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大仁专利>正文

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291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由以下二十八味中药搭配组成,按重量份具体为:黄芪10%、野人血5%、柴胡5%、党参5%、红参5%、山楂10%、山药5%、乌梅5%、榧子1%、甘草3%、绿豆3%、板蓝根5%、地丁2%、花粉0.5%、知母0.5%、紫草3%、马鞭草1%、常山1%、蟾酥0.5%、槟榔1.5%、蒲公英2%、当归4%、乌蛇1%、蝉蜕1%、胖大海5%、苦参5%、龙骨5%、牡蛎5%。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二十八味中药的结合,补益气血,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达到治疗和缓解艾滋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
技术介绍
艾滋病是现代疑难病症之一,如谈虎色变,现在世界科学家都在研究,美国加洲的一名性病科学家研究艾滋病是细菌性的病毒,以及寄生虫。艾滋病也叫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自身复制而繁殖,侵袭淋巴细胞,破坏免疫系统,最终使患者免疫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尚无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艾滋病的治疗缓解问题,结合中医理论,提出一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二十八味中药搭配组成,按重量份具体为黄芪10%、野人血5%、柴胡5%、党参5%、红参5%、山楂10%、山药5%、乌梅5%、榧子1%、甘草3%、绿豆3%、板蓝根5%、地丁2%、花粉0.5%、知母0.5%、紫草3%、马鞭草1%、常山1%、蟾酥0.5%、槟榔1.5%、蒲公英2%、当归4%、乌蛇1%、蝉蜕1%、胖大海5%、苦参5%、龙骨5%、牡蛎5%。黄芪、野人血、柴胡、党参、红参、山楂、山药、乌梅八味中药补益气血,扶正固本、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榧子、甘草、绿豆、板蓝根、地丁、花粉、知母、紫草、马鞭草、常山、蟾酥、槟榔、蒲公英、当归、乌蛇、蝉蜕、胖大海、苦参、龙骨、牡蛎二十味中药清热解毒,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起到杀灭艾滋病病毒的作用。该专利技术通过二十八味中药的结合,达到治疗和缓解艾滋病的目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通过以下方式制成按黄芪100g、野人血50g、柴胡50g、党参50g、红参50g、山楂100g、山药50g、乌梅50g、榧子10g、甘草30g、绿豆30g、板蓝根50g、地丁20g、花粉5g、知母5g、紫草30g、马鞭草10g、常山10g、蟾酥5g、槟榔15g、蒲公英20g、当归40g、乌蛇10g、蝉蜕10g、胖大海50g、苦参50g、龙骨50g、牡蛎50g,把二十八位中药混合后碾成粉,制成散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10g。也可将把二十八位中药混合后制成片剂或胶囊剂或丸剂。上述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服用3个月为一个疗程。临床试验如下药物上述实施例中的二十八味中药制成的丸剂,每个药丸的有效药量为10g。病人五例,一例为HIV感染,二例为HIV/HCV共感染并伴有慢性丙肝,二例为HIV/HCV.HBV联合感染。其中,男四例,女一例,平均年龄28.2岁。治疗手段口服每次一个药丸(有效药量为10g),每日3次,持续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结果五例病人经过3个月治疗,精神、食欲、体重、乏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该药疗效确切,改善HIV/AIDS的CD4细胞和CD4/CD8比值升高伴随临床表现的恢复达50%。用药方便,五例病人服用后无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血、尿常规,均无毒副作用。典型病例一、陈××,男,48岁,住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通省,艾滋病患者,治疗前CD4接近正常,通过口服上述实施例中制成的药物散剂,每次10g,每日3次,持续服用3年后,通过检测CD4/CD8明显上升,艾滋病病毒65%的下降,精神、食欲、乏力都明显好转。二、王××,男,36岁,住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益水镇,艾滋病患者,HIV/HCV共感染,通过口服上述实施例中制成的药物散剂,每次10g,每日3次,持续服用2年后,通过检测CD4接近正常,艾滋病病毒85%的下降,体重增加5Kg左右,精神、食欲基本恢复正常。权利要求1.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二十八味中药搭配组成,按重量份具体为黄芪10%、野人血5%、柴胡5%、党参5%、红参5%、山楂10%、山药5%、乌梅5%、榧子1%、甘草3%、绿豆3%、板蓝根5%、地丁2%、花粉0.5%、知母0.5%、紫草3%、马鞭草1%、常山1%、蟾酥0.5%、槟榔1.5%、蒲公英2%、当归4%、乌蛇1%、蝉蜕1%、胖大海5%、苦参5%、龙骨5%、牡蛎5%。全文摘要一种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由以下二十八味中药搭配组成,按重量份具体为黄芪10%、野人血5%、柴胡5%、党参5%、红参5%、山楂10%、山药5%、乌梅5%、榧子1%、甘草3%、绿豆3%、板蓝根5%、地丁2%、花粉0.5%、知母0.5%、紫草3%、马鞭草1%、常山1%、蟾酥0.5%、槟榔1.5%、蒲公英2%、当归4%、乌蛇1%、蝉蜕1%、胖大海5%、苦参5%、龙骨5%、牡蛎5%。该专利技术通过二十八味中药的结合,补益气血,扶正固本,清热解毒,抑制艾滋病毒的复制,达到治疗和缓解艾滋病的目的。文档编号A61K35/58GK1965987SQ20061012514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大仁 申请人:刘大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二十八味中药搭配组成,按重量份具体为:黄芪10%、野人血5%、柴胡5%、党参5%、红参5%、山楂10%、山药5%、乌梅5%、榧子1%、甘草3%、绿豆3%、板蓝根5%、地丁2%、花粉0.5%、知母0.5%、紫草3%、马鞭草1%、常山1%、蟾酥0.5%、槟榔1.5%、蒲公英2%、当归4%、乌蛇1%、蝉蜕1%、胖大海5%、苦参5%、龙骨5%、牡蛎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仁
申请(专利权)人:刘大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