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系疾病治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534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呼吸系疾病治疗剂其特征由按特定组份、比例的药材精制而成,既可以制煎膏剂,也可以制成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栓剂、糖浆剂、口服液、滴丸剂等,具有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祛痰等功效。经413例燥伤肺证(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治疗组临床疗效,治愈62例,显效160例,有效65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92.88%;养阴清肺膏临床对照结果,治愈14例,显效46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6.54%。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并与主流市场产品比较,其在镇咳、排痰、平喘、抗急性、慢性炎症等方面均强于对照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无毒的镇咳、祛痰、平喘、消炎的良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医药
,涉及一种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及风热感冒引发的燥热伤 肺证等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剂,是一种抗菌、消炎、止咳、平喘、袪痰的良药。技术背景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吸烟、大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肺癌、 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明显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肺间质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等疑难危重症也日渐增多。呼吸道主要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呼吸系 统感染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也是战争创伤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极高。自1967年Ashbaugh等首先报道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进行了大 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临床上严重感染及多发创伤是导致急性肺损伤(ALI)和ARDS的最主要 病因。ARDS本质是炎症,是严重损伤引起全身炎症瀑布反应发展过程中的肺部表现。几乎所 有肺内细胞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ARDS发病,最重要的炎症细胞是多形核白细胞、单核巨噬细 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细胞激活和释放多种介质,这些细胞和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形成了 ALI/ARDS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的细胞网络和细胞因子网络。它们通过不同信号传导 途径,调控着机体的免疫反应,也与炎症反应的失控有关。目前,临床上较为成熟的治疗经验,治疗原发疾病,根据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进行针对性治疗,调控全身炎症反应,减轻肺和全身损伤,并进行支持性治疗。通气治疗和 药物提高血气氧分压、防止血液再灌创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ARDS的通气治疗是一种较好 的呼吸功能替代疗法。治疗ARDS的新方案及寻找新的药物和治疗靶点方面,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提 高氧分压,减少因氧分压下降引发的咳嗽、炎症反应以及维护机体内氧化/抗氧化平衡,是 药物研究的方向。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C0PD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我国有关C0PD的基础研究有了较大进展,①发现众多炎症介质如内皮素、白细胞介素8 ( IL28) 、 IL26、肿瘤坏死因子(TNF2ci)及巨噬细胞源性的炎症蛋白la 、明胶酶B等均参与了COPD炎症过程;②发现机体内氧化/抗氧化失衡也参与了COPD的发生和发展;③气道黏液高分泌是C0PD的重要病理学特征,C0PD急性发作期,各型黏蛋白中5AC型表达上调,表皮生长因子3受体可能参与了5AC的上调;④在C0PD气道重塑机制中,以I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过度 沉积及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是其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而清除氧自由基和拮抗转化生长因子 P均可减轻气道细胞外基质重塑。上述研究不仅对阐明COPD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为COPD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向。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査(北京、天津、沈阳、上海、西安、重庆、广州、韶关等)显示, 我国COPD患病率平均为9.44 % ( > 40岁人群),其中男性14. 71 %,女性5. 86 %, 30 % 患者无症状,说明COPD患病率远高于预计值。在临床研究方面,采用有创与无创的序贯(机械)通气策略,可有效减少有创通气时间及 相关并发症,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支气管哮喘1995年冊O和美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发表的《全球哮喘防治策略(GINA)方 案》将哮喘定义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使哮喘的防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哮喘 的防治重点从过去注重发作期解除支气管痉挛的治疗转变到以吸入激素为主的长期抗炎治 疗。近年的研究发现,除肥大细胞、嗜酸细胞和T淋巴细胞外,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肺泡 巨噬细胞,甚至一些组织细胞,如气道上皮细胞等通过产生和释放大量的化学介质、酶类和 前炎症细胞因子也参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在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机制中,最重要的 是Thl/ Th2模式。该学说认为,机体Thl/ Th2类细胞因子有相互抑制的作用,哮喘气道炎 症的发生是由于机体Th2类细胞因子分泌过多所致。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哮喘的治疗应该既注重抗炎的治疗,也要兼顾解除支气管平滑肌 痉挛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尽管不断有新的抗菌药物应用于 临床,但肺部感染仍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有① 进行了获得性肺炎(CAP)致病原的情况调查,发现肺炎支原体已经成为我国成人CAP的重要 致病原。在细菌性致病原中,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常见。②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 监测发现,近年来,我国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根据最近两项全国多中心CAP流 行病学调査的中期结果,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总体耐药率(I + R)分别达到了35. 9 %和22. 5 °/。,但对青霉素高水平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仍然比较少见。我国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 耐药率已经超过70 %,对各种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也明显高于欧美国家。③细菌生 物被膜感染防治对策的研究,发现氟罗沙星、加替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生物被膜有 较好的渗透性,对生物被膜下生长缓慢的细菌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新大环内酯类药、抗藻 酸盐血清(或藻酸盐单克隆抗体)、蛋白水解酶等可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可提高后者对膜下细菌的杀菌活性。目前,呼吸系疾病药物治疗情况化学药主要集中在要么是抗菌药,要么使用激素;要 么是支气管扩张,要么是中枢镇咳、袪痰,还没有一个集抗菌、消炎、平喘、袪痰于一 药 的治疗剂,本专利技术就是这样一个多靶位的全面治疗呼吸道疾患的药物。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对当代呼吸系病学以及治疗学的基本认识和现阶段研究成果的充分 吸收,结合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思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新的呼吸系疾病冶 疗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 材精制而成枇杷叶5—8份,水半夏1-3份,桔梗0.4-3份,甘草0-2份,川贝母1-4份, 动物胆汁0. 1—1份,薄荷脑0. Ol—O. 05份或薄荷l一5份,白前0-3份,百部0-3份。所述的治疗剂中的动物胆汁,主要是指蛇胆汁、猪胆汁、熊胆汁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治疗剂的剂型形式是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栓剂、滴丸剂、糖浆剂和口 服液等。所述的治疗剂,还具有抗炎、平喘、缓解气道平滑肌、抗感染和袪痰等到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 实施例1枇杷叶8份,水半夏l份,桔梗3份,甘草2份,川贝母3.2份,动物胆汁(蛇胆汁) 0.1份,薄荷脑0.033份,百部3份。上述药材拣除杂质,过长的切成2 5厘米段;川贝母 压碎,蛇胆汁溶液的制备取适量的蛇胆、胆酒(混合保存),滤取胆酒,蛇胆以搅肉机破胆, 滤取胆汁。胆衣以沸水洗漆四次,沸水用量分别约为胆衣重量的0. 4倍、0. 4倍、0. 3倍、0. 3 倍,滤过。洗涤液、胆酒、胆汁合并为胆汁溶液。以95%乙醇调体积至蛇胆和胆酒总重量的 125%,混合均匀,送检。4 14。C保存。配制好的蛇胆汁溶液应在6日内使用完毕,否则须 重新煮沸后使用。本方分别用水提和醇提的方法进行提取精制处理。取川贝按如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系疾病治疗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精制成:枇杷叶5-8份,水半夏1-3份,桔梗0.4-3份,甘草0-2份,川贝母1-4份,动物胆汁0.1-1份,薄荷脑0.01-0.05份或薄荷1-5份,白前0-3份,百部0-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系疾病治疗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材精制成枇杷叶5-8份,水半夏1-3份,桔梗0.4-3份,甘草0-2份,川贝母1-4份,动物胆汁0.1-1份,薄荷脑0.01-0.05份或薄荷1-5份,白前0-3份,百部0-3份。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剂中的动物胆汁,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民卢其福胡燕罗穗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