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彩菊专利>正文

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7715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包括胶壳和若干端子,端子由输出端和输入端构成,端子的输出端嵌入胶壳内,端子的输入端伸出胶壳底端,所述输入端的底部设有倒角,所述输出端呈弧状结构,输入端和输出端构成爪状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拔插更容易,提高连接设备时的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技术背景随着电器设备的快速发展,连接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大功率电流 转换时常常需要用到连接器,这种连接器一般包括胶壳和若干端子,端子由 输出端和输入端构成,端子的输出端嵌入胶壳内,端子的输入端伸出胶壳底 端。现有的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拔插时比较费劲,影响连接设备时的工 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流转换 连接器,这种连接器拔插更容易,可提高连接设备时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大功率电流转换 连接器,包括胶壳和若干端子,端子由输出端和输入端构成,端子的输出端 嵌入胶壳内,端子的输入端伸出胶壳底端,所述输入端的底部设有倒角,所 述输出端呈弧状结构,输入端和输出端构成爪状端子。所述胶壳的左右两端设有拔插台。所述端子的数量为44个。 所述端子的数量为56个。 所述端子的数量为86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所述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其端子输入端的底部设有倒角,这种倒角结构可使输入端快速地插入或拔出设备;而端子输出端呈弧状结构,这种结构的输出端更具弹性,使得输出端 的连接性能更好;因此,本技术可使拔插更容易,提高连接设备时的工 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附图2为本技术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包括胶壳1和若干端子2,端子2由输出端5和输入端4构成,端子2的输出端5嵌入胶壳1内, 端子2的输入端4伸出胶壳1底端,所述输入端4的底部设有倒角6,所述输 出端5呈弧状结构,输入端4和输出端5构成爪状端子2。所述胶壳1的左右 两端设有拔插台3。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2的数量为44个,所述端子的数 量还可以为56个或86个。生产该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时,先将端子2冲压成型,再对端子2进 行电渡处理,最后将端子2与注塑成型的胶壳1组装在一起。这种大功率电 流转换连接器,其端子2输入端4的底部设有倒角6,这种倒角结构可使输入 端4快速地插入或拔出设备;而端子2输出端5呈弧状结构,这种结构的输 出端5更具弹性,使得输出端5的连接性能更好;拔插该功率电流转换连接 器时,用手或工具按握拔插台3,便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拔插。本技术所述 的电流转换连接器,其工作电流大,拔插容易,可提高连接设备时的工作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 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 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包括胶壳(1)和若干端子(2),端子(2)由输出端(5)和输入端(4)构成,端子(2)的输出端(5)嵌入胶壳(1)内,端子(2)的输入端(4)伸出胶壳(1)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4)的底部设有倒角(6),所述输出端(5)呈弧状结构,输入端(4)和输出端(5)构成爪状端子(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 壳(1)的左右两端设有拔插台(3)。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端子(2)的数量为44个。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端子(2)的数量为56个。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端子(2)的数量为86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包括胶壳和若干端子,端子由输出端和输入端构成,端子的输出端嵌入胶壳内,端子的输入端伸出胶壳底端,所述输入端的底部设有倒角,所述输出端呈弧状结构,输入端和输出端构成爪状端子,本技术可使拔插更容易,提高连接设备时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H01R31/06GK201270361SQ20082020124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方彩菊 申请人:方彩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功率电流转换连接器,包括胶壳(1)和若干端子(2),端子(2)由输出端(5)和输入端(4)构成,端子(2)的输出端(5)嵌入胶壳(1)内,端子(2)的输入端(4)伸出胶壳(1)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4)的底部设有倒角(6),所述输出端(5)呈弧状结构,输入端(4)和输出端(5)构成爪状端子(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彩菊
申请(专利权)人:方彩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