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胜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鼻炎、中耳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7530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尤其是一种治疗鼻炎、中耳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组方为蓖麻籽10g、木棉籽20g、磨盘草籽15g、苍耳籽20g、丝瓜籽20g、丝瓜络15g和车前籽10g;制备方法为把采集挑选的草药材经过清洗风干后机械粉碎,制成粉末状;在非金属器皿中以芝麻油文火炸煎,炸煎至药粉变黑存炭性;然后对充分炸煎的药液进行细网过滤,除去残渣;最后把过滤药液在常温下静滞,充分沉淀后,分别制备成液体制剂或固体膏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各种中药材及精细加工工艺,其制品内含多种药物,组方严谨,药效持续时间长且疗效显著,剂型多样,安全可靠,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突出对症效应,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鼻炎、中耳炎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鼻炎及其引起的中耳炎,中耳积水是当前世界医学科学上的难题,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特别是中耳积水,临床上只能定期抽水,以此减轻患者暂时痛苦,这样频繁地抽水,不仅给患者带来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导致失听,增加脑颅压,造成神经系统错乱,精神失常。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根治关节炎的特效药,而现在治疗鼻炎、中耳炎的药物普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了利用中草药治疗疾病,且药源广,成本低,药效持续时间长且疗效显著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鼻炎、中耳炎及其并发症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数种天然植物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缓解和根治鼻炎、中耳炎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所述的组方为蓖麻籽10g、木棉籽20g、磨盘草籽15g、苍耳籽20g、丝瓜籽20g、丝瓜络15g和车前籽10g;制备方法为把采集挑选的草药材经过清洗风干后机械粉碎,制成粉末状,粉碎过程中温度<120℃;在非金属器皿中以芝麻油文火炸煎,炸煎温度<180℃,炸煎时间为30分钟,炸煎至药粉变黑存炭性;然后对充分炸煎的药液进行300目细网过滤,除去残渣;最后把过滤药液在常温下静滞2小时,充分沉淀后,分别制备成液体制剂或固体膏药。本专利技术的药理中医理论认为,鼻炎及其引起的中耳炎、耳积水等疾病完全可以通过外敷贴法或者滴液法,使积水被人体彻底吸收恢复听力而治愈。且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辨证施治,用药中的;本组方中的蓖麻籽,具有消肿拔毒,泻下通滞作用;木棉籽,异名棉籽,具有解梅疮毒,清热止血,祛风湿、寒湿之功效;磨盘草籽,具有涩肠利水,散风活血之功效;苍耳籽,具有消肿开癖,泄风去湿之功效;丝瓜籽,具有清热利水止痛杀虫之功效;丝瓜络,具有凉血解毒,行气消肿,化痰顺气及杀虫之功效;车前籽,具有利尿清热,祛风止痛之功效。由上述药物在相互作用下,调合诸药,并引导诸药与皮肤接触,毛孔渗入,直达病所。本专利技术的功能和主治范围为本制剂和膏药属外敷用药,毛孔渗入,入肝、心、肺、脾、膀胱和小肠经,具有疏风清热,利水燥湿,杀虫及加强免疫作用的功能,普遍适用鼻炎、中耳炎,中耳积水等病症。本专利技术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1、本专利技术制成的制剂和膏药,对患处外擦、内滴都具有稳定的功效。2、本专利技术的制剂和膏药,药效持续时间长,一旦对症,药效就一直持续,直到康复。3、本专利技术配制需要的中草药取材方便简易,适合人工大面积种植,产量高,品质能保证,因而成本低,有利于广泛推广。4、本专利技术的制剂和膏药,没有毒副作用,属外敷用药,药物与皮肤表面接触,毛孔渗入,吸收部位局限,不会对人体和生命活动造成危害,安全可靠。5、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各种中药材及精细加工工艺,其制品内含多种药物,组方严谨,工艺简单,剂型多样。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组方为蓖麻籽10g、木棉籽20g、磨盘草籽15g、苍耳籽20g、丝瓜籽20g、丝瓜络15g和车前籽10g。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把采集挑选的草药材经过清洗风干后机械粉碎,制成粉末状,粉碎过程中温度<120℃;在非金属器皿中以芝麻油文火炸煎,炸煎温度<180℃,炸煎时间为30分钟,炸煎至药粉变黑存炭性;然后对充分炸煎的药液进行300目细网过滤,除去残渣;最后把过滤药液在常温下静滞2小时,充分沉淀后,取透明溶液作为成品药滴液,灌瓶包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制备方法为把采集挑选的草药材经过清洗风干后机械粉碎,制成粉末状,粉碎过程中温度<120℃;在非金属器皿中以芝麻油文火炸煎,炸煎温度<180℃,炸煎时间为30分钟,炸煎至药粉变黑存炭性;然后对充分炸煎的药液进行300目细网过滤,除去残渣;最后把过滤药液在常温下静滞2小时,充分沉淀后,对沉淀物和非透明液体再加入胶合剂,制成膏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液体制剂或固体膏药,可直接敷于患处,疗程分病症的程度进行数次治疗后即可治愈。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组方为蓖麻籽10g、木棉籽20g、磨盘草籽15g、苍耳籽20g、丝瓜籽20g、丝瓜络15g和车前籽1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制备方法为把采集挑选的草药材经过清洗风干后机械粉碎,制成粉末状,粉碎过程中温度<120℃;在非金属器皿中以芝麻油文火炸煎,炸煎温度<180℃,炸煎时间为30分钟,炸煎至药粉变黑存炭性;然后对充分炸煎的药液进行300目细网过滤,除去残渣;最后把过滤药液在常温下静滞2小时,充分沉淀后,取透明溶液作为成品药滴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是制备方法为把采集挑选的草药材经过清洗风干粉碎、炸煎和过滤沉淀后,对沉淀物和非透明液体再加入胶合剂,制成膏药。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其特征是制备的成品药为液体制剂或固体膏药,均属外敷用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尤其是。所述的组方为蓖麻籽10g、木棉籽20g、磨盘草籽15g、苍耳籽20g、丝瓜籽20g、丝瓜络15g和车前籽10g;制备方法为把采集挑选的草药材经过清洗风干后机械粉碎,制成粉末状;在非金属器皿中以芝麻油文火炸煎,炸煎至药粉变黑存炭性;然后对充分炸煎的药液进行细网过滤,除去残渣;最后把过滤药液在常温下静滞,充分沉淀后,分别制备成液体制剂或固体膏药。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各种中药材及精细加工工艺,其制品内含多种药物,组方严谨,药效持续时间长且疗效显著,剂型多样,安全可靠,具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突出对症效应,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文档编号A61P27/00GK101049346SQ20061004848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9日专利技术者高雅玲, 周红莉, 张宇峰, 李胜, 孙秀青, 李明阳 申请人:李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鼻炎、中耳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方为蓖麻籽10g、木棉籽20g、磨盘草籽15g、苍耳籽20g、丝瓜籽20g、丝瓜络15g和车前籽1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雅玲周红莉张宇峰李胜孙秀青李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李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