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适应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966756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穿着者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包括主体部分均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的上衣和裤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动作因素的四次元动体裁剪结构的设计增强消防服的活动适应性。四次元动体裁剪法的运用使消防服在衣袖、裤腿活动适应性方面有了明显提高。手臂前上方大幅度上举时消防服衣袖可以抬高至135°而不引起衣服牵引和下摆上吊的问题;裤子产生的立体造型消除股关节、膝关节屈曲引发的裤子牵吊问题,可以有效减小运动时膝盖处所受的压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员灭火作业使用的消防服,尤其是一种服装的衣袖和裤腿结 构设计适应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
技术介绍
消防服在消防员战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要具有隔热、—阻燃和耐高温等 性能,保护消防员灭火作业时不受伤害;另一方面,也要求能够减轻在人体剧烈运动产生 大量代谢热和火灾带来热压的双重威胁下生理上的疲劳和不适,提高消防员的战斗能力。 这就要求消防服必须具有良好的作业活动适应性。在东华大学功能服装研究中心对上海、扬州和青岛三地消防队的调研中发现,活动灵 活性差是当前应用的消防服构成上的最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衣袖难以适应手臂上举、裤 腿不能适应跪地等肢体的大幅度作业活动。穿着现有消防服救火时,手臂运动引起的服装 牵引,造成长度一定的消防上衣下摆上升,腰部皮肤裸露面临高温和火焰的危险。而且, 消防员的活动常常受到限制,影响完成救火任务,甚至影响到作业效率和生命安全。国外 也存在类似现象。2005年5月,Yutaka Tochihara等人在瑞典举行的第11届国际环境工 效学会议上发表了论文Protective clothing-related heat stress on firefighter in Japan。文中作者指出,通过对日本消防局796名消防员的调查中发现,消防员在选择消 防服时最注重的三大因素为防护安全性、作业适应性和穿着舒适性。其中作业适应性是第 一被重视因素。可见在人体工效学的基础上对消防服进行功能性设计,增大肢体的活动范 畴,可以增强消防服的活动适应性与被接受程度,从而提高消防员的作业能力和效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10-2002《消防员灭火防护服》)中,规定 了消防服是由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复合而成;款式为分体式,由消防上衣、 消防裤子组成;主要规格按GB/T1335. 1、 GB/T1335. 2有关规定自行设计;整套服装重量 不应大于3.5kg。该规定还确定了标准偏差,即各个部位规格尺寸在参照标准男装5.4系 列和5.2系列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定幅度的调节。现在国内普遍使用的消防服,衣身、衣 袖、裤子款式结构简单,均没有分割,人体活动所需的服装运动量仅由服装松量提供。在欧美国家,消防服的行业标准主要以欧盟的EN 531和美国的NFPA 1971 2007最具 影响力。以美国的NFPA 1971 2007为例,其对消防服上下装尺寸进行了规定,但也没有 明确对款式结构的具体分割实现方式。因此,可以应用人体工效学的知识,针对消防队员灭火作业时肢体的活动范畴、幅度,通过利用符合人体活动要求的款式结构设计可以增强消防服对于消防员四肢大幅度活动 的适应性。有利于保证消防员执行灭火作业任务;增大消防员遭遇危险时的反应速度,可 以减少火场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消防员人身安全。当前的消防服结构设计中,基于人体工效学,在消防服中通过构成设计,衣袖、裤腿 等部分活动适应性的消防服设计未见报道。在不影响消防服安全防护性、不增加消防服整 体重量的条件下,通过构成设计的改变来增强其活动适应性和穿着舒适性,提高作业效率, 全面优化消防服的整体性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适应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具有活动适应性增 强特征的消防服,以弥补现有消防服的不足,从而提高消防员的作业效率和能力。本专利技术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人体工效学、对应消防队员的四肢作业活动范畴,通过包含动作 因素的四次元动体裁剪结构的设计增强消防服的活动适应性,提高衣袖和裤子的活动适应 范畴及运动性能。