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振宇专利>正文

多功能吸头式电动捕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91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吸头式电动捕虫器,可有效解决对蚊蝇等的捕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壳体前部装有吸头,吸头后部的壳体内有存虫室,吸头后部中心处与存虫室间有进虫孔,存虫室后的壳体内为电机室,其内装有电机及电池,存虫室与电机室间装有隔离网,电机轴上装有风叶,壳体后部有底盖,壳体外有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效果好,使用面广,功能多,白天夜间任何时候均可使用,开发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Electric type multifunctional suction trap

The utility model is a type of electric trap a new multifunctional suc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catching mosquitoes etc.,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shell of the front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uction head, a suction head zooecium rear shell, suction head at the center and rear storage room is in the insect pest after the worm hole, save room shell for the motor chamb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and a battery, a storage chamber and the isolation net worm motor room, the motor shaft is provided with blades and the rear of the hous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bottom cover, a power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clean sanitation, good effect. The use of a wide range of functions, you can use it any time of day and nigh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吸头式电动捕虫器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捕捉蚊蝇等用的多功能吸头式电动捕虫器。二
技术介绍
蚊蝇及一些昆虫传播疾病,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为此,人们采取了多种办法对蚊、蝇等进行捕、杀,如喷洒药物,利用声、光、电捕捉器,蚊香等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如喷药物不安全,还易使蚊、蝇产生耐药性,蚊香多起到驱赶,杀灭效果差,目前的各种声、光、电捕捉器使用效果差,寿命短,使用麻烦,尤其是在室外使用更不方便,有的还只能在夜间使用,如灯光灭蚊器等,因此,如何方便而有效的杀灭蚊蝇及捕捉各种有害昆虫,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和实际的需要,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吸头式电动捕虫器,可有效解决对蚊蝇等的捕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壳体前部装有吸头,吸头后部的壳体内有存虫室,吸头后部中心处与存虫室间有进虫孔,存虫室后的壳体内为电机室,其内装有电机及电池,存虫室与电机室间装有隔离网,电机轴上装有风叶,壳体后部有底盖,壳体外有电源开关,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效果好,使用面广,功能多,白天夜间任何时候均可使用,开发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面主视图。(螺纹连接)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吸管连接的结构主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由附图可知,本技术是壳体1前部有吸头2,吸头2后部有存虫室3,吸头2后部中心处与存虫室3间有进虫孔4,存虫室3后的壳体内为电机室,其内装有电机7与电池8,存虫室与电机室之间装有隔离网5,电机轴上装有风叶6,壳体1后部有底盖10,壳体外部有电源开关9;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拆装方便;吸头1呈漏斗状的广口斜面形;吸头、存虫室与电机室外壳体可采用分体式由螺纹头或吸管12连接在一起(吸管连接见图2所示),底盖10由螺纹旋装在壳体1后部,底盖10后部上有伸缩杆11,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需要;吸头及壳体、后盖可由塑料制成。本技术的工作情况是,打开电源,电机开始工作,风叶高速旋转,产生强的内吸力,当蚊、蝇等置于吸头口时被吸入吸头内只进不出或难出,经进虫孔吸入存虫室内,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可由人工从存虫室内取出或杀灭,或养殖,或作科研用等,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1、可近距离捕杀蚊、蝇、白蛉等疾病传播、对人、畜的有害媒介昆虫,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卫生;2、可近距离捕杀小体翅目类小形近距离飞行的对作物有害的昆虫,包括蚊蚁娄类爬行小虫,有利于农、林业生产;3、可捕获活体小形昆虫,因对虫体自身并无损坏(伤),因此,可供试验、饲养、研究,订做标本,益于进行科研;4、还可广泛用于卫生、农林科研、海关检疫、卫生检疫、社会各行各业,如饮食、摊贩、办公室、公共声所及家庭等均有实际使用价值,一物多用,功能多,用途广,是用之有效的新型捕捉蚊、蝇等器具,其推广应用,必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吸头式电动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前部有吸头(2),吸头(2)后部有存虫室(3),吸头(2)后部中心处与存虫室(3)间有进虫孔(4),存虫室(3)后的壳体内为电机室,其内装有电机(7)与电池(8),存虫室与电机室之间装有隔离网(5),电机轴上装有风叶(6),壳体(1)后部有底盖(10),壳体外部有电源开关(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吸头式电动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壳体(1)前部有吸头(2),吸头(2)后部有存虫室(3),吸头(2)后部中心处与存虫室(3)间有进虫孔(4),存虫室(3)后的壳体内为电机室,其内装有电机(7)与电池(8),存虫室与电机室之间装有隔离网(5),电机轴上装有风叶(6),壳体(1)后部有底盖(10),壳体外部有电源开关(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宇王银虎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宇王银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