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电池组充电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85423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串联电池组充电平衡系统,该系统包括串联电池组、充电电源、电池电压监测模块、能量溢出模块、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和主控模块,当电池电压监测模块检测到某个电池的电压达到平衡启动电压时,能量溢出模块对该电池进行分流,使该电池保持平衡启动电压,同时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对未达到平衡启动电压的单体电池进行继续充电,直到电池组中的所有电池充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平衡度大、电池利用效率高、电路成本低和电池组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串联电池组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串联电池组充电平衡系统,适用 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动船舶、后备式通信电源、NB电池 和电动工具等所使用的多电池串联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对于包含有多节电池串联的电池组,由于单体电池老化程度以及受温度影响不 同,每节单体电池的状态就不一致;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电池间的电压差会逐渐增加, 形成电池间的不平衡,从而造成电池组寿命缩短。当电池组用较大电流进行一段时间的放 电,如果电池之间的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容量最小的单体电池上产生的极化反应会对该 电池组造成永久性的损坏,因此单体电池之间平衡是否对于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及效果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对于串联电池组的充电平衡管理,普遍采用以下方式1.采用末端平衡管理方式当电池组中任意一节单体电池电压达到电芯要求的恒压充电电压Uch时,对达到 Uch的电池两端并入小电流放电支路,当电池组中任意一节单体电池电压达到电芯要求的 过充保护电压Uov时,需立即切断充电回路,防止电池由于过充而引起安全问题。由于电池 间的不平衡,电池整组电压未达到相应的充电电压,这造成充电电流远大于并入的放电支 路电流,在大电流的作用下,电池从Uov到电芯要求的过充保护电压Uov的时间t很短(见 图1),这表明了电池所能平衡的容量很少,在实际应用中这很难解决电池之间的容量差异 问题。2.采用中期平衡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是在单体电池达到某一值W^al⑴bal为平衡启动点⑴bal《Uch)就 开始进行小电流放电,延长了电池平衡时间,但电池的充电曲线是不一致的。图2所示为电 池组里A、B电池的充电曲线,正常充电情况下,电池A的电压比电池B的电压先到达W^al 点,因此系统将对A电池进行小电流放电,而从充电曲线可以看出,本来A电池的充电时间 就要比B电池的充电时间长(t2 > tl),但由于A电池先进行小电流放电,减少了实际流入 A电池的电流,延长了 A电池充满所需要的充电时间,最终造成A、B电池容量差异比平衡前 A、B电池的容量差异还要大。通过这种方案,不但没有拉近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反而加剧了 电池之间的电压差,从而造成容量上的进一步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电池组充电平衡系统,以在串联电池组的 充电过程中解决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之间的容量差异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串联电池组充电平衡系统包括串联电池组和充电电源,串联电 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该系统还包括电池电压监测模块,其包括与电池数量相等的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每个电池电压检测子模块单独与一个电池连接,用于监测与其连接的 电池的电压;能量溢出模块,其包括数量与电池数量相等的能量溢出子模块,每个能量溢出 子模块单独与一个电池连接,能量溢出子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子开关一(SW)和分流负 载;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其与串联电池组的一端和充电电源接连,用于对充电回路的电 流进行控制;主控模块,其分别与电池电压监测模块、能量溢出模块和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 块电连接,根据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检测到的电压情况来控制能量溢出子模块和充电能量 限入控制模块。相对现有的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可平衡度大,可以实现最恶劣平衡状态下的电池组平衡(即电池组中至少有一 节充满电池和一节放空电池);2.由于平衡启动后,回路对电池组进行小电流充电,保证了所有的单体电池完全 充满,提高了电池利用效率;3.