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22032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是通过测定待测的丹参水提液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构建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相应质量指标物质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分析操作简单,仪器时间短、预处理便捷、降低了对仪器及分析人员的要求,适用于过程的实时分析与监控,能够同时、快速检测丹参水提液中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及紫草酸的含量,并将其应用到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生产过程丹参水提单元中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及紫草酸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生产过程质量监测,特别是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茎。其中药注射液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等疾病的治疗及辅助治疗。中医理论认为,丹参具有祛癖止痛、活血通经、清心安神的功效。随着丹参注射液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丹参水提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目前已有20余种酚酸类物质从丹参中被发现,其中具有药理学活性报道的酚酸类化合物有丹酚酸A(salvianolicacidA,SaA)、丹酚酸B(salvianolicacidB,SaB)、丹参素(danshensu,DSS)、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RA)、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PA)、紫草酸(1ithospeIxnicacid,LA)等。丹参水提工艺作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生产的首要环节,提取液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终产品的质量。目前,工业实际生产中,各批次的丹参提过程依旧波动较大,丹参提取液的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待测的丹参水提液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构建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相应质量指标物质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待测的丹参水提液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构建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相应质量指标物质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收集丹参水提液作为校正集样本,扫描得到校正集样本的近红外吸收光谱数据,并测定校正集样本中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及紫草酸的含量作为参照值,应用多变量分析技术中的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丹参水提液的近红外光谱与各质量指标之间关系的校正模型,将待测的丹参水提液的近红外吸收光谱数据输入各质量指标物质的校正模型中,即可计算得到待测样本中相应质量指标物质的含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集样本是指在不同条件下提取丹参,在提取过程的不同阶段收集丹参水提液作为校正集样本。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集样本的近红外吸收光谱数据是在室温下,选用透射式采集方式,使用2mm比色皿,扫描范围10000~4000cm-1,分辨率为8cm-1,扫描次数128次,增益为1,获取的校正集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集样本中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及紫草酸的含量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检测法测定的。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模型是采用多变量分析技术中的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集样本中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及紫草酸的含量与近红外吸收光谱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所述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0.9。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丹参水提液中6个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的丹参水提液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海斌赵芳陈泽麒薛捷张禄权李白玲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