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管理中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581890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用于实现多变业务过程中工作流参与者的动态分配。它通过建立工作流程及流程中各个活动的行为目标,以及系统中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根据行为目标匹配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由此宿定过程和活动的参与者为人员个体或动态组织,适应业务过程运作中参与者的不确定性调整。分布在异构环境中的工作流参与者可以首先建立其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关系,通过定义行为目标映射为参与者的映射准则,从而保证存在冲突的参与者不被加入到动态组织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极大地适应分布环境中参与者的动态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分配工作参与者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工作流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的过程中,根据总行为目标和子行为目标来动态宿定工作参与者的方法,属于信息系统

技术介绍
工作流管理是通过调用有关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来协调业务过程中的各个活动,使之按一定的顺序执行,从而实现业务过程集成、业务过程自动化与业务过程管理。一般来说,工作流管理中的人力资源指工作流参与者,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内成员和具有任务执行能力的软件Agent,其中组织结构内成员由人员(User)、角色(Role)、工作组织(Organization)、职位(Position)组成;工作流管理中的信息资源指业务过程执行中所需引用的各种相关数据、文件和所需激活的外部应用。同时,工作流管理通过定义业务过程中各个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来保证活动的执行顺序,通过定义活动关联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来保证活动的状态变迁,即活动状态可以变迁为完成、挂起、恢复或取消,从而实现对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流程的自动管理。工作流管理中活动与参与者的关联(或称参与者的分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其中静态方式是指活动直接关联于组织结构内确定的人员或软件Agent,在流程执行中不能变化;动态方式是指活动并非直接关联于人员或者具体的软件Agent,而是关联于角色、职位、职称、工作组织或软件Agent聚类,在活动执行中再动态分配角色、职位、职称和工作组织为具体的人员,或者Agent聚类为特定的Agent。在实际情况中静态方式较少应用,因为其使工作流程依赖于特定的人员,只适用于个别情况,绝大多数工作流管理中要求活动与参与者关联为动态方式。一般说来,现有的活动直接关联于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的参与者动态分配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1)在活动执行中已经根据角色确定活动的具体执行人员情况下,活动即由该人员完成。若该活动的执行延迟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该分配策略不存在问题;然而,一项活动可能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且分配于执行该活动的人员可能动态地发生变化,此时活动关联于角色等分配方式不能适应这种情况;(2)一项活动可以由多个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来完成,至于由哪个角色等完成需要根据系统中各个参与者的任务负载或其它约束来动态确定,因此,很难静态地给该活动关联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3)活动的参与者有时需要角色、职位或职称等共同的条件约束才能设定,在活动的参与者类型不是已有角色、职位或职称等等所定义的某个聚类时,一般的做法是根据活动参与者的需求定义新的角色。然而,这样一方面可能与系统中已有的角色定义方式不一致,另一方面又导致系统中角色类型的膨胀和无序。因此,需要研究新的参与者动态分配机制。在公开号为CN 1487435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工作流程分配系统及方法”中提出一种工作流程分配系统及方法,然而其主要目的是处理文件在多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流通,并未涉及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为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工作流管理中活动关联于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的参与者动态分配方式中的不足,建立了根据工作流程的总行为目标和工作流程中各个活动子行为目标来动态分配参与者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通过定义业务过程的总行为目标和过程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以及定义各个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在过程执行中基于行为目标匹配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约束,从而动态宿定参与者。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流中的行为目标动态宿定各个行为的参与者,至少包括如下步骤(1)对工作流中的参与者分别定义其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2)确定工作流管理中的行为目标;(3)建立行为目标和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映射准则,从而根据所述行为目标宿定行为的参与者。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行为目标包括工作流的总行为目标和其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所述总行为目标与各个子行为目标之间建立约束关系。所述行为目标至少包括如下参数行为目标标识,用于在全局范围内唯一识别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名称,用于对行为目标进行描述;行为目标的内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不同行为目标之间的约束;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用于描述行为目标与参与者外部接口之间的约束。所述行为目标的内部约束关系至少包括排斥关系和聚合关系;所述行为目标的外部约束关系为松耦合的关系。所述步骤(1)中,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至少包括参与者的权限列表和职能列表。所述步骤(1)中,所述参与者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组织类属列表、组织类属约束集合和组织类属映射函数。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在整个流程空间内可见;所述参与者的内部结构只对于各个子工作流程是透明的。所述权限列表中至少包括五类权限view、maint、edit、create、delete,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属性分别分配不同的权限。对于所述组织类属约束集合,在同一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以及不同类属列表的类属之间至少存在隶属关系、包含关系、层次关系和继承关系中的一种。所述映射准则至少包括优先级规则和冲突规则;所述优先级规则为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单个人员个体,但根据映射函数宿定多个人员,则取最先与系统建立确认关系的人员为活动的参与者;所述冲突规则为工作流参与者应为动态工作组,在根据映射准则将人员加入动态组织前,检测其是否与动态组织中人员存在冲突,存在冲突的成员不被加入到动态组织中。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以在激烈多变的业务过程运作环境中处理参与者的不确定性变化,保证业务过程执行中的各个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分配到适当的参与者;并能够预先灵活定义业务过程中活动关联的参与者,减少角色、工作组织或职位的重新定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是一种应用于工作流系统的动态分配工作流程参与者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工作流程参与者包括两类一类是动态的人员个体,另一类是动态的工作组织,即过程执行中根据行为约束动态生成的人员聚类,并不包括软件Agent。本方法与现有技术中主要依赖于角色定位的工作参与者分配方法相比,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分配工作流程参与者的出发点不同。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是根据工作流程的总行为目标和工作流程中各个活动的子行为目标来动态宿定工作流程参与者,即有些类似于日常工作中,首先确定工作任务,再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和有关人员的情况配置具体完成任务人员的工作思路。这样,根据行为目标的不同,工作的具体参与者会发生变动,但无论如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实现行为目标的进程。这样就可以避免现有技术带来的“因人废事”的缺陷。下面,以某个企业中具体的请假流程为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在某一个企业的请假流程中,请假者首先需要填写请假申请单,然后由请假者的直属主管审批。当请假天数大于5天时,需要由部门经理批准,而当请假天数大于15天时,则需要由总经理批准。上述流程中的参与者分配需要处理如下的动态信息(1)请假者的不确定。由于任何部门任意角色的人员都可能请假,并且人员也在动态的调整中,因此不能流程建立时不能指定请假活动的参与者。(2)直属主管的不确定。由于请假者属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工作流管理中针对参与者的动态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流中的行为目标动态宿定各个行为的参与者,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1)对工作流中的参与者分别定义其外部接口和内部结构;    (2)确定工作流管理中的行为目标;    (3)建立行为目标和所述参与者的外部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映射准则,从而根据所述行为目标宿定行为的参与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栓柱黎巎赵琛李明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