备的牙周病治疗药,其对诱导牙周病的细菌具有抗菌活性、能促进牙槽骨的再生、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所述牙周病治疗药得自将碳酸钙粉末和氧化钙粉末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而制备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碳酸钙粉末是通过研磨和一次烧成具有包含碳酸钙方解石型结构的晶体结构的贝壳制备,且所述氧化钙粉末是通过在高于所述一次烧成温度的温度下烧成所述碳酸钙粉末而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牙周病治疗药
技术介绍
牙周病是牙齿周边由牙齿表面的菌斑(plaque)(细菌寄生形成的斑块)引起的疾病,其大致分为以牙龈(牙床)发炎导致的出血和肿胀为特征的牙龈炎,以及以支撑牙齿的牙槽骨的破坏为特征的牙周炎。由于牙周病是由寄生处(nest)为上述菌斑的病原菌所引起,因此人们至今一直强调通过每日刷牙来清除菌斑的重要性。现状是仍存在许多由于菌斑清除不充分而导致的牙周病病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提出了含有具备抗牙周病菌活性的生药提取物的牙周病治疗药或者牙膏等(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8180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945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传统的牙周病治疗药,如上述治疗药,声称意欲通过对细菌如牙龈卟啉菌(Prophyromonas gingivalis)的抗菌活性来治疗牙周病。但是,只单纯依赖抗菌活性来治疗处于牙槽骨损害已经开始发生的阶段的症状时,牙槽骨损害的发展可以被抑制,但却不能帮助牙槽骨的再生;而牙槽骨的再生只有寄希望于人体方面的再生能力,例如通过牙龈中的血液循环刺激以及成骨细胞的活化。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通过烧成一直以来被当作无用物而抛弃的扇贝壳(Scallop Shell)、然后研磨得到的粉末以及其水溶物呈碱性,并且这种粉末以及其水溶物具有源自天然物本身的抗菌活性。因此,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使得能够应用牙周病治疗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牙周病,该治疗药使用由扇贝壳得到的材料,并且对那些诱导牙周病的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并可促进牙槽骨的再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牙周病治疗药解决上述问题,该治疗药的特征在于其为可通过将碳酸钙粉末和氧化钙粉末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而获得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碳酸钙粉末是通过研磨和一次烧成具有包含碳酸钙方解石型结构的晶体结构的贝壳而制备的,所述氧化钙粉末是通过在高于所述一次烧成温度的温度下烧成前述碳酸钙粉末而制备的。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药含有由天然物得到的碳酸钙粉末溶于其中,所述由天然物得到的抗菌碳酸钙对牙周病菌显示出良好的杀菌和除菌活性,因此,该治疗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牙周病。另外,全部水溶物是由天然原料制成,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质,因此具有对牙周病患者的健康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优点。而且,由于以扇贝壳作为原料,因此一直以来主要被当作无用物而抛弃的扇贝壳可得以有效利用。它的组成简单而且生产过程不复杂,因此可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所述药物。涂布本专利技术的牙周病治疗药可中和患病部位,从而抑制牙周病菌、破牙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化,并且由于涂布所述牙周病治疗药产生钙化作用,从而促进了牙槽骨的再生。因此,就实用性观点而言,本药物产生了优异的效果。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照本专利技术典型的实施方案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为制备本专利技术的牙周病治疗药,首先准备至少贝壳大部分具有包含碳酸钙方解石型结构的晶体结构的扇贝壳。尽管存在不同的贝壳种类,但双壳类贝壳(Bivalves),特别是扇贝壳的特征在于,每个贝壳的大部分具有这种晶体结构。