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永文专利>正文

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机及栽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84 阅读:5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机及栽植方法,该设备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变速箱,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依次连接的喂料机构、蒜瓣剥离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大蒜定位剥离方法包括将大蒜送入喂料机构;经过喂料机构剪除大蒜蒜秧、拔除大蒜的须根并将蒜头一分为二,送至蒜瓣剥离机构剥离;所述蒜瓣剥离机构将蒜瓣剥离并将剥离后的蒜瓣即蒜种输送至所述配料机构,由所述配料机构将蒜种分配输送至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完成蒜种的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采用该大蒜栽植机及栽植方法可以满足蒜瓣蒜尖向上和蒜腹行向同侧两个农艺要求,并且栽植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机及栽植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大蒜栽植仍然应用手工插播,劳动强度极大,工作效率很低,大蒜种植过程一般可分为两步,其一蒜瓣的剥离,其二蒜瓣的栽植。在蒜瓣的种植过程中一般要满足蒜瓣蒜尖向上和蒜腹行向同侧两个农艺要求,蒜瓣正立可以满足蒜苗背地蒜根向地的农艺要求保证蒜种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芽。由于蒜苗是延蒜瓣背腹径方向分秧的,所以蒜腹行向同侧可以保证大田种植作业后所有蒜秧延同一个方向生长,使得大蒜在田间生长的时候行间有较好的通气性和受光性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虽然目前有专利号200510052251.5的一种搓压式大蒜分瓣机,其将蒜头喂入两夹板之间,利用两夹板的速差对蒜头两接触面施加不同的摩擦力从而将蒜头搓散,实现蒜瓣剥离,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缺陷不能实现剥离后对蒜瓣进行定位,所以很难应用于大蒜的种植行业中;也有专利申请号为02148764.2的大蒜栽植机,是基于剥离后的蒜瓣进行简单的种植,其一般都有料斗,排种器、大蒜瓣尖方向控制器、播种器辅助一些简单的动力装置构成,但是由于其技术缺陷很难满足大蒜种植的两个定位的农艺要求,所以现有技术很难实现大蒜机械化的定位栽植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满足大蒜栽植后蒜种苗芽向上,蒜腹行向同侧的农艺技术要求还能将大蒜栽植过程中的蒜瓣剥离和栽植等工序集成于一体,实现大蒜的机械全自动栽植作业,简单实用并且价格低廉的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机,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变速箱,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依次连接的喂料机构、蒜瓣剥离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所述喂料机构由蒜头夹持轨、蒜秧夹持轨、定位弹簧板、蒜秧剪切器、毛根梳理器、毛根夹持轨、蒜秧夹和振动排序轨组成;所述振动排序轨上端机架设置有一对可轮班互换的用于夹持种蒜的蒜秧夹,所述蒜秧夹后端机架上设置有蒜秧剪切器,所述振动排序轨后端设置蒜头夹持轨,所述蒜头夹持轨上端设置蒜秧夹持轨,所述蒜头夹持轨上端、蒜秧夹持轨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整蒜的定位弹簧板,所述定位弹簧板下端对应的蒜头夹持轨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用于毛根通过并支撑蒜头的梳状毛根梳理器,所述毛根梳理器后端设置有用于毛根通过并支撑蒜头和向下拉紧毛根的毛根夹持轨,在位于所述毛根夹持轨上端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将蒜头分成两半并送至蒜瓣剥离机构的蒜头分离爪;所述蒜瓣剥离机构由协助输入轨、动力输入轨、协助输出轨、动力输出轨、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和蒜瓣定位板组成;所述协助输入轨与所述动力输入轨平行设置,所述协助输出轨与所述动力输出轨平行设置,动力输入轨与协助输出轨之间成钝角布置,动力输入轨和协助输出轨之间设置有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与协助输出轨间设置有蒜瓣定位板;所述配料机构由蒜瓣输入轨、夹持输入轨、配料盘和蒜瓣输出轨组成;所述配料盘包括齿形传送带、齿形辊子、输送软腔、曲柄、曲柄连杆、蒜瓣推杆和限位板;所述蒜瓣输入轨连接配料盘的输入端,蒜瓣输入轨上下端设置有与之垂直的夹持输入轨,配料盘输出端连接蒜瓣输出轨;所述齿形传送带由齿形辊子带动旋转,齿形传送带外缘固定着多个输送软腔,输送软腔内设置有用于推动蒜瓣的蒜瓣推杆,齿形传送带中间设置有曲柄和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