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小均专利>正文

定位砝码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4546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砝码镊,涉及一种教学实验用的定位砝码镊;在镊子的前端设置至少一个与砝码颈部相配合的带弯折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为弧形或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定位砝码镊,将砝码置于夹持部之内,便于将夹持砝码,避免重复操作,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教学仪器,特别涉及一种教学实验用的定位砝码镊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人员与学生在使用天平进行实验时,使用普通镊子取放砝码,要把砝 码盒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往往需要使用一定的力才能夹住砝码或其它物体,若还要 同时进行别的操作时显得费时费力,有时要频繁地反反复复操作,夹持的物体不稳定,砝码 容易从镊子的夹口滑出而掉落。因此需要一种省力、稳定夹持砝码的砝码镊。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力、稳定夹持砝码的砝 码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定位砝码镊,镊子前端设置至少一个与砝码颈部相配合的带弯 折的夹持部。进一步,所述夹持部为弧形或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一种定位砝码镊,将砝码置于弧形 部之内,便于将夹持砝码,避免重复操作,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成本 低廉等优点。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带一个弧形部的定位砝码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两个弧形部的定位砝码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 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图1为带一个弧形部的定位砝码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在制造时可用塑料通过模具一次成形、也可用金属片压制而成,镊子1的前端设置至少一个与砝 码颈部相配合的带弯折的夹持部2,定位砝码镊的夹持部可为弧形夹口或方形夹口 ;在夹 砝码时把本技术提供的镊子的夹口对着砖码的颈部夹,这样就能夹牢砝码而且省力。实施例2图2为带两个弧形部的定位砝码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 的区别仅在于镊子设置了两个对应结构的弧形部,夹砝码时把镊子的弧形部夹口对着砖 码的颈部夹。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 过参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 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定位砝码镊,其特征在于镊子(1)的前端设置至少一个与砝码颈部相配合的带弯 折的夹持部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砝码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 为弧形或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砝码镊,涉及一种教学实验用的定位砝码镊;在镊子的前端设置至少一个与砝码颈部相配合的带弯折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为弧形或方形;本技术采用一种定位砝码镊,将砝码置于夹持部之内,便于将夹持砝码,避免重复操作,稳定性好,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文档编号B25B9/02GK201900572SQ201020669210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者杨小均 申请人:杨小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定位砝码镊,其特征在于:镊子(1)的前端设置至少一个与砝码颈部相配合的带弯折的夹持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均
申请(专利权)人:杨小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