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治中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8164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虎杖5-8份,板蓝根3-6份,黄芩3-6份,连翘3-6份,北寒水石5-8份和羚羊角0.1-0.2份。它由虎杖、板蓝根、黄芩、连翘、北寒水石、羚羊角制备而成,功能清解肺胃、解毒利咽、消肿止痛。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急性扁桃腺炎见上述症状。证属肺胃实热证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 备方法。
技术介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中医分型可分为风寒 证、风热i正和肺胃实热i正等。感冒变证的常用治疗方法有清泄邪热法、通下祛实法、扶正通下法。(l)清泄邪热法感冒以邪在肌表为主要病理改变,但若迁延失 治,或治不得法,则邪气可由表传里,内及阳明,或深入营血。必须 用辛凉药清泄热邪。因病有在气、在营血之分,故又有清气、清营、 气营两清之别。① 辛寒清气若邪气内传,热炽阳明,无形热邪充斥表里,呈现 "表里倶热,,,或因邪在三阳而以里热独重者,宜用辛寒清气之法,使 充斥肌表之热得以透散,充里之热得以清泄。方用白虎汤(《伤寒论》) 加减。若邪热未清,气液已伤者,宜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用竹叶 石膏汤(《伤寒论》)。本方对外感热病余热未清,或暑病发热、气液 损伤者,用之颇宜。② 苦寒清热本法为清涤里热而设。病人表证已解,里热炽盛, 应用苦寒药物,直折其火。方用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本方适 用于火热偏盛而未致津伤者。③ 清营泄热适用于外感署热或时行疫气,或风温热邪,邪气内 陷营分,热盛扰乱神明,出现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谵语,舌绛 脉数等症者。选用咸寒之品清心营,苦寒之品解热毒,轻清之品以透热,此即叶天士"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法。如兼有表邪,还可参伍宣 透表邪之品。方用清营汤(《温病条辨》)。④气血两清适用于外感火热炽盛、气分血分热盛之气血两燔证, 出现壮热口渴,烦躁谵语,头痛,或发斑,舌绛唇焦,脉沉数或浮大 而数等症者。治疗当选甘苦咸寒之味,以苦寒清气泄热,甘寒清气保 津,咸寒清营凉血,而达气血两清之目的。方用清瘟败毒饮(《疫渗 一得》)。此方重用生石膏,对一切热毒火盛、气血两燔之疫毒重证, 均可加减用之。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而见口渴、脉数、舌绛者,用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温病条辨》)。若温病神昏儋语 发斑,可用化斑汤(《温病条辨》)。但后二方药力较逊,病情较重者, 仍应选用前方。(2)通下祛实法通下可以通腑泻热,泻热逐水,荡涤积滞,通痴 破结。当感冒呈现热与痰水互结胸膈,或邪热内郁阳明,或血蓄小肠 等证时,就应取法通下祛实。① 泻热逐水风寒外感,表邪内传,机体阳热偏盛,邪从热化, 或表证误下,津伤邪陷,热与痰水结于胸膈,形成热实结胸,表现为 胸胁、心下或心下至少腹满痛,按之硬,小有潮热,但头汗出,脉沉 等等,治应泻热逐水以破坚结。《伤寒论》出示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两方,依"i正情轻重緩急而选用。大陷胸汤峻药汤爿良,汤以荡之;大陷 胸丸峻药緩投,丸以緩之。② 通腑渴热感受风热,肺卫不解,顺传胃肠与积滞相结,或外 感风寒,表尽传里,热结阳明,而见阳明腑实之证者,急宜通腑泻热, 使邪热积滞倶从下解。具体运用时,又须依邪结微甚而灵活掌握。如 燥热结实,大便燥坚而痞满不甚者,宜泻热和胃,润燥软坚;如热结 腑实,腹满便秘而燥坚不甚者,宜泻热通便,消滞除满;若痞满燥实 坚数症倶备者,宜攻下实热,荡涤燥结。仲景的三承气汤,为后人辨 证论治提供了有效方剂。当然,应用本法,必须注意表邪有无,如表 邪未解,不可言下,误下必损伤脾胃,引邪内陷。只i当表邪已解,阳明成实,方可攻下祛邪。