生态学上,例如扇贝壳,它们的特征在于它们可通过打开和闭合贝壳来有力地将海水排出体外而迅速移动,如同短语“在海中游动”表达的一样,并从而逃避掠食者(海星等)的捕食。扇贝壳拥有大的韧带来实现这样的移动,另外贝壳本身相对轻薄而且坚硬、结实。在所述贝壳中,贝壳内面侧是由形成叶状结构的碳酸钙方解石型结构的晶体结构组成,在贝壳内层(作为贝壳厚度方向核心的层),碳酸钙方解石型晶体结构形成板状结构。这些贝壳内面侧和贝壳内层组成了贝壳的主要部分(表层部分和绞合部分除外),因此,虽然贝壳的主要部分细薄且重量轻,但却坚硬、结实。在扇贝壳主要部分中,内面侧为由碳酸钙方解石型结构的晶体结构组成的叶状结构(针状结晶以针尖托(needle point holder)的方式紧密地铺展并到处排列的结构);贝壳内层为由碳酸钙方解石型结构的晶体结构组成的板状结构(每层的针状结晶是按同一方向排列,类似胶合板般重叠、且层间针状结晶的方向不同的结构),如上所述,通过研磨双壳类扇贝壳获得的粒体仍保持方解石型结构,并具有多孔性,如下文所述。与之相反,形态学不同的贝壳具有由碳酸钙结晶于其中铺展的面相重叠而形成的结构,并因此呈现出珍珠光泽;但由此获得的颗粒不具有多孔性。在制备所述牙周病治疗药时,上述扇贝壳用作原料。现在,一直以来被当作无用物抛弃的扇贝壳在去除韧带后可得以利用;因此有效利用所述废弃物成为可能。首先,将没有其它用处的贝壳收集起来,并使其暴露在太阳下晒干变硬。然后,将在太阳下晒干变硬的贝壳放入容器内,在排空容器内的氧气后,将内容物置于约200℃温度下烧成(一次烧成),随后研磨至粒径为约200微米。研磨方法本身无特别限制,任何现有磨具都可以使用。由此获得碳酸钙粉末;其粒体是多孔的。然后使用一部分由上述多孔性粒体组成的碳酸钙粉末,将其置于容器内,并在排空容器内的氧气后将其于约800℃的温度下加热烧成约数小时(二次烧成),得到氧化钙粉末。将如此经二次烧成后获得的氧化钙粉末与通过一次烧成获得的碳酸钙粉末按1∶1的混合比例(重量比)混合。将如此获得的混合物进一步与水按1∶9(重量比)的混合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溶解于水中的水溶液。这样便获得含有氢氧化钙、且pH值为约9的水溶液,这就是所述牙周病治疗药。如上所述,上述牙周病治疗药为利用天然产物扇贝壳粉末为原料获得的产品,且该牙周病治疗药本身作为天然产品具有抗菌活性。经一次烧成后的碳酸钙粉末作为天然衍生的产品尤其具有好的抗菌活性,且所述药物由于含有该碳酸钙溶解于其中而显示出上述抗菌活性。本文所谓的天然衍生产品是与化学合成的产品相对而言,因此饲养的扇贝的贝壳也被认为是天然衍生的产品。所述牙周病治疗药整体上呈碱性,并且由于它的碱性物理性质,其显示出高度的抗菌活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牙周病治疗药同时拥有源于天然产品的抗菌活性和源于碱性的抗菌活性,并因此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有效抑制牙周病菌生长的作用。至于该药物的用法,只需将该牙周病治疗药涂布到牙龈部位就可以杀死那里的牙周病菌。牙周病治疗药的作用在以下实验中得到证实。(1)首先,将0.9ml的扇贝壳陶瓷水溶液(aqueous scallop shellceramics solution)(本专利技术的牙周病治疗药)置于无菌微管中,向其中加入0.1ml的牙周病菌培养液后,将该微管置于维持30℃的恒温水浴中培养3分钟(所推荐的刷牙时间)。(2)将经上述步骤(1)处理后的扇贝壳陶瓷水溶液在用于培养牙周病菌的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划线培养,将细菌在厌氧环境、37℃条件下培养4天。在比较例中,以生理盐水代替所述扇贝壳陶瓷水溶液,采用与如上所述相同的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在以生理盐水处理牙周病菌并于37℃培养数天后(上述的比较例),牙周病菌的生长得以确认。相反,在用扇贝壳陶瓷水溶液处理过的情况下完全未观察到牙周病菌的生长。因此,可以判断扇贝壳陶瓷水溶液,即本专利技术的牙周病治疗药对牙周病菌具有抗菌活性。在将该牙周病治疗药涂布到患有牙周炎的部位时,牙槽骨上牙周炎部位等的表层在该牙周病治疗药中氢氧化钙成分的碱性作用下溶解,随后该部位发生毛细血管新生,由流经新形成的毛细血管的血液转运的钙离子以及本专利技术牙周病治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周病治疗药,其包含通过将碳酸钙粉末和氧化钙粉末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而获得的水溶液,其中所述碳酸钙粉末是通过研磨和一次烧成具有包含碳酸钙方解石型结构的晶体结构的贝壳制备的,且所述氧化钙粉末是通过在高于所述一次烧成温度的温度下烧成所述碳酸钙粉末而制备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3-10-16 356425/20031.一种牙周病治疗药,其包含通过将碳酸钙粉末和氧化钙粉末的混合物溶解在水中而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信次奥田慎一笹谷广治吉田朋央
申请(专利权)人:查夫洛兹公司小山信次奥田慎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