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8517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在进口烟道内设置喷氨装置,在电除尘器的最后一个电场加设脱硝催化剂和软连接,形成脱硝电场,脱硝的同时进一步除尘。包括进口烟道、喷氨装置、进口喇叭、气流均布板、除尘电场、高压电源、脱硝电场、箱体、出口喇叭、出口烟道、灰斗、清灰机构等。燃煤烟气进入进气烟道后,由喷氨装置喷出作为还原剂的氨气与烟气充分混合后进入除尘电场,经除尘电场净化后的水平烟气流,进入脱硝电场,微细粉尘被电场再次收集,除尘后的烟气由于软连接的关系,只能改变方向,通过双层阳极板表面格栅状孔道进入中间催化剂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被还原剂氨还原变成氮气和水,除尘脱硝净化后的烟气经出口喇叭进入出口烟道排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装置,特别是一种综合治理燃煤烟气中粉尘和NOx的除 尘脱硝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燃煤烟气中含有粉尘、SO2, NOx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对于SO2,我国大多数烟气 排放源都已经安装脱硫装置。现有的除尘、脱硝装备通常是采用相对独立的SCR反应器、除 尘器,先脱硝后除尘,烟气从锅炉省煤器出口进入SCR反应器,脱除氮氧化物(NOx)后,再进 入除尘器除尘,除尘后的烟气再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净烟气再由烟 排入大气。现有的除尘脱硝装备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脱硝、除尘分开布置,增加了投资和占 地面积,同时也增加了烟气流动的系统阻力,运行费用相应提高;二是SCR催化剂需安装在 除尘器之前,脱硝催化剂在高粉尘工况下运行,易磨蚀、毒化和堵塞,使用寿命短,脱硝效果 差。目前,人们也在研究一体化烟气净化装置,但脱硫、脱硝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难 以在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 结构合理、占在面积小、布置灵活的烟气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催化剂在净化烟气中运行, 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进口烟道、喷氨装置、进口 喇叭、气流均布板、除尘电场、高压电源、脱硝电场、箱体、出口喇叭、出口烟道、灰斗、清灰机 构等。在进口烟道内设置喷氨装置,在电除尘器的最后一个电场加设脱硝催化剂和软连接, 形成脱硝电场,脱硝的同时进一步除尘。在箱体前部设有进口烟道和进气喇叭,箱体后部设有出气烟道。进口烟道内设置 喷氨装置,进口喇叭口内设置气流均布板,高压电源设置于箱体顶部,振打清灰机构设置于 箱体内,灰斗设于箱体的底部。除尘电场和脱硝电场置于箱体内部。除尘电场内设有阴级线和阳级板,脱硝电场 内则设有表面开了若干格栅状孔道的数排双层阳极板、脱硝催化剂、阴极线、软连接,脱硝 催化剂置于一排双层阳极板的中间,阴极线则置于相邻两排双层阳极板的中间,软连接连 接相邻两排双层阳极板,但是在进气和出气方向错开一排双层阳极板,以改变气流方向。工作时,燃煤烟气进入进气烟道后,由喷氨装置喷出作为还原剂的氨气与烟气充 分混合,在进口喇叭内气流均布板的作用下,气流均勻分散后进入除尘电场。含尘烟气进入 除尘电场后,大部分粉尘沉积在除尘电场的阳极板上,经清灰机构清灰,粉尘进入下方的灰 斗。经除尘电场净化后的水平烟气流,进入脱硝电场,微细粉尘被电场再次收集,除尘后的 烟气由于软连接的关系,改变方向,通过双层阳极板表面格栅状孔道进入中间催化剂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被还原剂氨还原变成氮气和水,除尘脱硝净化 后的烟气经出口喇叭进入出口烟道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其结构合理,无需单独设置制作SCR反应器,减 少占地面积,降低了系统投资成本;二、催化剂设置于电除尘器后部,极大的降低了由烟气 中的粉尘所造成的催化剂磨蚀、堵塞和毒化,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缩短了更换周期; 三、喷氨状置位于电除尘器进气烟道内,延长了烟气到催化剂的距离,混合更为充分,提高 了脱硝效果;四、延长了气流在电场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脱硝电场的结构示意图;图3脱硝电场中阳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进口烟道、2为喷氨装置、3为进口喇叭、4为气流均布板、5为除尘电场、 6为高压电源、7为脱硝电场、7-1为阳极板、7-1-1为阳极板格栅孔、7-2为催化剂、7_3为软 连接、7-4为阴极线、8为箱体、9为出口喇叭、10为出口烟道、11为灰斗、12为清灰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包括进口烟道1、喷氨装置2、进口喇叭3、气流均布板4、除尘电场5、 高压电源6、脱硝电场7、箱体8、出口喇叭9、出口烟道10、灰斗11、振打清灰机构12等。