通过对充电电流的控制和对达到预定的充电电压的单体电池充电电流进行旁 路分流来实现电池间的平衡,极大地方便了电路的实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电路 成本;4.由于采用末端平衡控制,避免了充电曲线不一致状态下造成的影响,有利于电 池分容配阻,使电池组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末端平衡管理方式的充电曲线图;图2为现有的中期平衡管理方式的充电曲线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方框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方框电路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3,串联电池组包括四个串联连接的电池,电池优选采用锂电池,每个电池 充电后的电压为4. 2V(伏),因此电池组提供了 16. 8V的总电压。当然,本实施例中所采用 的4个锂电池不应该被视为是限制性,本技术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类型或容量的电池。 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每个电池实际上可以是并联连接并在相同电压下工作的若干个物 理的电池,以提高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的整体容量。串联电池组可向电气装置——例如(但 不限于)电动工具或NB电池——提供电源。电池电压监测模块包括多个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的数量不 少于串联电池组中的电池数量,每个电池电压检测子模块通过电缆单独与一个电池连接, 电池电压检测子模块与单体电池建立起一对一的连接关系,时时在线监测与其连接的单个 电池的电压情况。每个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可以是由比较器、基准电压以及相关逻辑电路 组成的电池电压监测电路。当然,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还可以是任何电压相符的电压监测 类电子芯片,也可以是使用纯微处理器、微控制器、计算机、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类似的装置与A/D构成的电压监测电路。能量溢出模块包括多个能量溢出子模块,能量溢出子模块的数量等于串联电池组 中的电池数量,每个能量溢出子模块单独与一个电池连接,能量溢出子模块与单体电池建 立起一对一的连接关系,每个能量溢出子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子开关一 SW和分流负载。 当能量溢出子模块有效时,电子开关一 SW闭合,分流负载进行分流;相反,当能量溢出子模 块禁止时,电子开关一 SW断开,分流负载终止分流。当某一单体电池达到电芯要求的恒压 充电电压时,相应的电池能量溢出子模块中的电子开关一 SW就闭合,通过分流负载对电池 两端进行分流,实现多余电能溢出;一旦该单体电池电压低于电池自身要求的恒压充电电 压时,相应的能量溢出子模块中的电子开关一 SW就断开,中止电池能量溢出。电子开关一 SW的实现不限于由不同类型的晶体管、不同类型的场效应晶体管、继电器或其他合适的开 关器件来实施,也包括会对分流负载进行通断的逻辑意义上的开关信号。分流负载的实现 不限于耗电的电阻、电子模拟电阻,也包括会对整个电池馈电的DC/DC装置。此外,此处电 子开关一 SW(和其他开关)的操作在本申请中可以被称为“断开”、“闭合”、“通”、“断”等, 正如用于机械式开关的习惯那样。然而,这样做是为了方便表述,而不应将电子开关一 SW 理解为物理开关。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与串联电池组的正极端和充电电源连接,用于实现整个充 电回路的电流控制,从而达到充电能量限制进入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两种实施方式, 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包括电子开关二 KCH、电子开关三KOC 和限流电路,限流电路先与电子开关三KOC串联连接,之后再与电子开关二 KCH并联连接。 当电子开关二 KCH有效时,开关两端电路将被连通,即电池充电电源(或适配器)与电池组 直接连通。相反,当电子开关二KCH被禁止时,开关两端电路将被断开。优选地,利用晶体管 实现电子开关二K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串联电池组充电平衡系统,包括串联电池组和充电电源,串联电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池电压监测模块,其包括与电池数量相等的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每个电池电压检测子模块单独与一个电池连接,用于监测与其连接的电池的电压;能量溢出模块,其包括数量与电池数量相等的能量溢出子模块,每个能量溢出子模块单独与一个电池连接,能量溢出子模块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子开关一(SW)和分流负载;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其与串联电池组的一端和充电电源接连,用于对充电回路的电流进行控制;主控模块,其分别与电池电压监测模块、能量溢出模块和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电连接,根据电池电压监测子模块检测到的电压情况来控制能量溢出子模块和充电能量限入控制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飞驰达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