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催化剂。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上苯乙烯的绝大部分是通过乙苯直接催化热脱氢来实现。所用催化剂的基本组成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致孔剂、增强剂等。有关催化剂的报道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早期的含Cr的Fe-K系催化剂,如已公开的美国专利US4467046、US4684619和欧洲专利EP0195252A2等。虽然该类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较好,但由于组成中或多或少存在Cr的氧化物,因而催化剂的制备、运行及废催化剂处理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已被逐渐淘汰。另一类是八十年代初开发成功的Fe-K-Ce-Mo系列,如已公开的美国专利US5190906、US4804799、世界专利W009839278A1等。此类催化剂用Ce、Mo替代Cr,使得催化剂在维持原有稳定性的基础上,活性较前者也有提高,已被世界各国苯乙烯生产厂家采用,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对工业要求来说,其活性仍偏低,苯乙烯选择性也不高,副产苯、甲苯给主产物产量和后续分离步骤带来困难。为此,寻找一种生产苯乙烯的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提高主产物苯乙烯的收率,一直是人们十分感兴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催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活性组份:a)55~85%的Fe↓[2]O↓[3];b)5~30%的K↓[2]O;c)3~10%的Ce↓[2]O↓[3];d)0.5~5%的MoO↓[3 ];e)0.1~5%选自Y、Eu、Gd、Tb、Dy、Yb中至少一种的氧化物;其中Fe↓[2]O↓[3]由Fe↓[2]O↓[3]和Fe↓[2]O↓[3].H↓[2]O所组成,按重量比计Fe↓[2]O↓[3]∶Fe↓[2]O↓[ 3].H↓[2]O为0.2~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铜,范勤,缪长喜,廖仕杰,倪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