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11671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包括压力容器、微滤滤芯及设置于压力容器两端的进出液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容器呈管状结构,压力容器内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分别通过接头与进出液端口相联通,微滤滤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上,且所述微滤滤芯的至少一端穿过所在一端的固定板并与进出液端口相联通。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微滤组件存在的设备占地面积大,重量大,安装运输不方便,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机械过滤器滤芯使用寿命不长,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适用于固含量高于0.5%的料液。(*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运输安装方便、占地面 积小且使用寿命长的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
技术介绍
微过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能够过滤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微粒和细菌,其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操作压力一般在0.7 7kPa,原料液 在静压差作用下,透过纤维素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孔滤膜,利用其均一 的孔径,来截留原料液中的微粒、细菌等,使其不能通过滤膜而被去除。 目前,市场上的微滤膜多为平板膜折叠式滤芯,膜材料为聚丙烯或聚砜、 尼龙等,另外,无机精滤膜亦是应用在水处理上的重要微滤技术之一,如 陶瓷膜和金属膜过滤。公开日为2006年7月26日、公开号为CN1807275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动态微滤膜组件及水处理工艺方法,该动态膜组件 包括滤室和过滤网,滤室壁开有微孔,侧面装有反冲进水管和过滤出水管, 顶部装排空气管,过滤网折成凹凸曲面固定于滤室的前后壁上,滤室下端 与反冲洗布气系统相连,反冲洗布气系统包括配气管和曝气头,配气管连 接进气管,滤室上下两端连接有凹凸面承托件,承托件上放置过滤网,凹 凸面压固件固定在过滤网上,承托件外侧和压固件内侧为与过滤网相应的 曲面。该结构属于平板式膜组件,具有增加膜填装密度的优点。公开日为2007年5月9日、公开号为CN 195811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另一种旋转流微 孔过滤器,旋转流微孔过滤器包括若干组件,此外还包括一个带有微孔的 小锥段微孔管、旋流管、中隔板、旋流腔入口垫板以及旋流腔上盖板,通 过滤后水腔联结螺栓、中隔板联结螺栓、压紧螺栓将上述独立零件与各组 件连接在一起,连接后在所述旋转流微孔过滤器内部形成一个原水腔、一 个滤后水腔,原水腔与旋流管之间开有两个平行的切向入口。该专利技术主要 解决水力旋流器处理含油污水时对细小油滴去除效果差以及微滤膜在处理 高浓度含油污水时容易产生滤孔堵塞以及微滤膜污染的问题。错流过滤是指在泵的推动下料液平行于膜面流动,与死端过滤不同的 是料液流经膜面时产生的剪切力把膜面上滞留的颗粒带走,从而使污染层 保持在一个较薄的水平。随着错流过滤操作技术的发展,在许多领域有代 替死端过滤的趋势。目前,生产中使用的微滤元件主要是微滤滤芯,组件的形式有微孔过 滤器、精密过滤器等。这些过滤器是将微滤滤芯固定在碳钢的容器内,采 用死端过滤的方式实现对流体的净化和过滤,由于其自身的构造特点,决 定了其应用中具有以下局限性1、 设备占地面积大,重量大。2、 安装运输不方便,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3、 机械过滤器滤芯使用寿命不长,需要频繁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目前微滤膜组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可操作性强、节约费用、运输安装方便、占地面积小、轻巧灵活、且使用寿命长的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本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包括压力容器、微滤滤芯及设置于压力容器两端的进出液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容器呈管状结构,压力容器内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分别通过接头与进出液端口相联通,微滤滤芯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上,且所述微滤滤芯的至少一端穿过所在一端的固定板并与进出液端口相联通。采用长管状的压力容器,滤芯固定在压力容器内,使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放置比较灵活,同时由于压力容器垂直放置,有效地减少了占地面积;其次,将组件设计成相对独立的部件,便于实现组件的组合使用,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灵活组合使用组件,直接运用到不同规模的工程,特别是对于大型工程,由于其大量的组件规格一致,便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其优点更加明显。此外,微滤滤芯采用非一次性材料,通量下降后可以对其进行清洗,使其恢复通量,这样,滤芯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大大降低了滤芯的更换频率,从而可以明显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压力容器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同时也使组件变得更加轻巧,方便运输和安装。本技术适用于固含量高于0. 5%的料液。作为优选,压力容器呈圆管状结构,两端设有中空的半球状端盖,上端盖上设置浓液出口及透过液出口 ,下端盖上设置原液进口及反洗液出口 。将压力容器的液体进出口设置在端盖上,由于端盖较小,便于使用模具将端盖及液体进出口等一次性成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于各种长短不一的组件,端盖可以通用,在下端盖上设置反洗液出口,可以简化系 统的管路结构。这种结构是本技术单头产水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也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形式压力容器呈圆管状结构,两 端设有中空的半球状端盖,上端盖上设置浓液出口及透过液出口,下端盖 上设置原液进口及透过液出口。这种结构是本技术两头产水的结构形 式。对于单头产水的结构来说,联通上固定板与出液端口的接头是密封接 头,联通下固定板与进液端口的接头是多孔接头,多孔接头的侧面设有若 干通孔。设置密封接头的目的是将浓液与透过液隔离开来,多孔接头在组 件的工作过程中不起作用,在结构上具有定位、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对于两头产水的结构来说,联通上下固定板与进出液端口的接头均是 密封接头。对于单头产水的结构来说,作为优选,下固定板上均匀分布3 8个布水孔,所述的布水孔为圆孔或条状孔。布水孔是原液进入滤芯区及反洗液 进入反洗液出口的通道。两头产水结构的上下固定板结构相同,其下固定 板上不设置布水孔。微滤滤芯的至少一端开口并设有螺纹,滤芯的开口端穿过所在一端的 固定板并通过螺纹与固定板连接固定。微滤滤芯端部的开口是滤芯的净水 出口或反洗时反洗液的进口,因此,对于单头产水的结构来说,只需在滤芯一端开口并设置固定螺纹;对于两头产水的结构来说,则滤芯两端均需 开口并设置固定螺纹。作为优选,微滤滤芯为3 8支,在压力容器的上下固定板上均匀分布。压力容器内的滤芯数量过少,其内部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滤芯数量过多,则滤芯的过滤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通常压力容器内的滤芯数量最佳为5 支。作为优选,端盖为一体化的结构,上端盖与下端盖的结构相同。 一体 化的结构的端盖可以采用模具制造,上端盖与下端盖的结构相同可以减少 部件的种类,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优选,微滤滤芯过滤孔径为0.2 — 100微米作为优选,固定板设置在压力容器内其管身与端盖的连接处。将固定 板设置在压力容器内其管身与端盖的连接处, 一是管身、端盖与固定板只 需一次性连接固定,简化连接工艺,二是固定板在连接处对管身与端盖有 支撑作用,可以增加结构强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微滤组件存在的设备 占地面积大,重量大,安装运输不方便,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的问题,同 时也解决了机械过滤器滤芯使用寿命不长,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适用于 固含量高于0.5。^的料液。本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联机作业,实现很多 组件并联或者串联工作,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且安装、运输方便,特别 适用于较大的工程中的预处理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技术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上固定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下固定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带有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的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包括压力容器、微滤滤芯及设置于压力容器两端的进出液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容器(1)呈管状结构,压力容器(1)内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7)与下固定板(4),上下固定板分别通过接头与进出液端口相联通,微滤滤芯(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下固定板上,且所述微滤滤芯(5)的至少一端穿过所在一端的固定板并与进出液端口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军张锦帆凌硕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