要解决消防服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适应穿着者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 防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应穿着者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包括主体部分均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 方式的上衣和裤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动作因素的四次元动体裁剪结构的设计增强消 防服的活动适应性。前后衣片的手臂部分分别上抬135° 、 115°形成袖子;后衣片加上包覆肩关节、肘关 节屈曲的运动量;覆肩处肩和袖子的外侧部分连为一体,加入肘关节的运动量。裤子前后片的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切开,分别缝合;在股关节、膝关节处切开、增量, 形成屈曲形状。有益效果四次元动体裁剪法的运用使消防服在衣袖、裤腿活动适应性方面有了明显提高。手臂 前上方大幅度上举时消防服衣袖可以抬高至135°而不引起衣服牵引和下摆上吊的问题; 裤子产生的立体造型消除股关节、膝关节屈曲引发的裤子牵吊问题,可以有效减小运动时 膝盖处所受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上装结构正面效果图;图2本技术的上装结构背面效果图; 图3下装结构正面效果图; 图4下装结构背面效果图; 图5上身纸样分割结构图; 图6袖纸样分割结构图7(a)考虑了运动量的上衣纸样组合结构图7(a);图7(b)考虑了运动量的上衣纸样组合结构图7(b);图8(a)裤子前片纸样分割结构图8(b)裤子前片可弯曲的结构图; 图8(C)裤子后片纸样分割结构图8(d)裤子后片可弯曲的结构图图9活动适应性明显增强的服装正面。图io活动适应性明显增强的服装反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 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 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 2所示,上衣主体部分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以右半身为例,由前下裁 片l、前上裁片2、肩袖裁片3、袖底裁片4、后下裁片5、后上裁片6组成。如图3, 4所示,裤子主体部分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以右半身为例,由前中裁 片7、外侧裁片8、内侧裁片9、后中裁片10组成。如图5, 6所示,把装袖服装的纸样(大身和袖子)按虚线进行分割。(2)如图7 (a),图7 (b),把分割的纸样重新组合,充分考虑运动量(阴影部分)。今 前衣片手臂上抬,前片135° ,形成袖子;令 后衣片手臂上抬,后片115° ,加上包覆肩关节、肘关节屈曲的运动量; 今 覆肩肩和袖子外侧部分连为一体,考虑肘关节的运动量; 今 侧面与装袖结构完全不同的部分,使袖子前上方上举运动成为可能; 今 袖子长度拼接后进一步调整即可。如图8(a),图8(b),图8(c),图8(d),所示,al、 a2分别是前片内侧、外侧空间, cl、 c2分别是后片内侧、外侧空间,把裤子纸样前后片的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切开,分别 缝合,制成内侧片和外侧片;把股关节、膝关节最需要运动量的地方切开、增量,形成屈 曲的形状。如图9,图10所示,手臂前上方大幅度上举时消防服衣袖可以抬高至135°而不引起 衣服牵引和下摆上吊的问题;裤子产生的立体造型消除股关节、膝关节屈曲引发的裤子牵 吊问题,可以有效减小运动时膝盖处所受的压力。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的上衣和裤子, 通过包含动作因素的四次元动体裁剪结构的设计增强消防服的活动适应性。实施例二结构上与实施例1相同,采用PBI机织物作为外层面料,芳砜纶非织造布基布复合PTFE 膜作为防水透气层,80g/m2的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穿着者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包括主体部分均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的上衣和裤子,其特征在于:前后衣片的手臂部分分别上抬135°、115°形成袖子;后衣片加上包覆肩关节、肘关节屈曲的运动量;覆肩处肩和袖子的外侧部分连为一体,加入肘关节的运动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穿着者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包括主体部分均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的上衣和裤子,其特征在于前后衣片的手臂部分分别上抬135°、115°形成袖子;后衣片加上包覆肩关节、肘关节屈曲的运动量;覆肩处肩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于淼张向辉王云仪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