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的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883886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的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它是通过对传统桌面系统进行本体编辑的一种改进,通过互联网便于领域专家协同工作,同时解决了中医药本体巨大在线浏览的编辑的友好性和高效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多个用户和多级领域专家协同工作中编辑进行中医药语义和本体的表达、传递和保持,从而使用户实现协同工作的流畅性和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因特网的分布式本体协同工作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 于中医药本体的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性趋同化的时代,全球化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必然结果。 今天,人类面临诸多共同棘手的问题,全球化体系要求对各国的传统文化与特 征有一个认同问题,语言系统工程则正好解决了这个难点。从未来的信息产业 的发展看,计算机自然语言智能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实现信息到知识的转换, 使人类脑力劳动进一步解放。信息时代将从当前的以数据处理为主导的初级阶 段过渡到以知识处理为主导的高级阶段,导致高级形式的信息产业——自然语言知识处理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TCMLS)为这一突破构筑了宏伟的蓝图,在句类分 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实现计算机自然语言智能关 键技术的突破。同时,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中医药数 字化的发展奠定语言基础,成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工程。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推进,尤其是Internet和多媒体 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已经开始转向支持人类广泛和有效的工作模式--一协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 活方式,并将极大地提高人们协同工作的整体效率。如今,计算机支持的协同 工作技已逐歩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支持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分布式协同 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分布式中医药本体编辑维护系统使得多个用户可以通过 计算机网络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同时对同一领域的中医药知识库进行编辑,从 而以更快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式完成中医药本体的编辑。目前大多的本体编辑维护工程是基于桌面系统的,除了不利于各领域专家的 协同工作,同时对已有的知识和数据进行发布也造成了困难。众所周知,中医药领域所蕴含的知识库之庞大,知识表达之复杂,因而对该领域的知识的整理 和认同必然需要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领域专家进行协同工作,同时中医药领域是 一个富含经验知识的体系,因此其开发过程必然是一个螺旋向上不断累积的过 程,因此协同工作非常必要,而传统的桌面系统很难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因而 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是最佳的选择,它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接入 □。同时,现有的工具大多缺乏有效的权限管理,虽然基于中医药领域的本体编 辑需要各领域专家的协同工作,但同时也需要一个相对集中的用户管理和数据 管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博采众长,而另一方面也能控制数据的质量保证领域知 识的权威性和精确性。此外,由于本体知识往往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内,由于数据量不大,而 且大多采用了桌面系统的方法,所以往往一次性把数据读到内存中来,但是由 于中医药本体共收录概念十万余条,已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传统医学本体, 因此-一次性读入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医药本体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在线 编辑和维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基于五级权限管理的协同工作。(2) 基于异歩数据传输技术之上的知识库维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为中医药本体基于协同工作的客观要求, 通过互联网这样的平台进行协同工作,但是在协同工作的同时强调了权限管理, 增加了浏览权限、加工权限、 一级审校权限、二级审校权限和终审权限等五级 权限,不同权限的领域专家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功能和数据领域 不尽相同, 一方面符合了中医药领域本体开发的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另一方 面也确保了数据的精准。进一步地,所述歩骤(2)具体为 一方面是由于中医药领域的博大精深, 另--方面也是因为在表达传统医学的信息表达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 是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工作,传统的一次性装载并不能适应实际的本体开发和维护,因此我们利用了异步数据传输方法来读取数据,提高了数据读取的效率, 同时符合领域相关的读取模式,即用户对数据的需求有领域和区域的相关性。 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1) 便捷性领域专家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即可加入到中医药本体的架构中来, 不需要安装复杂的加工工具或者配制相关选项;(2) 协同性领域专家都可以通过统一的平台为本体建设和维护添砖加瓦, 而且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3) 安全性由于现有系统采用了五级的权限管理,在充分考虑到兼容并包 的基础上,我们也提供了集中的管理,保证了领域知识的高效和权威;(4) 高效性由于在在线平台中充分利用了异步数据传输的技术,使得我们 从-一次性数据装载中解放出来,每一个用户只需要读取和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 的数据即可,不需要担负由于采用一次性装载数据而带来的额外开销。附图说明图1为中医药在线本体编辑维护工具的界面布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 本专利技术实施的关键有两点利用五级权限管理为中医药在线本体编辑和维护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的协同工作平台,利用异步数据传输可以对大本体进行知识库的提交和维护。丄.基于五级权限管理的协同工作所有的用户通过统一的入口登录系统,登录展示界面结构如图1,领域专家 可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浏览和维护,但是不同权限的专家在系统功能的使用上 和对已有数据的维护上权限不尽相同。如普通的加工权限允许在任意的类目和 概念下增加中医药领域的术语,但是审校权限可以对新增的术语进行审核,并 根据自身的知识作出相关的建议,例如词条的修改甚至是词条的删除,但是任 意的建议必须同时给予相关的说明,否则建议无效,加工权限可以根据建议进 行词条的修改和维护,但最终只有终审权限才能判定词条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若真的需要删除该词条则删除。从这一操作流程来看, 一方面允许了领域各专家提出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 的观点,同时不同的权限和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进行术语的权威性和精确性。 因而,在整个流程中,我们不排除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我们也必须捍卫数据 的权威,当且仅当接受考验和验证的领域知识才会被中医药本体收录。 2.基于异步数据传输技术之上的知识库维护由于采用了异步数据传输的技术,我们避免了在动态读取数据过程中因为需 要和服务器端交互而强制用户等待服务器端反馈的负担,同时也避免了一次性 将所有的中医药术语装载到内存进而读取到网页客户端的大工作量的尴尬。如图1所示,在界面的左半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医药领域术语相关关系,尤其 是术语间的上下位关系,根据中医药领域的知识构成共有16个一级类目,从"病 因病机与诊断"到"中医基础理论"等。传统的方法当点击某一个特定的大类 时,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数据请求,然后用户等待服务器端的数据响应,通 常是对页面的重绘,包括对已经读到前台的数据和希望进一步读到客户端的数 据,这样用户有好性不佳,同时重复读入了已经在前台的数据,带来了额外的 网络开销。当然为了提高读取的效率,也可以一次性将所有的数据读入到内存 中甚至读入到页面中,前者依然不能克服额外的网络开销,而后者则增加了客户端的压力,而a可能大量的数据都是无用数据。由于某一专家往往是基于特定领域的,譬如可能是"中医基础理论"这方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中医药本体在线编辑和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五级权限管理的协同工作。(2)基于异步数据传输技术之上的知识库维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晖汤萌芽宓金华陈华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