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363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 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制剂,由下列原料按下列配比加工配制而 成:丹参100-1000g、盐酸川芎嗪10-100g、甘油100-1000ml,本发明专利技术“丹 参川芎嗪制剂”,工艺简单,产品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 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塞性管炎等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地说是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制剂。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丹参川穹嗪系本公司独立研制开发的一种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未曾见过报道,本药经较长时间的临 床试用,并与常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丹红注射液作过动物实 验比较,在抗血小板凝集实验和抗血栓形成实验、溶栓实验、抗缺 血缺氧实验、抗心肌缺血实验、抗脑缺血实验等方面,其作用都强 于丹红注射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 成药,以及这种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原料为中草药,无任何毒副作 用,而且治疗效果一般优于现在市场上常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药物由下列原料按下列配比加工配制而成丹参100-1000g 盐酸川芎嗪10-100g 甘油100-1000ml;本专利技术优选配方及配比为丹参400g 盐酸川芎嗪40g 甘油200-400ml;除上述主要原料外,在加工制剂过程中还用有下列辅料微晶纤维素 无水乙醇 羧甲基淀粉钠 淀粉 十二垸基硫 酸钠二氧化硅硬脂酸镁聚乙二醇甲基硅油液体石蜡蔗糖山 梨酸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从上述配方和加工辅料可知,全部原料都无毒副作用,其中丹参、盐 酸川芎嗪、甘油为主要原料,其它为辅料。据有关资料介绍,其主要原料 的药理功能主治分别介绍如下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含丹参酮I 、 IIA、 IIB、异丹参酮I 、 IIA、隐丹参酮、异隐丹参酮、甲基丹参酮、羟基丹参酮等。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 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 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① 《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 烦满,益气。② 《吴普本草》治心腹痛。③ 《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 服利人。 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⑤ 《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⑥ 《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 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 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 @《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⑧《纲目》活血,通心包络。 治疝痛。◎《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 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盐酸川芎嗪是指2, 3, 5, 6-四甲基吡嗪结构的化合物,而川芎嗪 是从伞形科藁本植物川芎根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二者功效相同,因其 盐类有较好的稳定性,故常用。经临床药理证实,川芎嗪具有解痉、降低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凝集、Ca2+拮抗、抗纤维化等作 用。能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升高血栓素A2水平、抑制血细胞在缺血区的浸 润和黏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0D)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 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 病及冠心病效果良好,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甘油学名丙三醇,无色无臭而具有甜味的粘滞性液体,可与水、乙醇以任何比例混合,有极大的吸湿性。甘油和硝酸反应得三硝甘油酯,是 治疗心绞痛的急救药。从上述药物的药理和功用可知,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镇静 止痛功能,具有治疗心绞痛和冠心病作用,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盐酸 川芎嗪除具有活血,镇静止痛功能外,还有行气开郁、解痉、降低血管阻 力,抗血小板凝集、增加冠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功能,对治疗缺血 性脑血管及冠心病效果良好。两者搭配,更好符合中医辛温、通阳、行气 活血、养心补血原理,再与甘油搭配,能使药物功能有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丹参川芎嗪制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如脑供血不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缺血性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风、血栓闭 塞性管炎等症。为进一步考察本专利技术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特进行系列药 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抗血 栓和溶栓作用,能保护缺血缺氧组织器官,抗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再灌注损 伤,对大鼠心肌缺血、脑缺血均有明显的药理作用;而且在抗血小板凝集, 抗血栓形成、抗心肌缺血和抗脑缺血等方面其药理作用明显强于心脑血管 疾病常用药物丹红注射液。*抗血小板凝集实验和抗血栓形成实验本专利技术药物呈剂量依赖性抗兔血小板凝集作用,能明显拮抗电刺激所 致的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等剂量下显著强于丹红注射液(P〈0.05)。此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药物能增强药物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有利于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溶栓实验按照Tomnihisa方法对已经形成的大鼠颈动脉血栓一次性静脉注射给 药进行溶栓活性测定,本专利技术药物有明显的再通作用,与丹红注射液 溶栓作用和溶栓后血管开放状态分值基本一致。