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水专利>正文

波形腹板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9329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梁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预应力波形腹板梁结构。一种波形腹板梁,它由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波形腹板3,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上的孔41,预应力筋5和锚固器6组成。加筋板4与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和波形腹板3连接在一起。预应力筋5穿过波形腹板3两侧的加筋板4上的孔41,经张拉后由锚固器6固定在梁两端的加筋肋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了预应力技术,提高了梁结构的承载能力。重量轻,可以用于较大的跨径。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和实用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梁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预应力波形腹板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梁结构通常为工字梁,其由竖直的腹板和上下两块平行的翼缘板构成,常用 的腹板为平腹板,但其抗剪屈曲强度和抗剪承载力都有待提高。波形腹板梁具有抗剪屈 曲强度高的优点,釆用厚度较小的波形板就可以使粱获得较高的抗剪承载力,从而能够 有效地提高粱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降低器材的自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波形腹板梁,采用预应力技术,提高了 波形腹板梁的承载能力。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波形腹板梁,由上翼缘板l,下翼缘板2,波形腹板3,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 上的孔41,预应力筋5和锚固器6组成,波形腹板3的上、下端设置有上翼缘板1和下 翼缘板2,在波形腹板3两侧、翼缘板1和下翼缘板2间间隔设置有加筋肋板4,加筋 肋板4与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和波形腹板3连接在一起;预应力筋5穿过加筋肋板 4上的孔41,经张拉后由锚固器6固定在梁两端的加筋肋板上。 所说的预应力筋为金属材料制成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所说的波形腹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或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制成。 每条穿过一侧肋板的预应力筋的线型是两头高中间低,即凹口向上;在波形腹板一 侧的预应力筋可以是一条或多条,两侧的肋板和预应力筋为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 采用了预应力技术,提高了梁结构的承载能力。2. 重量轻,可以用于较大的跨径。3. 可通过调节波形腹板的几何尺寸和预应力的线型得到不同的抗弯刚度,具有良好 的可设计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三维示意图。 图2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上翼缘板;2下翼缘板;3波形腹板;4加筋肋板;41加筋肋板上的孔;5 预应力筋;6锚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照图1-3, —种波形腹板梁,由上翼缘板l,下翼缘板2,波形腹板3,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上的孔41,预应力筋5和锚固器6组成,在波形腹板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 多块加筋肋板4,加筋板4与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和波形腹板3连接在一起。预应 力筋5穿过波形腹板3两侧的加筋板4上的孔41,形成凹口向上的线型,经张拉后由锚 固器6固定在梁两端的加筋肋板上。波形腹板3由金属材料制成,预应力筋5由金属材 料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实施例2:与实施例l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加筋肋板有多个的孔,波形腹板的两侧各有 两条凹口向上的预应力筋。波形腹板由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制成,预应力筋由金属或碳 纤维材料制成。本技术不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将覆盖在专利书中所描述的范围, 以及权利要求范围的各种变型和等效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由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波形腹板(3),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上的孔(41),预应力筋(5)和锚固器(6)组成,在波形腹板(3)两侧、上翼缘板(1)和下翼缘板(2)间间隔设置有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4)与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和波形腹板(3)连接在一起;预应力筋(5)穿过加筋肋板(4)上的孔(41),经张拉后由锚固器(6)固定在梁两端的加筋肋板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筋为金属材料制成。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筋为碳纤维材料制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波形腹板由金属材料制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波形腹板由树脂基纤维增 强塑料制成。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预应力筋的线型是凹口向上的。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加筋板和预应力筋在波形 腹板两侧呈对称设置。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波形腹板每侧的预应力筋为一条 或一条以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梁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涉及预应力波形腹板梁结构。一种波形腹板梁,它由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波形腹板3,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上的孔41,预应力筋5和锚固器6组成。加筋板4与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和波形腹板3连接在一起。预应力筋5穿过波形腹板3两侧的加筋板4上的孔41,经张拉后由锚固器6固定在梁两端的加筋肋板上。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了预应力技术,提高了梁结构的承载能力。重量轻,可以用于较大的跨径。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和实用性。文档编号E04C3/02GK201276790SQ200820160708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水 万, 朱坤宁, 李淑琴, 谢发祥, 陈建兵 申请人:水 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形腹板梁,其特征在于,由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波形腹板(3),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上的孔(41),预应力筋(5)和锚固器(6)组成,在波形腹板(3)两侧、上翼缘板(1)和下翼缘板(2)间间隔设置有加筋肋板(4),加筋肋板(4)与上翼缘板(1),下翼缘板(2)和波形腹板(3)连接在一起;预应力筋(5)穿过加筋肋板(4)上的孔(41),经张拉后由锚固器(6)固定在梁两端的加筋肋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水朱坤宁李淑琴谢发祥陈建兵
申请(专利权)人:万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