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颗粒制造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569315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颗粒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这种方法的秸秆颗粒制造专用机械。秸秆颗粒加工步骤包括碾压辊沿环模内周旋转碾压来自于进料口的秸秆粉,使秸秆粉进入环模上分布的沿径向内大外小的锥形孔,秸秆粉在锥形孔中不断受到挤压向外挤出成密实柱体,经切粒刀切断成柱型颗粒。机械包括沿传动轴轴向对称的可转动碾压辊,碾压辊的外周向上有环模,环模的环模径向上分布着内大外小的锥形孔,环模的外周有周向转动的切粒刀,切粒刀的外周有环模罩,环模罩的上部接有进料口,下面接有出料口。使用这种颗粒机生产秸秆颗粒效率高、工艺简单、秸秆颗粒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秸秆加工机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秸秆颗粒制造 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技术背景据2006年统计表明,我国每年产生秸秆约7亿吨,可收集部分4.5 亿吨,目前综合利用率不足10%。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农村 能源结构的调整,秸秆生活利用率降低和大量纸厂稻麦草化学制浆厂关 闭,秸秆再利用率大为降低,秸秆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秸秆中含有大 量的氮、磷、钾、碳氢化合物等,且刚收割的秸秆含水率较高,不能完 全燃烧,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的烟尘,不 仅对农村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危及相邻城区,严重时还会 对陆路和空中航线运输造成危害,很多城市屡屡报道由此造成航班延误 的情况。如果将秸秆现行粉碎,然后将秸秆粉加工成颗粒,可将其用作 饲料、用作清洁燃料,还可作一般吸附材料、垫宠物窝等许多用途。然 而,目前还没有制作秸秆颗粒的理想方法和专门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率加工秸秆颗粒的方法及使用这种 方法的专门机械。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秸秆颗粒制造方法,加工步骤包括碾压 辊沿环模内周旋转碾压来自于进料口的秸秆粉,使秸秆粉进入环模上分 布的沿径向内大外小的锥形孔,秸秆粉在锥形孔中不断受到挤压向外挤出成密实柱体,经切粒刀切断成柱型颗粒。更具体地为上述的碾压辊可为沿传动轴轴向对称的两个可转动碾 压辊,环模位于碾压辊运动圈的外周沿向上,环模一端固定在机架上, 环模体上分布着沿径向内大外小的锥形孔,环模的外周有周向转动的切 粒刀,切粒刀的外周有环模罩,环模罩的上面接进料口,下面接出料口上述秸秆加工方法所使用的一种秸秆颗粒机,包括机架、动力系统、 进料系统、造粒系统、出料口,其特征在于造粒系统为包括沿传动轴轴 向对称的至少两个可转动碾压辊,碾压辊运动圈的外周向上有一个环 模,环模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环模径向上分布着内大外小的锥形孔, 环模的外周有周向转动的切粒刀,切粒刀的外周有环模罩,环模罩的上 部接有进料口,下面接有出料口。更具体地每个碾压辊的径向外表面呈井字结构的凸凹面,环模内 周向上分布着环形的凹槽,该凹槽与碾压辊外表面的凸面相对应。为了能方便调节碾压辊和环模内壁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种类的 秸秆原料,还有用于调节碾压辊和环模内周壁之间隙的涡轮调距机构, 即所有碾压辊沿中心主传动轴对称连接在一个支托架上,支托架与中 心主传动轴连为一体,随传动轴一起转动,每个碾压辊分别套在一偏心 轴上,偏心轴的一端嵌在支托架上面的偏心轴心上,另一端连接一涡轮, 涡轮连接蜗杆,蜗杆的两端轴头通过轴座连接在支托架上,其中一个轴 头露出轴座呈方形。工作时,用扳手旋转方头带动蜗杆旋转,通过涡轮 转动带动偏心轴旋转,从而达到调节间距的目的。秸秆粉经进料口进入到环模的内周空腔,在碾压辊的带动下动态地 将秸秆粉压入到环模径向分布的锥形孔,原则上环模和碾压辊的轴向可 设计成各种角度,但考虑到传动等各部件的方便配合, 一般可考虑做成 竖直或水平状态。又考虑到重力作用对加工的影响,将压辊和环模的轴向设计成竖直状态更理想。