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治中专利>正文

高速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856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离心泵,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泵壳、安装于泵壳一端的盖板及盖板外侧的变速齿轮箱,所述叶轮组件包括主叶轮及副叶轮,所述主叶轮与副叶轮位于所述泵壳内且两者中间设有一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速离心泵采用主叶轮、副叶轮的双级密封方式,其结构简单、装配制造精度低、使用寿命极长,对介质条件的适应性强,同时可以省略附属密封系统、旋风分离器、高速离心泵轴油密封等常用部件,大大简化密封结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离心泵,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组叶轮密封结构的高速离心泵。
技术介绍
高速离心泵扬程高、转速高、密封压力高,所以高速离心泵对动密封要求也很高。当前高速离心泵中齿轮箱低速泵轴油封形式主要有唇形密封、迷宫密封和磁性密封,高速离心泵轴油封形式为机械密封。高速离心泵泵轴端介质处动密封为机械密封。机械密封造价高结构复杂装配难使用过程中容易坏,同时因为对介质条件适应性差所以需要复杂的附属密封系统。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离心泵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速离心泵,其采用两级动力密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装配精度低及使用寿命长的优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离心泵,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泵壳、安装于泵壳一端的盖板及位于盖板一侧的变速齿轮箱,所述泵壳与所述盖板共同形成一收容所述转子组件的密封腔,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可旋转的泵轴、安装于泵轴上并随所述泵轴旋转的叶轮组件、及位于所述变速齿轮箱内的变速齿轮,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均固定于所述泵轴上的主叶轮及副叶轮,所述主叶轮与副叶轮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且两者中间设有一隔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叶轮为径向直叶片全开式叶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腔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隔板两侧的主腔及副气腔,所述主叶轮位于所述主腔内,所述副叶轮位于所述副气腔内。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气腔位于所述副叶轮与主叶轮之间,且所述副叶轮设有正面叶片、背面叶片及形成于背面叶片边缘处并环绕所述泵轴的外圆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壳内表面设有一凸伸入所述副气腔内并向所述泵轴延伸的环形延伸部,所述环形延伸部设有一折弯的末端,该末端构成一环绕所述泵轴的内圆筒。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叶轮的正面叶片的外围设有倒液片,所述背面叶片位于所述外圆筒和副腔体的内圆筒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上设有套设于所述泵轴上的停车密封组件,该停车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及位于第一密封件内侧的第二密封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密封件为密封环,且第一密封件的端面宽于第二密封件的端面,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端面与第二密封件的端面为非重合型端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件端面与第二密封件端面相互接触并可相对旋转运动,且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端面上的各个点始终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端面保持接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泵壳包括一主腔体及位于所述主腔体一侧并与所述主腔体固定连接的副腔体,所述副腔体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主腔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高速离心泵密封方式结构简单、装配制造精度低、使用寿命极长,对介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无论是有毒介质还是带有颗粒的介质,密封结构都不用改变,同时可以省略附属密封系统、旋风分离器、高速离心泵轴油密封等常用部件,大大简化密封结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述的高速离心泵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高速离心泵另一种实施方式(变速箱未图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速离心泵100,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泵壳10、安装于泵壳一端的盖板20、安装于所述盖板上的停车密封组件30、位于盖板一侧的变速齿轮箱60。所述泵壳10与所述盖板20共同形成一密封腔11,且所述泵壳10包括一主腔体12及位于所述主腔体12 —侧并与所述主腔体12固定连接的副腔体13,所述主腔体12内设有一主腔121及连通所述主腔121的输出口 14和输入口 15,所述输出口 14和输入口 15分别位于所述主腔体12的两侧。