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钦专利>正文

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880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依据祖国医学关于异病同治、治病求本等辨证论治原则,以灯盏细辛、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水蛭、地龙、冰片等5味原料药经提取精制,所得提取物按常规方法进一步制成滴丸、软胶囊、片剂、口服液、硬胶囊或颗粒剂等常见口服剂型。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中风所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以及胸痹所致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有上述病症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和质量可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复方制剂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中风(即西 医诊断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和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等)的中药 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医学的中风和胸痹分属于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它们均为临床常 见病、多发病。中风又名卒中,多在人体气血内虚情况下,或因劳倦内伤、 或因忧思恼怒、或因嗜食厚味及烟酒等诱发,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 歪斜、言语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胸痹的病机或因气虚血瘀、或因心血凝 阻、或因气滞血瘀、或因痰阻心脉、或因阴寒凝滞,表现为胸闷、胸痛、心 悸、气短等症状。中风和胸痹均好发于中老年,近年来这两类心脑血管疾病 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并具有起病急、 病情重、变化快及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给患者、家 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而这类疾病一直是医学界的重点课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CHD),指在 诸如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等多种危 险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动脉发生并形成粥样硬化病灶,使管腔狭窄或阻塞,而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直至心肌细胞死亡的严重疾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 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己成为欧美国 家最多见的心脏病病种。近年来,冠心病、高血压病发病率上升趋势更为显 著。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是整个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主要采用血管扩张剂、降压剂等药物 的联合治疗,虽然疗效较快,但对人体均有相当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且其重点是针对疾病的急性期,对于病人急性期后的恢复和后遗症的治疗还 缺少安全有效的药物;而中医目前治疗中风及胸痹类的药物一般以益气活血 类药为主,如复方丹参片、血栓心脉宁胶囊等,但还存在疗效不稳定和治愈率低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中风和胸痹效果好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 制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灯盏细辛5-20份、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1-9份、水蛭0. 5-2份、地龙0. 5-3份、冰片0. 02-0. 2份。将灯盏细辛、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水蛭和地龙粉 碎成细粉,过筛,再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研配、过筛、混匀,装入胶囊 得胶囊剂;或者将灯盏细辛、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水 蛭和地龙粉碎成细粉,过筛,再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研配、过筛、混匀, 加药用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压制得片剂。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取除冰片外 的原料药制备原料药提取物,再把冰片与上述原料药提取物混合,加药用辅 料制成滴丸、软胶囊、颗粒剂、硬胶囊、片剂或口服液体制剂。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原料药水蛭、 地龙、冰片粉碎成细粉,与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提取物 细粉、灯盏细辛提取物细粉混合,加药用辅料制成颗粒剂、硬胶囊或片剂。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原料药水蛭、 地龙、冰片、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粉碎成细粉,与灯盏 细辛提取物细粉混合,加药用辅料制备成颗粒剂、硬胶囊或片剂。原料药提取物按如下步骤提取取灯盏细辛,用4一14倍量的65%-85 %乙醇组织破碎提取1-3次,每次为1一20分钟,合并提取液,离心5 — 15 分钟,滤过,滤液在8(TC以下减压浓縮成浸膏,于水浴上挥去乙醇,按生药 水=1:0.4-2.0的重量比加入沸蒸镏水搅拌使溶解,缓缓加入10%氢氧化钠 溶液,调pH值至约5-7,趁热滤过,滤液加热,缓缓加入20%硫酸溶液,调 pH值至2.0 — 3.0,在50 — 55。C保温10-30分钟,析出棕色沉淀物,倾取上层 液,静置24-72小时后,析出棕色沉淀物,再次倾取上层溶液,静置12-36小时后,析出棕黄色沉淀物,分取棕色沉淀物和棕黄色沉淀物,分别用2 — 5 倍量的乙醇洗涤l一4次,用蒸馏水洗至pH值中性,再用乙醇洗至乙醇液呈 淡黄色,将沉淀物在8(TC以下烘干,研成细粉得灯盏细辛提取物细粉;将人 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水蛭和地龙粉碎成粗粉,用50%-80% 乙醇浸泡12-36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5-20倍量渗漉液,渗漉液备用;药 渣加水煎煮1-3次,每次加5-15倍量的水,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浓縮 成相对密度约为1.03-1. 12(60°C),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5%-75%,搅拌,静 置12-36小时,取上清液与渗漉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縮至相对密度约为 1.03-1.10 (60°C),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干膏粉与灯盏细辛提取物细粉混 匀,得棕褐色粉末状的总原料药提取物。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取原料药水蛭、地龙、冰片 粉碎成细粉,与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提取物细粉、灯盏 细辛提取物细粉混合得到。取灯盏细辛粉碎成粗粉,用3—6倍量的75%乙醇冷浸三次,第一、二次 为24-72小时,第三次为12-48小时,冷浸液在80°C以下减压浓縮成浸膏, 于水浴上挥去乙醇,按生药:水=1:0.4重量比加入沸蒸馏水搅拌使溶解,缓 缓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约6.5,趁热滤过,滤液加热,缓缓加 入20%硫酸溶液,调pH值至2.0—2.5,在50 — 55i:保温15分钟,析出棕色 沉淀物,倾取上层液,静置48小时后,析出棕色沉淀物,再次倾取上层溶液, 静置24小时后,析出棕黄色沉淀物,分取棕色沉淀物和棕黄色沉淀物,分别 用3—4倍量的乙醇洗涤2 — 3次,用蒸馏水洗至pH值中性,再用乙醇洗至乙 醇液呈淡黄色,将沉淀物在8(TC以下烘干,研成细粉,即得灯盏细辛提取物 细粉;将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加70%乙醇浸泡6 —18小时, 加热回流2 — 3次,每次1一3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縮,干燥,粉 碎成细粉,得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提取物细粉。本专利技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依据异病同治、标本兼治、治病求本 等辨证论治思想,结合设计者多年临床实践和现代药效学、毒理学的研究成 果精心研制而成。中风、胸痹虽然病位和临床表现不同,但病因病机却有相 同之处,其共同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亏虚。又以气虚最为突出,标实为血瘀、痰浊、寒凝,又以血瘀为主,正虚邪实相搏为患。总之中风、胸 痹多因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肝阳上亢、风痰阻络为患。二者均好发生于中 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人过中年,正气日衰,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液运行迟 缓并逐渐停滞而瘀阻于脉中。根据对上述病因病机的认识,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心脑同治的治疗原则,精选灯盏细辛、人参、水蛭、地龙、冰片5味药物,全方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对中风和胸痹的治疗特别是对此 二症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证候, 显著降低或消除此类病症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其中的人参可以用含有人参皂 苷的其他同属植物或药用部位代替,所述其他中药可以是或参须或人参茎叶 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本专利技术中的药方充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灯盏细辛5-20份、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1-9份、水蛭0.5-2份、地龙0.5-3份、冰片0.02-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灯盏细辛5-20份、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1-9份、水蛭0.5-2份、地龙0.5-3份、冰片0.02-0.2份。2、 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治中风和胸痹的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将灯盏细辛、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水蛭和地龙 粉碎成细粉,过筛,再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研配、过筛、混匀,装入胶 囊得胶囊剂;或者将灯盏细辛、人参或参须或人参茎叶或三七或三七花叶、 水蛭和地龙粉碎成细粉,过筛,再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研配、过筛、混 匀,加药用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整粒、压制得片剂。3、 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治中风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钦乔荣阳许启泰
申请(专利权)人:李钦乔荣阳许启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