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中成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七叶一枝花800~1000克、天葵子500~700克、浙贝母500~700克、丹参800~1000克、郁金500~700克、青皮400~500克、白芍500~700克、香附400~500克、柴胡200~300克、黄芩250~350克和甘草200~300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消肿、解毒、散积、攻瘀结、止痛、化痰、疏肝、行气和开郁之功效,用以治疗各种肝胆疾病,如黄疸、肝炎、胆结石,胆囊炎、肝硬化和肝癌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疗效显著,成本较低,为广大肝胆疾病患者解决了健康和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中成药。技术背景肝胆疾病已属于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肝胆疾病占总患病率的18%左右,肝胆疾 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根据中医理论,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分泌和排泄胆 汗,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而疏于小肠,二者共同完成主疏泄的生理功能,病理上, 肝病患者表现为面色痿黄,神疲力乏,精神不振等症状,病因是由于肝被外毒所侵,脉 络滞结,导致肝肿大,疼痛,积聚成块等;病毒、药物和酒精等原因都能引起肝炎、肝 硬化和胆囊炎症状,而且均属中医顽症,易反复,需长期服药。目前治疗肝胆疾病常用 西药或中药或中西药结合,但西药的副作用较大,价格也高,慢性患者更喜欢用中药或 中药制剂來调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肝胆疾病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中成药,由下 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七叶一枝花800 1000克 丹 参800 1000克白 芍500 700克黄 零250 350克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七叶--枝花卯o克天葵子600克浙贝母600克丹参900克郁金600克青皮450克白芍600克香附450克柴胡240克黄苳300克甘草240克。所述的药剂为任何一种药学上认可的口服剂型,如口服液、散剂、颗粒剂、丸剂、 片剂和胶囊等,在每种中成药的剂型中包括药学上认可的生产该剂型所需的辅料,如纯净水、糖、蜂蜜、淀粉、崩解剂、粘合剂和缓释剂等。 所述的剂型为膏剂。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按常规中药制药技术进行制备各种所需口服剂型。膏剂的制备例称取七叶一枝花900克、天葵子600克、浙贝母600克、丹参900克、 郁金600克、青皮450克、白芍600克、香附450克、柴胡240克、黄芩300克和甘草240克, 混合各原料药,用纯净水浸泡3小时左右,取出原料药,放入煮锅中,加纯净水20000克, 用热火煮至水丌后,用文火再煎30分钟,滤出煎出液10000备用,滤渣在加纯净水IOOOO 克,同上述一样继续用热火煮和文火煎,滤出煎出液5000,把两次煎出液混合,浓缩煎 出液得浓缩液2400克,往浓缩液中加入炼蜜600克,收膏,得到本专利技术的膏剂3000克, 用玻璃瓶分装成6瓶或12瓶。上述每克膏剂中相当于生药的含量为l. 96克/克。上述膏剂的规格为每瓶500克或250克。上述膏剂的储存方式为放置于通风、干燥处并避光储存。上述膏剂的用法为口服,以丌水兑服,每F12 3次,成人每次30 50克膏剂,儿童 酌减,每次20 30克,或遵医嘱。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清肿、解毒、散积、攻瘀、止痛、化痰、疏肝、行气和丌郁。 本专利技术的主治用于治疗肝胆诸病,试治肝胃癌症,本专利技术能消肿块,破脓疡,攻 症瘕,丌郁滞,化积聚,散瘀块,行气道,通血路;用于治中早期肝胃癌症,中早期肝 硬化,各类肝胆之病变,胆结石,阻塞性炎症及黄疸、肝炎和胃部各种病症等。组方原理本专利技术所治病,病位在肝胆及胃,以肿胀、疼痛、症块为见。病人自觉,医者可验证。可见患者面色痿黄,神疲力乏,精神不振,形体n渐消瘦。此乃将军 之官的肝被邪毒浊气所侵之故,因而肝气郁滞,痰瘀互结与邪毒之气壅阻肝脉,络道不 通,血瘀不行,遂以肿大,疼痛,积聚成块。七叶一枝花、天葵子和浙贝母为君药,以针对邪毒瘀结而行解毒、消肿、止痛、化 瘀、祛痰、散结为要。七叶一枝花入肝经而大破其毒,大葵子进肝胃清热解毒之力亦强, 浙贝母达心肺解毒化痰散结块之势强劲,三君药如利剑直入病舍。配以丹参入心肝活血 祛瘀,并郁金抢占心肝胆行气丌郁,活血止痛,搭青皮占领肝胆胃疏肝而大破郁滞之气 结,成为三臣药。