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金山专利>正文

一种高空充气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66267 阅读:4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空充气救生衣,属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它由救生衣本体、前气囊A、前气囊B、后气囊、充气装置等构成,救生衣本体的前衣片和后衣片的面料与衬里之间分别设置有前气囊A、前气囊B和后气囊,救生衣本体的领口设置有头部防护气囊,后气囊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分别与各气囊连通。该救生衣工作时可作为马甲穿在身上,遇险时拉动应急开关环即可对救生衣充气,并将使用者包裹在充气后形成的椭圆球体中间,既能达到救生的目的,又能防止使用者受伤。解决了现有高空防护工具不能防止工作人员在坠地过程中被碰伤或撞伤,很难保证使用者安全抵达地面的问题。特别适用于高空作业人员、登山人员及高层住宅人员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空充气救生衣,属救生装置
技术背景救生装置是各工作领域或生活领域的防护工具,如航空救生衣(降落伞)、航海救 生衣、汽车上的安全气囊、游泳圈、高层建筑上防火设置的缓降器和逃生绳,以及高空作业 时工作人员栓系的安全带等等。现有的防护工具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达到救生的目的,但 也存在诸多缺陷,如高层建筑上的逃生绳,遇险人员紧急避难中产生的急躁情绪很难保证 使用者安全抵达地面;高空作业时的安全带虽然能防止工作人员意外坠地,但并不能防止 工作人员在坠落的过程中被碰伤或撞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者遇险时,救生衣上弹出的充气气囊可 将使用者整体包裹,既能达到救生的目的,又能防止使用者被碰伤、撞伤的高空充气救生 衣。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高空充气救生衣,它由救生衣本体、前气囊A、前气囊B、后气囊、头部防护气 囊、充气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救生衣本体为带有衬里的马甲,救生衣本体的两个前衣片 和一个后衣片上分别设置有气囊口,两个前衣片之间装有搭扣,前衣片和后衣片的面料与 衬里之间分别设置有前气囊A、前气囊B和后气囊,救生衣本体的领口周圈设置有头部防护 气囊,后气囊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分别与前气囊A、前气囊B、后气 囊、头部防护气囊连通。所述的充气装置由压缩气罐、充气阀和开关件构成,压缩气罐上装有充气阀,充气 阀通过开关件与导气管连接,所述的开关件上设置有应急开关环。所述的前气囊A、前气囊B和后气囊内分别设置有蜂窝状的储气室,上下储气室之 间通过联通孔相互联通,左右之间的储气室相互独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高空充气救生衣采用韧性材料制成,工作时可作为马甲穿在身上,并将充气阀 开启,紧急情况时可通过拉动应急开关环,即可对救生衣气囊充气,充气后的前气囊A、前气 囊B和后气囊共同构成一个椭圆球体,将使用者包裹在椭圆球体中间,人体在坠落时椭圆 球体能起到很好的缓冲防护作用,既能达到救生的目的,又能防止使用者被碰伤、撞伤。该 救生衣的气囊内部设置有蜂窝状的储气室,左右之间的储气室相互独立,在坠落时即使有 个别储气室爆破,其他的储气室仍能起到防护作用。该高空充气救生衣结构简单,实用性 好,前后气囊展开后直径可达2米,充气时间小于3秒,头部防护气囊展开后可保证使用者 脚部首先着地,特别适用于高空作业人员、登山人员及高层住宅人员紧急避险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高空充气救生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空充气救生衣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高空充气救生衣的气囊展开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高空充气救生衣的气囊展开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高空充气救生衣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高空充气救生衣的储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高空充气救生衣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救生衣本体,2、前气囊A,3、前气囊B,4、后气囊,5、头部防护气囊,6、气囊 口,7、搭扣,8、压缩气罐,9、充气阀,10、开关件,11、应急开关环,12、储气室,13、联通孔,14、 遇险人员。具体实施方式该高空充气救生衣由救生衣本体1、前气囊A2、前气囊B3、后气囊4、头部防护气囊 5及充气装置构成。救生衣本体1为带有衬里的马甲,救生衣本体1的两个前衣片和一个后 衣片上分别设置有气囊口 6,气囊口 6的作用是当气囊充气后由该口导向冲出,气囊口 6平 时处于闭合状态。救生衣本体1的两个前衣片之间通过搭扣7扣合,前衣片和后衣片的面 料与衬里之间分别设置有前气囊A2、前气囊B3和后气囊4,救生衣本体1的领口周圈设置 有头部防护气囊5,头部防护气囊5充气冲出后呈蘑菇状,其作用是加强人体头部的防护功 能,保证救生衣垂直下落,防止使用者头部首先着地。前气囊A2、前气囊B3和后气囊4内分别设置有蜂窝状的储气室12,上下之间的储 气室12通过联通孔13相互联通,左右之间的储气室12相互独立。储气室12的作用一是 加强气囊的整体强度,二是防止坠落时气囊局部爆破后影响救生效果,在坠落时即使有个 别储气室12爆破,其他的储气室12仍能起到防护作用。后气囊4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图中未画出)分别与前 气囊A2、前气囊B3、后气囊4、头部防护气囊5连通。充气装置由压缩气罐8、充气阀9和开 关件10构成,压缩气罐8上装有充气阀9,充气阀9通过开关件10与导气管连接,开关件 10上设置有应急开关环11。该高空充气救生衣工作时可作为马甲穿在身上,并将充气阀9开启,紧急情况时 通过拉动应急开关环11即可对救生衣气囊充气,充气后的前气囊A2与前气囊B3构成一个 半球体,前气囊A2和前气囊B3构成的半球体和后气囊4的半球体共同构成一个椭圆球体, 将遇险人员14包裹在椭圆球体中间,人体随椭圆球体坠落时即能起到很好的缓冲防护作 用。该高空充气救生衣既能达到救生的目的,又能防止遇险人员14被碰伤和撞伤。该高空 充气救生衣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前后气囊展开后直径可达2米,充气时间小于3秒,特别适 用于高空作业人员、登山人员及高层住宅人员紧急避险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充气救生衣,它由救生衣本体(1)、前气囊A(2)、前气囊B(3)、后气囊(4)、头部防护气囊(5)、充气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救生衣本体(1)为带有衬里的马甲,救生衣本体(1)的两个前衣片和一个后衣片上分别设置有气囊口(6),两个前衣片之间装有搭扣(7),前衣片和后衣片的面料与衬里之间分别设置有前气囊A(2)、前气囊B(3)和后气囊(4),救生衣本体(1)的领口周圈设置有头部防护气囊(5),后气囊(4)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装置,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分别与前气囊A(2)、前气囊B(3)、后气囊(4)和头部防护气囊(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充气救生衣,它由救生衣本体(1)、前气囊AO)、前气囊B(3)、后气囊0)、 头部防护气囊(5)、充气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救生衣本体(1)为带有衬里的马甲,救生 衣本体(1)的两个前衣片和一个后衣片上分别设置有气囊口(6),两个前衣片之间装有搭 扣(7),前衣片和后衣片的面料与衬里之间分别设置有前气囊AO)、前气囊BC3)和后气囊 G),救生衣本体(1)的领口周圈设置有头部防护气囊(5),后气囊(4)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装 置,充气装置通过导气管分别与前气囊AO)、前气囊B(3)、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赵金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