所述副腔体13位于所述主腔体12的一侧,其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主腔体12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盖板20固定连接,该副腔体13、盖板20及主腔体12之间设有一副气腔131,该副气腔131位于所述主腔121 —侧,并与所述主腔121之间通过一隔板16进行区隔,所述副腔体13内的副气腔131和所述主腔体12内的主腔121共同构成所述泵壳10内的密封腔11,另外,所述副腔体13的环向内表面还设有一凸伸入所述副气腔131内并向所述泵轴延伸的环形延伸部132,所述延伸部132垂直于泵轴40,且延伸部132设有一垂直弯折的末端,从而形成一环绕所述泵轴40的内圆筒133。所述停车密封组件30在高速离心泵停止状态时起密封作用,而在高速离心泵工作状态时不具有密封作用,该停车密封组件30包括第一密封件31及位于第一密封件内侧的第二密封件32,其中,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件31为端面较宽的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件32为一端面较窄的密封环,且组装后两个密封环的宽端面和窄端面为非重合型端面,即两端面并不完全重合,宽端面和窄端面相互接触并可沿圆周方向进行相对旋转运动,且在相对旋转过程中,第一密封件31的宽端面上的各个点不会时刻与第二密封件32的窄端面接触,而第二密封件32的窄端面上的各个点则时刻与所述第一密封件31的宽端面接触。这种非重合型端面密封结构可以使密封端面在高接触比压高速相对旋转过程中保持低的温度。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可旋转的泵轴40、安装于泵轴上并随所述泵轴旋转的叶轮组件50、及安装于所述变速齿轮箱内的变速齿轮61。所述泵轴40安装于所述泵壳10的中心位置,并延伸入所述泵壳10内的密封腔11内。所述泵轴40的末端经由所述盖板20而依次贯穿所述副腔体13的副气腔131及所述主腔体12的主腔121,且泵轴40上固定安装所述叶轮组件50。所述叶轮组件50包括均固定于所述泵轴40的主叶轮51及副叶轮52。所述主叶轮51固定于所述泵轴40的末端而收容于所述主腔121内,在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叶轮51为径向直叶片全开式叶轮,主叶轮51在所述泵轴40的带动下,在所述主腔121内进行旋转运动,从而使得连通主腔121的输出口 14和输入口 15可实现对传送介质的传送。所述副叶轮52位于所述副腔体13内的副气腔131中,并设有正面叶片521、背面叶片522及形成于背面叶片522圆周边缘处并环绕所述泵轴40的外圆筒523,其中,所述正面叶片521位于所述盖板20的内侧,所述背面叶片522则位于所述正面叶片521的内侧且位于所述外圆筒523和副腔体13的内圆筒133之间,另外,所述副叶轮52的正面叶片521的外围设有倒液片524。 以下简要介绍本技术所述高速离心泵100的密封原理。根据高速离心泵实际运作工况,所述副叶轮52与全开式叶轮(即主叶轮51)之间设有一气体腔(即副气腔131),且主腔121与副气腔131之间设有一隔板16,副叶轮52与泵轴40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键连接或者是螺纹连接。副叶轮52通过叶轮的旋转带动液体旋转产生离心密封压力,当密封腔11内压力有变化时,所述副气腔131内的气体压力也会发生变化,使得副叶轮背面叶片522径向外端的位置处的气体发生变化,这样可以使副叶轮52的反向密封压力时刻与密封腔11内的压力相匹配。副叶轮背面叶片522与正面叶片521的径向长度由密封腔11的压强值、压强波动差及润滑油压强值、压强波动差决定。高速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离心泵,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泵壳、安装于泵壳一端的盖板及位于盖板一侧的变速齿轮箱,所述泵壳与所述盖板共同形成一收容所述转子组件的密封腔,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可旋转的泵轴、安装于泵轴上并随所述泵轴旋转的叶轮组件、及位于所述变速齿轮箱内的变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均固定于所述泵轴上的主叶轮及副叶轮,所述主叶轮与副叶轮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且两者中间设有一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离心泵,包括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泵壳、安装于泵壳一端的盖板及位于盖板一侧的变速齿轮箱,所述泵壳与所述盖板共同形成一收容所述转子组件的密封腔,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可旋转的泵轴、安装于泵轴上并随所述泵轴旋转的叶轮组件、及位于所述变速齿轮箱内的变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均固定于所述泵轴上的主叶轮及副叶轮,所述主叶轮与副叶轮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且两者中间设有一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速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叶轮为径向直叶片全开式叶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隔板两侧的主腔及副气腔,所述主叶轮位于所述主腔内,所述副叶轮位于所述副气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气腔位于所述副叶轮与主叶轮之间,且所述副叶轮设有正面叶片、背面叶片及形成于背面叶片边缘处并环绕所述泵轴的外圆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表面设有一凸伸入所述副气腔内并向所述泵轴延伸的环形延伸部,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中
申请(专利权)人:张治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