从而使痰瘀化而散,毒邪清而消,气滞结块破而行,络道貌岸然通畅, 肝气得以疏泄。重点指出,浙贝母得丹参痰瘀两消,七叶一枝花和天葵子配青皮、郁金 毒散块消病灶不会成痼。进而邪去后肝体有损难复,方以白芍养血柔肝保肝,香附行气中之血疏肝丌郁,二者共为辅佐之药。因毒邪侵肝蚀肉,伤脉损络,本专利技术所治方病必 定会出现热象,为防万一,方配黄芩继续清理体内浊邪余毒,泻其火而解毒;柴胡以将 诸药引入病舍,同时也为疏肝丌郁而同为使药;甘草既协助三君解毒,又调和诸药,使 之药性不偏,更兼补益脾胃,使之中气不伤,共为使药。本专利技术的诸药均以柴胡、青皮 两味为行经入肝胆之厥阴,少阳经脉之主使。综观全方,本专利技术以中国古代君臣佐使原则组方,分工明确,相辅相成,针对性强, 在达到治疗剂量后即可获得药到病除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君药为七叶一枝花、天葵子和浙贝母;臣药为丹参、郁金和青皮;佐药为 白芍和香附;使药为柴胡、黄芩和甘草。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剂型的用法为口服,1 4次/每円,用量为相当于生药50克 500克/ 每R,根据不同患者的生理特征及病因和病情确定每円用量,老人和儿童酌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经本专利技术人经反复研究,并通过临床验证,本 专利技术的中成药具有清肿、解毒、散积、攻瘀、止痛、化痰、疏肝、行气和丌郁的功能, 能消肿块,破脓疡,攻症瘕,丌郁滞,化积聚,散瘀块,行气道,通血路,用于主治各 类肝胆之病变,如胆结石,阻塞性炎症、黄疸、肝炎、中早期肝硬化和中早期肝癌等, 兼治胃部各种病症,如胃癌,本专利技术疗效显著,成本较低,为广大肝胆疾病患者解决了 健康和安全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临床疗效观察试验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歩详细描述。 1、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病例随机。用药本专利技术上述制备的膏剂,每克膏剂中相当于生药的含量为1.96克/克。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为每闩2次或3次,成人每円100克膏剂。疗效症状消除者为痊愈,症状改善者为显疗,未改善症状者为无疗。 病例1病人华有康,男,56岁,宁波东钱湖人,中学教师,2000年4月8円初诊,平时嗜好烟酒。主诉近一个星期來右肋部胀痛,胸有气堵感,食纳差,常喘气,咋天起突觉得右肋刺痛,并见肿胀,遂来就诊。 检查右肋肝区肿大,按压痛甚,触及软小包块,并见颜面青黯,舌之两边紫点瘀 点呈现,苔黄腻,面无华,眼睑少水肿,略黄,睛无神,夜眠不宁而多梦,身体转侧时 剧痛,按其脉,两八沉细,左寸关弦,右寸关涩,诊断其患的是肝脏器质性病变。治疗宜解毒止痛,化痰祛瘀,理气散结。于是投以上述的膏剂治疗,否则病将成 痼,拖延病情;每R 100克膏剂,每天早晚2次,用温丌水兑服,首服10天再复症; 令其戒烟酒,忌辛辣及油膩,禁食牛肉、鸡肉,卧床休息。复诊病人自觉所有症状明显减轻,精神向好,医者复验,病情大已稳住。分析此证乃毒邪与痰浊壅堵肝脏经脉,血阻不行而成瘀,使之肝体肿胀成块,剧 烈疼痛,今虽病情得缓,尚未完全愈好,须继续清理邪毒浊痰,行血理气,消肿祛瘀;于是复投上述的膏剂治疗,再服io天。三诊病人带笑上门,说是病己痊愈,问医生是否还须调理;医者问之、按之、切 脉之,病情愈复已是大局,但右肋肝区尚还压有隐痛,肿块已消,胸口气堵己平,面色 转清白,食欲已增进,眠已能安宁,但舌边瘀点未全退,苔无腻尚见黄湿,六脉转滑数, 再给上述的膏剂配七天服用。病例2病人蒋志德,男,39岁,宁波北仑人,码头工人,2001年10月23 R初诊。主诉近一个星期來右侧胁肋胀痛H久,平时脘胀并常伴吐清水,胸口气满隐痛, 时有恶心欲吐无物,夜间睡不安宁,常有恶梦,纳少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七叶一枝花800~1000克天葵子500~700克浙贝母500~700克丹参800~1000克郁金500~700克青皮400~500克白芍500~700克香附400~500克柴胡200~300克黄芩250~350克甘草200~30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七叶一枝花800~1000克 天葵子500~700克浙贝母500~700克丹参800~1000克 郁金500~700克 青 皮400~500克白芍500~700克香 附400~500克柴 胡200~300克黄芩250~350克甘草200~300克。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肝胆疾病的中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华,黄必问,
申请(专利权)人:黄必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