在 进口烟道1内设置喷氨装置2,在电除尘器的最后一个电场加设脱硝催化剂7-2和软连接 7-3,形成脱硝电场7,脱硝的同时进一步除尘。在箱体8前部设有进口烟道1和进口喇叭3,箱体8后部设有出口喇叭9和出口烟 道10。进口烟道1内设置喷氨装置2,进口喇叭3内设置气流均布板4,高压电源6设置于 箱体8顶部,振打清灰机构12设置于箱体8内,灰斗11设于箱体8的底部。除尘电场5和脱硝电场7置于箱体8内部。除尘电场5内设有阴级线7-4和阳级 板7-1,脱硝电场7内则设有表面开了若干格栅状孔道7-1-1的数排双层阳极板7-1、脱硝 催化剂7-2、阴极线7-4、软连接7-3,脱硝催化剂7-2置于一排双层阳极板7_1的中间,阴极 线7-4则置于相邻两排双层阳极板7-1的中间,软连接7-3连接相邻两排双层阳极板7-1, 但是在进气和出气方向错开一排双层阳极板,以改变气流方向,延长了气流在脱硝电场7 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微细粉尘的除尘效率。工作时,燃煤烟气进入进口烟道1后,由喷氨装置2喷出作为还原剂的氨气与烟气 充分混合,在进口喇叭3内气流均布板4的作用下,气流均勻分散后进入除尘电场5。含尘 烟气进入除尘电场5后,大部分粉尘沉积在除尘电场5的阳极板7-1上,经振打清灰机构12 清灰,粉尘进入箱体8下方的灰斗11。经除尘电场5净化后的水平烟气流,进入脱硝电场 7,微细粉尘被电场再次收集,除尘后的烟气由于软连接7-3的关系,只能改变方向,通过双 层阳极板7-1的表面格栅状孔道7-1-1进入中间催化剂7-2层,在催化剂7-2的作用下,烟 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被还原剂氨还原变成氮气和水,除尘脱硝净化后的烟气经出口喇叭 9进入出口烟道10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进口烟道、气流均布板、除尘电场、高压电源、箱体、 出口烟道、灰斗、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进口烟道内设置有喷氨装置,在除尘电场和出口 烟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脱硝电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脱硝电场内则设 有表面开了若干格栅状孔道的数排双层阳极板、脱硝催化剂、阴极线、软连接,脱硝催化剂 置于一排双层阳极板的中间,阴极线则置于相邻两排双层阳极板的中间,软连接连接相邻 两排双层阳极板,在进气和出气方向错开一排双层阳极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在进口烟道内设置喷氨装置,在电除尘器的最后一个电场加设脱硝催化剂和软连接,形成脱硝电场,脱硝的同时进一步除尘。包括进口烟道、喷氨装置、进口喇叭、气流均布板、除尘电场、高压电源、脱硝电场、箱体、出口喇叭、出口烟道、灰斗、清灰机构等。燃煤烟气进入进气烟道后,由喷氨装置喷出作为还原剂的氨气与烟气充分混合后进入除尘电场,经除尘电场净化后的水平烟气流,进入脱硝电场,微细粉尘被电场再次收集,除尘后的烟气由于软连接的关系,只能改变方向,通过双层阳极板表面格栅状孔道进入中间催化剂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被还原剂氨还原变成氮气和水,除尘脱硝净化后的烟气经出口喇叭进入出口烟道排出。文档编号B01D53/86GK201899982SQ20102067875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怀平, 宋正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脱硝一体化装置,包括进口烟道、气流均布板、除尘电场、高压电源、箱体、出口烟道、灰斗、清灰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进口烟道内设置有喷氨装置,在除尘电场和出口烟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脱硝电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平宋正华王永泉陈学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