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克华专利>正文

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184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属于治疗胃痛的中药。主方剂:黄连10克,法半夏15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厚朴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车前子15克,炙甘草5克;辅助方剂:湿偏重者,加苍术15克,石菖蒲15克;热偏重者,加栀子15克,蒲公英15克;纳差者,加炒二芽各10克,神曲10克。该中草药配伍简单,药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药,取、用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药物价格低廉,特别能够适应居住在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的人们使用,对患有湿热型胃痛疾病的人们治疗费用低廉,解决了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治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
技术介绍
上腹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伴纳差、胃腹闷胀、恶心、呕牲、嗳气等。常见于 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痉挛等疾病。目前,人们痪有湿热型胃痛疾病时,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人们都是到医院治疗, 一般都是使用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而在乡镇,特别是一些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 人们痪有湿热型胃痛的疾病时,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如果想 要治病需要花费很多的路费去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去求医,加之医院的治疗费用及医药 费用昂贵,人们往往不去看病治疗,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痪者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费用低廉的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方剂黄连10克,法半夏15克,竹茹10克, 陈皮10克,茯苓10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厚朴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车前子15克,炙甘草5克;辅助方剂湿偏重者,加苍术15克,石菖蒲15克;热偏重者,加栀子15克,蒲公英15克;纳差者,加炒二芽各10克,神曲10克。有益效果由于釆用了上述方案,药方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药,然后加上传统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药物费用低廉,达到 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该中草药配伍简单,药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药,取、 用方便,制作方法简单,服用治疗效果好,药物价格低廉,特别能够适应居住在远离乡镇、 较边远的村落的人们使用,对痪有湿热型胃痛疾病的人们治疗费用低廉,解决了由于家庭 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治病的问题。该中草药为祖传方剂,主治湿热型胃痛。症见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或灼热疼痛或胀 满,暖气、嘈杂、纳差,口干苦不欲饮,发病常与情志变化、饮食不节等有关,舌红或偏红或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用水煎服,每日l齐ij,分3次服,每次服200毫升, 4周为1个疗程。使用该方剂治疗了湿热型胃痛病痪者307例,其中使用一个疗程治愈87 例,占28%;使用二个疗程治愈130例,占42%;使用三个以上疗程治愈75例,占25%; 控制病情ll例,占4%;没有治疗效果4例,占1%,对湿热型胃痛疾病治愈率效果明显, 没有治疗效果的病痪者仅占1%,痪者服用该方剂的治疗过程中,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主方剂黄连10克,法半夏15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 黄芩15克,枳壳15克,厚朴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车前子15克,炙甘草5克;辅助方剂湿偏重者,加苍术15克,石菖蒲15克;热偏重者,加栀子15克,蒲公 英15克;纳差者,加炒二芽各10克,神曲10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其特征是:主方剂:黄连10克,法半夏15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厚朴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车前子15克,炙甘草5克;辅助方剂:湿偏重者,加苍术15克,石菖蒲15克;热偏重者,加栀子15克,蒲公英15克;纳差者,加炒二芽各10克,神曲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湿热型胃痛的中药,其特征是主方剂黄连10克,法半夏15克,竹茹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黄芩15克,枳壳15克,厚朴10克,三棱10克,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克华
申请(专利权)人:尹克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