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彩菊专利>正文

音频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821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音频插座,其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壳部(11)及一插口部(12);壳部(11)内设置有由一第一信号端子(21)及一第一开关端子(31)组成的一第一切换开关和由一第二信号端子(22)和一第二开关端子(32)组成的第二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部(11)内还设置有一第一接地端子(41)及一第二接地端子(42),该第二接地端子(42)具有一弹性的接触臂(422);该第二接地端子(42)的接触臂(422)在音频插头插入时可连接于第一接地端子(41)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音频插座增加了一组切换开关,适应当前音频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满足两个以上声道的耳机和音响等音频设备之间工作切换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_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音频插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与音频插头配合的音频插座。
技术介绍
当前具有听音类功能的电子产品很多,如收音机,MP3, MP4,电视机,复读机等,而这些电子产品通常都需要音频插座与音频插头匹配。中国专利 授权公告第2360991号公开了一种与音频插头相匹配的音频插座。然而,随着音频传输技术的发展,采用两个以上声道的耳机和音响等音 频设备已经非常普遍,而在两个以上声道的音频设备采用上述切换开关数量 少的音频插座,当音频插头插入和排出时,耳机和音响等音频设备容易产生 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切换开关 数量较多的音频插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音频插座,用于与音频插头插接, 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壳部及接设于该壳部一端的插口部;壳 部内设置有由一第一信号端子及一第一开关端子组成的一第一切换开关和 由一第二信号端子和一第二开关端子组成的第二切换开关,第一信号端子及 一第二信号端子均包括一接触部;所述壳部内还设置有一第一接地端子及一 第二接地端子,该第二接地端子具有一弹性的接触臂;该第二接地端子的接 触臂在音频插头插入时可连接于第一接地端子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音频插座除由一第一信号端子及一第一开关端子组成的一第一切换开关和由一第二信号端子和一第二开关端子组成的第二切换 开关外,通过第一接地端子及一第二接地端子的设置,又增加了一组切换开 关,这适应当前音频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可满足两个以上声道的耳机和音 响等音频设备之间工作切换的需要。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音频插座分解盖体后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中外壳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中外壳另一角度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中各端子与外壳时的一立体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中各端子插置于外壳时的立体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的立体图。 图9是图1所示音频插座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效果,以下 例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l,该音频插库1用于与音频插头插接,包括一大致呈立方体 的壳部11,该壳部11的前端一体成型有一插口部12,后端组合安装一盖体 13,该壳部11、插口部12组成一外壳,并与盖体13组合形成音频插座1 的绝缘本体。壳部11的中部开设有多个容置槽道,分别对应固定有一第一 信号端子21、 一第二信号端子22、 一第一开关端子31、 一第二开关端子32、 一第一接地端子41和一第二接地端子42。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信号端子21具有一呈矩形环状的第一固 定板211,第一固定板211的前沿上部延伸出一第一弹性臂212。第一弹性 臂212弯折延伸再反向折回,并在其自由端形成一第一接触部213,且第一接触部213的自由端向内侧弯折'正伸。第一固定板211后沿与下沿的相交处 向下凸伸有一呈矩形片状的第一凸片214,第一凸片214的一侧面上倾斜延 伸有一第一凸块2141,且第一凸片214的下沿再向下延伸形成有一长形的 第一焊接脚215。所述第二信号端子22具有--呈矩形环状的第二固定板221。第二固定 板211前沿的上部向前延伸出 一第二弹性臂222,该第二弹性臂222的末端 反向折回再向音频插座1的中部延伸并于末端凸出形成一第二接触部223。 第二固定板221后沿与下沿的相交处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呈矩形片状的第二 凸片224,第二凸片224的一侧面上倾斜延伸有一第二凸块2241,且第二凸 片224的下沿向下延伸形成有一长形的第二焊接脚225。所述第一开关端子31具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固持部311,第一固持部 311的前端向上竖直延伸出--长形的抵触部312,抵触部312的末端向后延 伸形成一与第一固持部3n平行的第二固持部313。第一固持部311的后端 竖直向下延伸形成有一长形的焊接部314。该第一开关端子31的一侧面上 倾斜延伸有一固定块315。该第一开关端子31与第一信号端子21组成第一 切换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端子32具有一矩形框状的固持部321,固持部321 后端的外侧底角处向下延伸设置有一长形的焊接部322,第二开关端子32 的一侧面上也凸设有一楔形的固定块323。该第二开关端子32与第二信号 端子22组成第二切换开关。所述第一接地端子41具有一呈矩形的固定部411,固定部411的中部 开有一长形的开孔4111,且固定部411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倒刺 4112。固定部411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一延伸部412,延伸部412末端向上弯 折并向后i:方向倾斜延伸形成一抵接部413。固定部411的一侧沿向下弯折 延伸一供焊接用的插接脚414。所述第二接地端子42具有一呈矩形的主体部421,主体部421的左右 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一凸起部4211。主体部421的中部冲切出一长形的接触臂422,该接触臂422的一端迮接于主体部421的前部,另一端倾斜向上 的弹性伸出于主体部421所在的平面,且接触臂422具有一呈平行于主体部 421延伸的接触端4221。接触臂422上可设有绝缘结构,以防止其与外部插 设的音频插头直接连接而产生短路现象。主体部421的一侧边连接有一向下 弯折延伸一供焊接用的连接脚423。第二接地端子42的连接脚423与第一 接地端子41的插接脚414分别设置在对应端子的相对一侧上。请参阅图2、图4和图5,所述壳部ll呈长方体状,包括前端面lll、 顶面112、与顶面112相对的底面113及接设于顶面112、底面113左右两 侧的两侧墙114。其中,壳部ll'的后端设有一开口,盖体13以可拆装的方 式组装在该开口上。壳部11的中部开设有一长形的容置腔110,容置腔110 的左右两侧壁由上向下依次开设有一组第 -安装槽1101及一组第二安装槽 1102,其中,容置腔110的前端壁在相应于第二安装槽1102的高度处开设 有一阶梯状的支持部1103。所述壳部11中,顶面112和底面113的后沿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上 下贯穿的组装孔1121及1131。顶面112的上表面后沿的中部凹设有一凹槽 1122,凹槽1122的底部凸设有一楔形的卡块1123。顶面112和底面113的内侧分别在靠近两侧墙114处相对延伸设置一组 第一隔壁1124、 1B4,该等第一隔壁1124、 1134平行于该两侧墙114并分 别与同侧的侧墙114形成一信号端子槽1125、 1135,其中,设置于底面113 上的信号端子槽1135的底壁后端向下贯穿底面113而与音频插座1的外部 相通。请参阅图4、图5及图7,顶面112和底面113在容置腔110的左右两 侧壁与同侧的第一隔壁1124、 1134之间设置一组第二隔壁1126、 1136,且 顶面112在对应容置腔110的两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两第三隔壁1127。第二 隔壁1126和同侧的第三隔壁1127之间、以及第二隔壁1136与相邻的容置 腔110的侧壁之间分别夹设形成一开关端子槽1128、 1138。其中,设置于底面113上的开关端子槽1138的底壁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插座,用于与音频插头插接,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壳部(11)及接设于该壳部(11)一端的插口部(12);壳部(11)内设置有由一第一信号端子(21)及一第一开关端子(31)组成的一第一切换开关和由一第二信号端子(22)和一第二开关端子(32)组成的第二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部(11)内还设置有一第一接地端子(41)及一第二接地端子(42),该第二接地端子(42)具有一弹性的接触臂(422);该第二接地端子(42)的接触臂(422)在音频插头插入时可连接于第一接地端子(4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彩菊
申请(专利权)人:方彩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