③ 通秘导毒风热外感,邪气内入,可内犯大肠而见身热、大便 不通,盛于小肠、下注膀胱,可出现小便涓滴不畅、尿赤疼痛,形成 阳明腑实与小肠热盛相兼之证。此时应通大肠之秘以去腑实,凉血清 热以清小肠之火,当肠腑热结得通、膀胱蕴结转畅,则无二便秘赤之 苦。此时因热邪内炽,分利之品不可多投,以防伤津耗液,宜选导赤 承气汤(《温病条辨》)。④ 宣上通下感冒风热,肺热灼液为痰,痰热壅阻,肺气不降, 大肠腑气不行,或因邪热入里,肠腑热结不通,致肺气郁,痰热内生, 二者相互影响,终成肺热痰盛、肠腑热结之证,上见胸满痰喘,下见 便秘潮热。此时治上则清宣肺热,治下则通降腑气,宣上通下,脏腑 合治,方用宣白承气汤(《温病条辨》)。⑤ 和解通下感受风寒,若邪郁化热而内传,干犯少阳累及阳明, 或感受风火热毒,直犯少阳内侵阳明,均可致少阳失和、阳明里实之 证。治少阳宜和解而不应下,-f旦兼阳明里实又不得不下,法应和解通 下并行,方用大柴胡汤(《伤寒论》)。⑥ 导滞通便暑热湿邪郁于气分,与积滞互相胶结胃肠,湿热阻 遏致胃失和降而上逆,湿热蕴结肠腑则传导失司。此时邪滞肠道非通 畅气机不能祛其邪,暑热湿邪内郁又非清化不能尽除,故宜苦降辛通, 清热化湿,以导滞通便。又因湿热夹滞胶结胃肠,难于一下尽除,往 往需要连续攻下,故所用之剂宜轻,即所谓"轻法频下",以胃肠邪尽、 湿热夹滞之证消失为度,方用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⑦ 通痴破结感冒风寒,表邪化热入里,与瘀血结于小肠,或感 冒风热,热毒内陷血分,热搏血瘀,蓄于小肠,.治当通瘀破结,以下 痴热。但血结有孩i甚,邪热有轻重,其具体应用又当随证而异。如血 结较轻,热势不甚,少腹虽满不硬,且无大便下血如狂,可用攻痴轻 剂,或峻药丸服,仲景桃核承气汤或抵当丸可以选用;如瘀结较重, 小腹硬,便血如狂,当用逐痴峻剂,即仲景抵当汤;如邪热较重,口千舌绛者,当用逐痂凉剂,清热祛瘀并用,可选《温病条辨》桃仁承 气汤。(3) 扶正通下法感冒病中,若表邪内传里结成实而正气不足,或 机体正虚,邪气内传停聚于里,均可导致正虚里实、虚实互见之证。 里实当下,正气亏虚又不可不顾,因此治当扶正通下。① 润燥通便感冒之后,表证虽解,但肺受燥热所伤,气机失于 宣畅,输布失职,不但津液停聚为痰,且大肠失于濡润而传导失常, 糟粕停聚于内,形成肺与大肠同病之证。治应宣肺化痰、润肠通便, 方选《世医得效方》五仁丸加减。② 滋阴通下感受温热燥邪,若燥热内结阳明,津伤肠燥,或因 风热内传,胃热不解,下犯大肠,里热织盛,阴液被灼,均可导致阳 明热结兼阴液亏损,呈现虚实夹杂之i正。燥热内结当攻下泻实,津液 受伤,又当滋阴润燥,治用滋阴通下法最宜,方用《温病条辨》增液 承气汤。③ 益气阴,通腑实风热外受,病发感冒,若邪结阳明,当下失 下,燥热损伤气阴,或气阴不足,邪热传里,燥热内结阳明,可以形 成阳明热结而气阴不足之证。此时非下燥结不能去其实,非补气阴不 能益其虚,治宜甘温益气,甘寒益阴,咸苦寒通其燥结,方用《温病 条辨》新加黄龙汤。(4) 养阴清热法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或阴虚火旺, 适用此法。方用《温病条辨》青蒿鳖曱汤。(5) 益气生津法外感热病,里热方盛,必伤元气,又损阴液,气 阴既伤,治宜益气生津,以复耗损之气阴,方用《内外伤辨惑论》生 脉散。外邪未尽者,则需加减用之。但针对肺胃实热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效果不甚理 想。肺胃实热证以发热、咽痛为主要症状,兼见口干、面赤、便秘、 溲黄、头痛、咳嗽等症,治宜清泄肺胃实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急性上呼 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虎杖、板蓝根、黄茶、连翘、 北寒水石、羚羊角制备而成,功能清解肺胃、解毒利咽、消肿止痛。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急性咽炎、慢 性咽炎急性发作、急性扁桃腺炎见上述症状。证属肺胃实热证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虎杖5-8份,板蓝根3-6份,黄芩3-6份,连翘3-6份,北寒水石5-8份和羚羊角0.1-0.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张治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