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新风换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8432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新风换气机,包括有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在风 机上设有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在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 之间设有阀门控制机构,在该阀门控制机构控制下,第一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二换 风口与风机出风口相通,或者,第二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一换风口与风机出风口相 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换风效果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新风换气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室内换气有如卜几种方式1 、换气机通过排气管与室内相通,*向向室外排气,2、换气机通过排气管与室内相通,中-向向室内吸入新鲜空气,3、换气机通过两个离心风扇和两个连接管与室内相连,实现双向换"。现有的换气机存在如下缺陷单向换"机没冇考虑安装使用坏境的乂〕异,对-r-单向审外排气的换7(机,会使房l'uj内形成负jK,使屮''〔通过I' J 窗缝隙流入室内,达到换"的R的,如果门窗 -'叙外连接处审外空A(质S.较义':就会使污浊宁气顺着缝隙流入审内;对于单向室内吸入新空l的换气机,如宋换^机安装处々:外'今:、质说 较差,丌启换气机则会使室外污浊气体流入室内;对双向换气机而由-,由-r-换气机通过两个连接管与室内相连,吸气口和排气1 1如果位赏人近,容站在吸气口和排气L i之间形成回路,使室内达不到换气效果,如果吸气口和排气口位置太远,又势必增加连接管的长度,连接管 长度的增加又会降低压降,使换气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新风换气机,该双向新风换气机结构简单,换新风 效果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向新风换气机,包括有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在风机h设有风机进风 口、风机出风口,在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之间设有阀门控制 机构,在该阀门控制机构控制下,第--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二换风口与JXL机出风I 1 相通,或者,第二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一换风口与风机出风口相通。通过阀门控制机构的控制,本技术有两种工作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下,室内空气依 次经第-换风口、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IJ、第二换风口排出,房间内形成负压,新风通过 门窗缝隙流入室内,达到换气的目的;在第二种模式下,新风依次经第二换风l」、风机进风 n、风机出风口、第一换风U排入审内,即实现第二个方向换新风;由此可见,本实川新型nr通过阀门控制机构的控制实现双向换新风,在使川时川-根据用户需要自fr选择,换IA效果好,I—nj时在装配时,仅需--个连接管即口J,其结构简单。 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该双向换气机包括有相对封闭的外壳体及设覽于外壳体内的转换器先体,所述风机设丁该外壳体内,且所述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也位于该外壳体内;所述第一换风n、第.:换风口设于转换器壳体上并延伸出外壳体,外壳体与换风口之间组成相对封闭的空间。 所述阀门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转换电机以及与所述转换器壳体相配合的转芯,转芯与转换电机连接,在转换器壳体上还设有第一通口及第一.通口,第一通u、第一通口分别与风机出风口、风机进风U相通;在转换电机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换风口与第二通口相通、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二换风n相通,或者,所述第一换风口与第一通口相通、所述第二 换风口与第二通口相通。所述风机为离心式风机。所述转换器壳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第一通口设于该圆柱形壳体 的圆周面,所述第二通口设于该圆柱形壳体的径向外端面上。所述阀门控制机构还包括有一个微控制器,所述转换电机与该微控制器电气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第一种换风模式下的状态图; 图2是图1中,转换器壳体及其内的转换电机、转芯的结构图; 阁3是本技术在第二种换风模式下的状态阁;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换风[:J, 2、第-换风ll, 3、风机,4、外壳体,5、转换电机,6、转换器克体, 7、转芯,8、第一通口, 9、第二通口, 10、微控制器,11、风机进风口, 12、风机出风ll。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双向新风换气机,包括有第一换风口 1、第二换风口 2、风机3,在风机3上设有风机进风口 11、风机出风口 12,在第一换风口 1、第二换风口 2、风机进风口 11、风机出风口 12之间设有阀门控制机构,在该阀门控制机构控制下,第一换风口 1与风机进风口ll相通、第二换风口 2与风机出风口 12相通,或者,第二换风口2与风机进风口 11相通、第一换风口 1与风机出风口 12相通。其中,该双向换气机包括有外壳体4及设置于外壳体4内的转换器壳体6,第一换风口 1与第二换风口 2设置于转换器壳体6上并延伸出外壳体4。外壳体4与两个换风口之间组成 相对封闭的空间。所述风机3为离心式风机,设于该外壳体4内,且风机进风n 11、风机出 风口 12也位于该外壳体4内;所述阀门控制机构包括设f外壳体4内的微控制器10、转换 电机5以及与转换器壳体6相配合的转芯7,转芯7与转换电机5连接,转换电机5 S—该微 控制器10电气连接;转换器壳体6上还设置有第一通口 8和第二通口 9,所述转换器壳体6 呈圆柱形,第一换风口 1、第二换风门2、第--'通口 8设于该圆柱形壳体的圆周面,第二通U 9设于该圆柱形壳体的径向外端面卜.;第通口8、第二通口 9分别与风机出风门12、风机 进风口 11相通;在转换电机5的作用下,第一换风口 1与第二通口 9相通、第 一通口 8与第 二换风l: I 2相通,或者,第一换风口 1与第'通n 8相通、第二换风门2 L说."通l I 9相通。在丄作过程中,可通过转换电机5来调节转芯7的转动角度,以此控制相i、V风M的相通或关闭,A体而P,本实施例有如下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模式如图1所示,室内空气依次经第一换K口 1、第二通口 9,风机进风口 11、风机出风口 12、第-通U 8、第—换风r:l 2排出,室内形成负压,新风从门窗缝隙进入室内,即实现一个方向换新风;笫二种模式如图3所示,新风依次经第二换风口 2、第-通n 8、风机进风口 11、风机出风n 12、第.二通口 9、 第一换风口l排出,即实现第二个方向换新风;山此可见,本实施例可通过转芯的转动实现双向换新风,在使用时可根据用户需要自行选择,换风效果好,同时在装配时,仅需一个连 接管即可,其结构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新风换气机,包括有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在风机上设有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之间设有阀门控制机构,在该阀门控制机构控制下,第一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二换风口与风机出风口相通,或者,第二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一换风口与风机出风口相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新风换气机,旦:特征在丁-,该双向新风换气机包括有外壳体及 设置于外壳体内的转换器壳体,所述风机设于该外壳体内,且所述风机进风口、风机 出风口也位于该外壳体内;所述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设于该转换器壳休上并延伸 Mi外壳体,外壳体与换风L」之间组成相对封闭的空间。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向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丁、所述阀门控制机构包拈设于所述外 壳体内的转换电机以及与所述转换器克体相配合的转芯,转芯与转换电机连接,会:转换器壳休上还设有第一通口及第二通口,第一通n、第二通[J分別与风机出风口、风机进风口相通;在转换电机的作用V,所述第一换风口与第二通口相通、第一通口13所述第二换风口相通,或者,所述第一换风口与第一通口相通、所述第二换风口-u第二通口相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双向新风换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新风换气机,包括有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在风机上设有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换风口、第二换风口、风机进风口、风机出风口之间设有阀门控制机构,在该阀门控制机构控制下,第一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二换风口与风机出风口相通,或者,第二换风口与风机进风口相通、第一换风口与风机出风口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永梁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