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峻岩专利>正文

幼儿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676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的幼儿车座,其中包括坐圈、座垫,坐圈周边为圆管,坐圈中部带有人体空腔,座垫安装在人体空腔下部的坐圈上面,坐圈前下部安装有脚挡杆,坐圈与下方的脚挡杆上部固定连接,脚挡杆为开口向下的“U”形杆,与坐圈接触处的脚挡杆中部的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脚挡杆与坐圈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幼儿车座
技术介绍
常见幼儿车座,其中包括坐圈、座垫,坐圈周边为圆管,坐圈中部带有 人体空腔,座垫安装在人体空腔下部的坐圈上面,由于儿童坐在坐圈中座垫 上,脚容易伸入车轮中,因此此种幼儿车座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的幼儿车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幼儿车座,其 中包括坐圈、座垫,坐圈周边为圆管,坐圈中部带有人体空腔,座垫安装在 人体空腔下部的坐圈上面,其特点在于坐圈前下部安装有脚挡杆,坐圈与 下方的脚挡杆上部固定连接,脚挡杆为开口向下的"U"形杆,与坐圈接触 处的脚挡杆中部的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脚挡杆与坐圈周边圆管接触 处为面接触。本技术的优点效果是由于本技术中安装有脚挡杆,并且脚挡 杆与坐圈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此种连接方式稳固,因此本技术安 全。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脚挡杆与坐圈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l、 2所示, 一种幼儿车座,其中包括坐圈3、座垫l,坐圈3周边 为圆管,坐圈3中部带有人体空腔,座垫1安装在人体空腔下部的坐圈3上 面,坐圈3前下部安装有脚挡杆4,坐圈3与下方的脚挡杆4上部固定连接, 脚挡杆4为开口向下的"U"形杆,与坐圈3接触处的脚挡杆4中部的横截 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脚挡杆4与坐圈3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坐圈3前上部固定安装有前管挡杆2,前管挡杆2左右两端与坐 圈3固定连接,前管挡杆2左右两端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前管挡杆 2左右两端与坐圈3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脚挡杆4左 下端与右下端分别安装有脚踏板,由于带有脚踏板,使得脚放置舒适、安全。权利要求1、一种幼儿车座,其中包括坐圈(3)、座垫(1),坐圈(3)周边为圆管,坐圈(3)中部带有人体空腔,座垫(1)安装在人体空腔下部的坐圈(3)上面,其特征在于坐圈(3)前下部安装有脚挡杆(4),坐圈(3)与下方的脚挡杆(4)上部固定连接,脚挡杆(4)为开口向下的“U”形杆,与坐圈(3)接触处的脚挡杆(4)中部的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脚挡杆(4)与坐圈(3)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幼儿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圈(3)前上部固定安装有前管挡杆(2),前管挡杆(2)左右两端与坐圈(3)固定连接,前管挡杆(2)左右两端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前管挡杆(2)左右两端与所述坐圈(3)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幼儿车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挡杆(4)左下端与右下端分别安装有脚踏板。专利摘要一种安全的幼儿车座,其中包括坐圈、座垫,坐圈周边为圆管,坐圈中部带有人体空腔,座垫安装在人体空腔下部的坐圈上面,坐圈前下部安装有脚挡杆,坐圈与下方的脚挡杆上部固定连接,脚挡杆为开口向下的“U”形杆,与坐圈接触处的脚挡杆中部的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脚挡杆与坐圈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文档编号B62J1/00GK201276164SQ20082017360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峻岩 申请人:李峻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幼儿车座,其中包括坐圈(3)、座垫(1),坐圈(3)周边为圆管,坐圈(3)中部带有人体空腔,座垫(1)安装在人体空腔下部的坐圈(3)上面,其特征在于:坐圈(3)前下部安装有脚挡杆(4),坐圈(3)与下方的脚挡杆(4)上部固定连接,脚挡杆(4)为开口向下的“U”形杆,与坐圈(3)接触处的脚挡杆(4)中部的横截面为向内凹陷的扁管状,脚挡杆(4)与坐圈(3)周边圆管接触处为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峻岩
申请(专利权)人:李峻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