接动力机构,所述曲柄连杆受曲柄力的作用,依次推动各个蒜瓣推杆将蒜瓣推入蒜瓣输出端,蒜瓣推杆外端与输送软腔的内面设置有用于蒜瓣推杆-->复位的复位弹簧,在输送软腔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蒜瓣输出轨连接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所述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包括后端机架上设置的用于推动蒜瓣的蒜瓣棘爪步进供给机构、与蒜瓣棘爪步进供给机构输出端配合的上下往复运动的补种管,补种管后端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具有鼓形突起的轨道刮板,补种管下端通过转动副连接种穴插头,补种管和种穴插头之间设置有用于种穴插头转向前使种穴插头和机架夹紧,转向后使种穴插头逆时针转动刨坑的弹簧三,机架下端设置有插头转向楔块,插头转向楔块前端机架底部设置浮土犁;补种管和轨道刮板之间设置有由销钉连接的左半环转动副和右半环转动副,右半环转动副与补种管间连接有弹簧一,右半环转动副通过一球铰链与轨道刮板相连,补种管上设置有滑块轨道,滑块轨道中设置有弹簧二,弹簧二左端连接补种管壁,弹簧二右端与滑块连接,左半环转动副与滑块轨道由移动副连接,左半环转动副与滑块由转动副连接,补种管通过转动副连接补给蒜压杆,补给蒜压杆下端通过移动副与滑块连接。所述蒜瓣棘爪步进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后端的弹簧片,弹簧片连接有用于推动蒜瓣的推杆。所述种穴插头上端为蒜瓣仿形腔,下端为具有能与插头转向楔块相配合的具有空腔的锥体。所述动力输入轨、协助输出轨、协助输出轨和动力输出轨内表面均设置有支撑辊,支撑辊外表面附着弹性材料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方法,原料为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包括蒜秧,蒜头,须根三部分的大蒜;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大蒜夹持于蒜秧夹,由所述蒜秧夹夹持大蒜的蒜秧部位使其悬空,在重力的作用下大蒜呈铅垂状态,此时蒜头正立即蒜尖向上,保持该状态将大蒜由所述蒜秧夹牵引至蒜秧夹持轨;(2)大蒜沿所述蒜秧夹持轨传送,由所述蒜秧剪切器剪除蒜头以上5厘米的部分蒜秧,由所述须根梳理器和须根夹持轨结合夹持大蒜的须根;处理-->后的大蒜沿所述须根夹持轨传送;(3)所述须根夹持轨后端的蒜头分离爪将蒜头一分为二,同时将须根拔除,形成两个1/2蒜头并将其送至蒜瓣剥离机构;(4)所述1/2蒜头送至协助输入轨和动力输入轨,两输入轨夹持输送1/2蒜头直到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所述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调整1/2蒜头的方向,经过所述动力输出轨的撮拨使蒜瓣分离,经剥离后的蒜瓣相互独立沿所述协助输出轨与动力输出轨传送到所述配料机构;(5)所述配料机构将剥离后的蒜瓣即蒜种分配输送至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6)所述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完成蒜种的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实现了大蒜栽植过程中的蒜瓣剥离和栽植等工序机械自动化完成,并且满足大蒜栽植蒜种苗芽向上,蒜腹行向同侧的农艺技术要求,简单实用并且价格低廉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蒜瓣剥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配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细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8-振动排序轨       9-蒜秧夹;         10-变速箱;11-料斗;          12-蒜头夹持轨;    13-蒜秧夹持轨;14-定位弹簧板;    15-蒜秧剪切器;    16-毛根梳理器;17-毛根夹持轨;    19-配料机构;      20-喂料机构;-->21-动力输入轨;      22-协助输入轨;    23-协助输出轨;24-动力输出轨;      25-蒜瓣定位板;    27-蒜头分离爪;28-待加工蒜瓣调位磙  29-支撑辊;        30-蒜瓣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机,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变速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依次连接的喂料机构、蒜瓣剥离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 所述喂料机构由蒜头夹持轨、蒜秧夹持轨、定位弹簧板、蒜秧剪切器、毛根梳理器、毛根夹持轨、蒜秧夹和振动排序轨组成; 所述振动排序轨上端机架设置有一对可轮班互换的用于夹持种蒜的蒜秧夹,所述蒜秧夹后端机架上设置有蒜秧剪切器,所述振动排序轨后端设置蒜头夹持轨,所述蒜头夹持轨上端设置蒜秧夹持轨,所述蒜头夹持轨上端、蒜秧夹持轨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整蒜的定位弹簧板,所述定位弹簧板下端对应的蒜头夹持轨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用于毛根通过并支撑蒜头的梳状毛根梳理器,所述毛根梳理器后端设置有用于毛根通过并支撑蒜头和向下拉紧毛根的毛根夹持轨,在位于所述毛根夹持轨上端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将蒜头分成两半并送至蒜瓣剥离机构的蒜头分离爪; 