切粒刀和碾压辊可以通过各自的传动轴、传动轮、传动带共同使用 一个动力源,动力源可为普通电机。考虑到提高加工效率和自动化,进料口可外接螺旋强制进料装置, 出料口接输送带,输送带的另一端接烘干装置。这样可连续作业直接出 干燥好的秸秆颗粒。考虑到秸秆粉沿进料口进入到环模内腔空隙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下 沉,所以在支托架的底部连有斜面的刮刀、上部连有搅动秸秆粉的搅拌 爪,这样在碾压辊转动碾压工作中,秸秆粉不断被搅起,动态地被均匀 碾压入锥形孔,成柱形颗粒。由于采用上述设计,可使得秸秆粉加工成柱形颗粒的工艺非常简 单、高效,彻底解决了目前因没有专门生产秸秆颗粒设备,不能工业化生产秸秆颗粒的难题;所设计的专用加工机械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装配简图。 图2为图1中A区的放大图。图3为环模压辊间隙调节示意图。图中,l.机架,2.环模罩,3.切粒刀,4.切粒刀转盘,5.环模,6. 进料口, 7.碾压辊,8.传动轴,9.传动带,10.吊装环,11.切粒 刀传动轴,12.电动机,13.电动机带轮,14.主轴承座,15.传动带轮, 16.出料口, 17.锥形孔,18.调距方头,19.偏心轴,20.涡轮,21.蜗杆, 22.支托架具体实时方式实施例一 一种秸秆颗粒制造方法,采用立式结构的造粒机,艮口 环模(5)及碾压辊(7)的轴向呈竖直状态。加工步骤包括碾压辊(7)沿环模(5)内周旋转碾压来自于进料口 (6)的秸秆粉,使秸秆粉进入环 模(5)上分布的沿径向内大外小的锥形孔(17),秸秆粉在锥形孔(17) 中不断受到挤压向外挤出成密实柱体,经切粒刀(3)切断成柱型颗粒。上述秸秆粉加工方法所使用的立式秸秆颗粒机,包括机架(1)、动 力系统、迸料系统、造粒系统、出料口,其特征在于造粒系统为包括沿 传动轴(8)轴向对称的至少两个可转动碾压辊(7),碾压辊(7)运动 圈的外周向上有一个环模(5),环模(5)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上, 环模(5)径向上分布着内大外小的锥形孔(17),环模(5)的外周有 周向转动的切粒刀(3),切粒刀(3)的外周有环模罩(2),环模罩(2) 的上部接有进料口 (6),下面接有出料口 (16)。上述切粒刀(3)实际 为一刮板。每个碾压辊(7)的径向外表面呈井字结构的凸凹面,环模(5)内 周向上分布着环形的凹槽,该凹槽与碾压辊外表面的凸面相对应。用于调节碾压辊(7)和环模(5)内周壁之间隙的涡轮调距机构 两个碾压辊(7)沿中心主传动轴(8)对称连接在一个支托架(22)上, 支托架(22)与中心主传动轴(8)连为一体,每个碾压辊(7)分别套在 一偏心轴(19)上,偏心轴(19)的一端嵌在支托架(22)内部上面 的偏心轴心上,另一端连接一涡轮(20),涡轮(20)连接蜗杆(21), 蜗杆(21)的两端轴头通过轴座固定连接在支托架(22)上,其中一个 轴头露出轴座呈方形,用作调距的方头(18)。切粒刀(3)和碾压辊(7)通过各自的传动轴、传动轮、传动带共 同使用一个电机。在支托架(22)的底部连有斜面的刮刀、上部连有搅动秸秆粉的搅拌爪,这样在碾压辊转动碾压工作中,秸秆粉不断被搅起,动态地被均 匀碾压入锥形孔,成柱形颗粒。实施例二所使用的秸秆颗粒机为卧式结构,S卩环模及碾压辊的 轴向呈水平状态,其他和实施例一同。这种结构的颗粒机,机件不宜作 大,生产效率不如实施例一。权利要求1.一种秸秆颗粒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碾压辊沿环模内周旋转碾压来自于进料口的秸秆粉,使秸秆粉进入环模上分布的沿径向内大外小的锥形孔,秸秆粉在锥形孔中不断受到挤压向外挤出成密实柱体,经切粒刀切断成柱型颗粒。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颗粒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碾压辊为沿传动轴轴向对称的两个可转动碾压辊,环模 位于碾压辊运动圈的外周向上,环模一端固定在机架上, 环模体上分布着沿径向内大外小的锥形孔,环模的外周有 周向转动的切粒刀,切粒刀的外周有环模罩,环模罩的上 面接进料口,下面接出料口。3. —种木梢颗粒机,包括机架、动力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颗粒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包括碾压辊沿环模内周旋转碾压来自于进料口的秸秆粉,使秸秆粉进入环模上分布的沿径向内大外小的锥形孔,秸秆粉在锥形孔中不断受到挤压向外挤出成密实柱体,经切粒刀切断成柱型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市应用科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