*抗缺血缺氧实验小鼠抗缺血耐缺氧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药物呈剂量相关地延长小 鼠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所致脑缺血及再灌注 损伤模型中,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明显促进再灌注期间脑电图(EEG)电位幅度的 恢复;且抗脑水肿作用明显,强于丹红注射液,但对减少钙钠积累的作 用与后者相当。*抗心肌缺血实验实验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实验模型。实验发现,本专利技术药物能縮小心肌缺氧面积,能显著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其作用强于丹红注射液(P<0.05)。提示本发 明药物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缺血性心肌梗塞具有较强的治疗作用。 *抗脑缺血实验在大鼠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本专利技术药物能明显缩 小脑梗塞范围,并均能降低脑卒中评分和动物死亡率,对谷氨酸引起的神 经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泄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强于丹红注 射液(P<0. 05)。下面将本专利技术各种剂型加工方法分别说明如下1、针剂制法(包括水针剂、粉针剂和冻干粉针剂的制法)配料配比丹参盐酸川芎嗪二iooog : ioog ;丹参甘油二iooog :1000ml1 (1)、丹渗浸出液的制备按配比称取丹参原药材,加8倍丹参重的水煎煮3小时,取出煎煮液后再加8倍丹参重的水加热煎沸,如此反复3 次,合并三次煎煮液,滤过IOO目,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1.2(80°C) 经石硫法处理后,用乙醇沉淀二次,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 为1. 15(80°C),加入2/3体积的纯化水搅拌,冷藏放置二天,过滤,滤液浓縮 至相对密度1. 15(80。C),并加入注射用水,调节体积,使每1000ml溶液 相当于含丹参原药4000g,得澄清液体,混匀,冷藏放置二天,过滤、滤 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 15(80°C),加入2/3体积的注射用水、煮沸,加入1% 活性炭,煮沸30分钟,粗滤后静置30分钟,用0. 22um微孔滤膜过滤, 滤液备用。1 (2)、盐酸川芎嗪、甘油液的制备取十分之一丹参原药重的盐酸川芎嗪加水溶解,边加边搅拌至盐酸川芎嗪溶解完全,缓缓加入甘油,每1000g丹参原药加1000ml甘油,搅拌混合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下列原料按下列配比加工配制而成:丹参100-1000g盐酸川芎嗪10-100g甘油100-1000ml。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下列原料按下列配比加工配制而成丹参100-1000g盐酸川芎嗪10-100g甘油100-1000ml。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各药物的配比是丹参400g 盐酸川芎嗪40g 甘油200-400ml。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药剂为针剂和口服固体制剂。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针剂的制法,即水针剂、粉针剂或冻干粉针剂的制法为配料配比丹参盐酸川芎嗪^ooog : ioog,丹参甘油-iooog :1000ml(1)、丹渗浸出液的制备按配比称取丹参原药材,加8倍丹参重的水煎煮3小时,取出煎煮液后再加8倍丹参重的水加热煎沸,如此反复3 次,合并三次煎煮液,滤过IOO目,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1.2,冷却后, 以10% 30%的石灰乳,调节ra在12-13,静置,再缓慢以40 60%的硫酸 调ra至3-4,搅拌均匀后,静置,60目筛过滤,用乙醇沉淀二次,取上清 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5,加入2/3体积的纯化水搅拌,冷藏放置二天,过滤,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15,并加入注射用水,调节体积,使每1000ml溶液相当于含丹参原药4000g,得澄清液体,混匀,冷藏放置 二天,过滤、滤液浓縮至相对密度1. 15,加入2/3体积的注射用水、煮沸, 加入1%活性炭,煮沸30分钟,粗滤后静置30分钟,用0.22um微孔滤膜 过滤,滤液备用;(2) 、盐酸川芎嗪、甘油液的制备取十分之一丹参原药重的盐酸川 芎嗪加水溶解,边加边搅拌至盐酸川芎嗪溶解完全,缓缓加入甘油,每1000g 丹参原药加1000ml甘油,搅拌混合均匀;(3) 、丹参、盐酸川芎嗪、甘油混合液的制备将(1)的丹参浸出液 与(2)的盐酸川芎甘油液混合,然后加注射用水,使每1000ml混合液相 当于含丹参原药200g,搅拌20分钟,用浓度6mol/L NaOH和6mol/L HC1 调PH3.0 3.5,再用0.22um微孔滤膜过滤,检査沉明度,得丹参、盐酸 川芎嗪、甘油混合液;(4) 、利用丹参、盐酸川芎嗪、甘油混合液制备各种针剂A、水针剂 将(3)的丹参、盐酸川芎嗪、甘油混合液灌装安瓿内,得水针剂,每支5ml, 相当于含丹参原药lg;B、 粉针剂将(3)的丹参、盐酸川芎嗪、甘油混合液,在6(TC下喷 雾干燥,包装制成粉针剂,每支粉针剂相当于含丹参原药lg;C、 冻干粉针剂将(3)的丹参、盐酸川芎嗪、甘油混合液加入灌装 包装瓶,在6(TC以下减压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粉针剂,每支相当于含丹参 原药lg。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口服固体制剂胶囊的制备方法为配料配比丹参盐酸川芎嗪二iooog : ioog 丹参甘油二iooog :IOO(M(1) 、丹参浸膏粉的制备按配比称取丹参原药材,加8倍丹参重的水煎煮3小时,取出煎煮液后再加8倍丹参重水加热煎煮,如此反复三次, 合并三次煎煮液,滤过200目,滤液减压浓縮至相对密度1.2,冷却后以 10% 30%石灰乳,调节PH在12-13,静置,再缓慢以40 60%的硫酸调PH 至3-4,搅拌均匀后,静置,60目筛过滤,用乙醇沉淀二次,取上清液, 回收乙醇,并浓縮至相对密度1.2 1.25,得丹参浸膏,将丹参浸膏减压干 燥,粉碎过80目筛,得丹参浸膏粉;(2) 、丹参、盐酸川芎嗪颗粒的制备称取十分之一丹参原药重的盐 酸川芎嗪与(1)的丹参浸膏粉混匀,加入混合物总重18% 22%的微晶纤维 素,混合均匀,用浓度为70%的酒精制粒、干燥后整粒;(3) 、制成胶囊按每1000g丹参原药的量取1000ml甘油,溶解于无 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喷酒入(2)的丹参、盐酸川芎嗪颗粒中,混合均 匀然后填充入胶囊,每粒胶囊相当于含丹参原药2g。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固体制剂片剂的制法配料配比丹参盐酸川弯嗪二iooog : ioog 丹参甘油^ooog :1000ml(1)、丹参浸膏粉的制备丹参浸膏粉的制备按配比称取丹参原药 材,加8倍丹参重的水煎煮3小时,取出煎煮液后再加8倍丹参重水加热煎煮,如此反复三次,合并三次煎煮液,滤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岳兴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