所述蒜瓣剥离机构由协助输入轨、动力输入轨、协助输出轨、动力输出轨、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和蒜瓣定位板组成; 所述协助输入轨与所述动力输入轨平行设置,所述协助输出轨与所述动力输出轨平行设置,动力输入轨与协助输出轨之间成钝角布置,动力输入轨和协助输出轨之间设置有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与协助输出轨间设置有蒜瓣定位板; 所述配料机构由蒜瓣输入轨、夹持输入轨、配料盘和蒜瓣输出轨组成;所述配料盘包括齿形传送带、齿形辊子、输送软腔、曲柄、曲柄连杆、蒜瓣推杆和限位板; 所述蒜瓣输入轨连接配料盘的输入端,蒜瓣输入轨上下端设置有与之垂直的夹持输入轨,配料盘输出端连接蒜瓣输出轨;所述齿形传送带由齿形辊子带动旋转,齿形传送带外缘固定着多个输送软腔,输送软腔内设置有用于推动蒜瓣的蒜瓣推杆,齿形传送带中间设置有曲柄和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接动力机构,所述曲柄连杆受曲柄力的作用,依次推动各个蒜瓣推杆将蒜瓣推入蒜瓣输出端,蒜瓣推杆外端与输送软腔的内面设置有用于蒜瓣推杆复位的复位弹簧,在输送软腔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蒜瓣输出轨连接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 所述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包括后端机架上设置的用于推动蒜瓣的蒜瓣棘爪步进供给机构、与蒜瓣棘爪步进供给机构输出端配合的上下往复运动的补种管,补种管后端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具有鼓形突起的轨道刮板,补种管下端通过转动副连接种穴插头,补种管和种穴插头之间设置有用于种穴插头转向前使种穴插头和机架夹紧,转向后使种穴插头逆时针转动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精密大蒜栽植机,包括机架、行走机构和变速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依次连接的喂料机构、蒜瓣剥离机构、配料机构以及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所述喂料机构由蒜头夹持轨、蒜秧夹持轨、定位弹簧板、蒜秧剪切器、毛根梳理器、毛根夹持轨、蒜秧夹和振动排序轨组成;所述振动排序轨上端机架设置有一对可轮班互换的用于夹持种蒜的蒜秧夹,所述蒜秧夹后端机架上设置有蒜秧剪切器,所述振动排序轨后端设置蒜头夹持轨,所述蒜头夹持轨上端设置蒜秧夹持轨,所述蒜头夹持轨上端、蒜秧夹持轨两侧设置有用于压紧整蒜的定位弹簧板,所述定位弹簧板下端对应的蒜头夹持轨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用于毛根通过并支撑蒜头的梳状毛根梳理器,所述毛根梳理器后端设置有用于毛根通过并支撑蒜头和向下拉紧毛根的毛根夹持轨,在位于所述毛根夹持轨上端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将蒜头分成两半并送至蒜瓣剥离机构的蒜头分离爪;所述蒜瓣剥离机构由协助输入轨、动力输入轨、协助输出轨、动力输出轨、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和蒜瓣定位板组成;所述协助输入轨与所述动力输入轨平行设置,所述协助输出轨与所述动力输出轨平行设置,动力输入轨与协助输出轨之间成钝角布置,动力输入轨和协助输出轨之间设置有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待加工蒜瓣调位磙子与协助输出轨间设置有蒜瓣定位板;所述配料机构由蒜瓣输入轨、夹持输入轨、配料盘和蒜瓣输出轨组成;所述配料盘包括齿形传送带、齿形辊子、输送软腔、曲柄、曲柄连杆、蒜瓣推杆和限位板;所述蒜瓣输入轨连接配料盘的输入端,蒜瓣输入轨上下端设置有与之垂直的夹持输入轨,配料盘输出端连接蒜瓣输出轨;所述齿形传送带由齿形辊子带动旋转,齿形传送带外缘固定着多个输送软腔,输送软腔内设置有用于推动蒜瓣的蒜瓣推杆,齿形传送带中间设置有曲柄和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接动力机构,所述曲柄连杆受曲柄力的作用,依次推动各个蒜瓣推杆将蒜瓣推入蒜瓣输出端,蒜瓣推杆外端与输送软腔的内面设置有用于蒜瓣推杆复位的复位弹簧,在输送软腔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蒜瓣输出轨连接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所述插播、空穴追踪检测和补种机构包括后端机架上设置的用于推动蒜瓣的蒜瓣棘爪步进供给机构、与蒜瓣棘爪步进供给机构输出端配合的上下往复运动的补种管,补种管后端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具有鼓形突起的轨道刮板,补种管下端通过转动副连接种穴插头,补种管和种穴插头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文白顺琴朱瑞祥
申请(专利权)人:朱永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